首页 2008年第10期

月色淡淡

作者:严 倩




  浓重的夜如同一匹黑色的缎子展开,而铺散开的月光如画笔一般,在黑缎上濯出点点清辉,渐渐聚焦起来。最后,将夜色淡化了,朦胧了。
   不禁想到朱自清笔下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与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那般的月光,空灵飘逸。
   而古人,对月亦是情有独钟。
   “明月几时有”之月,可叹;“明月夜,短松冈”之月,可悲;“月有阴晴圆缺”之月,可恨;“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之月,可怨;“月是故乡明”之月,可亲;“春江花月夜”之月,可赏……
   月,或圆或缺,都是一个月,却生出各异的情。其实,拥有一份安定淡然的心,无论是残月、明月,抑或是淡月、皓月,都能感受到那清辉盈袖的清雅与宁静。
   都说,能望月生情的人是诗人,那么,无论对残月抑或明月,都抱着从容淡定的心态,定是高人。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世间的种种,有如潮水,一波逐一波,永不停息,我们又何必太过执着。
   抱一颗淡定的心,体会那份“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观花望死,这一瞬间离世而去,下个轮回转世再来。一切生死别离,荣华富贵,均只是浮花逝水,空影如梦。
   宁静的心,能包容下万物,感受到无上的快乐和平静,便是那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躁动的心,无论幽居于深山,还是隐没于古刹,都无法安定下来,正如一棵树,红尘中极细的风,物质世界极细的雨,都会引起一树枝柯的颤动迷乱。
   抱一颗从容的心,即便眼前是满地苍凉落英,亦能感受到落英之下那隐藏希望的种子,而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散下淡定的清辉。
   西文创造天堂,东方描绘仙境,都只是为心灵找一个寄托之所,那么,与其将心放在一片幻想之中,不如任其自然,不拘于凡尘俗世,入了道,进了禅,获得一份永久的宁静。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以不同的心态,仍赏那月,心中却有挥不去的淡然与从容。
  简评:
   月可叹,月可悲,月可恨,月可怨,月可亲,月可赏……无论何种月,无论何种人生,只要抱定一颗淡定从容之心,你将获得一份永久的宁静。——这是一个学子面对月亮油然而生的感悟!文虽简约,含意隽永,整散错落,华丽洗练,确是一篇美文!
  (指导教师张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