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8年第8期

命题作文“空间”导写示例

作者:席 红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的生活、学习、思维都需要一定的空间,有的空间需要我们保持,有的空间需要我们打破,有的空间需要我们拓展,有的空间需要我们开创……
  请以“空间”为题目,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1.审题立意
  作文以“空间”为题,明确地要求学生写一篇命题作文。“空间”是一个开放性很强的作文题,学生对材料所涉及的范围应有全面的把握。选材时应注意角度要小,不可泛泛而论。往大处说可以是生存空间,可以是生活空间,还可以是精神方面的比如思想空间、思维空间等等。从人与空间的关系看,无论写空间的开拓,还是空间的保持,还是空间的突破,都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立意时可以采用添枝加叶的方法,在“空间”前后添加语素与“空间”构成短语或句子,例如“守住心灵的空间”“打破思维的空间”“成长需要空间”“坚守自己的空间,尊重他人的空间”“珍惜现有的空间”“给我们失败的空间”等等。
  立意要力求深刻,尤其提倡有新意。切忌材料陈旧老套,避免肤浅解读。
  
  【例文1】
  空间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高一(30)班孙艺瀚
  青春是一本太过仓促的书。那是一个属于浮躁年龄的空间,把握不住,便太过促狭。我想我们的青春是三维空间,记得王国维曾经用三句词写出读书的三重境界,我希望我的拙笔,也可以用三句诗,描画一下我们的青春“三维空间”。
  第一维:回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我们需要一些空间留给回忆。陆游在沈园写下“山盟虽在,锦书难托”之时,将唐婉留给了回忆。有许多的美好,不思量,自难忘,惟有珍藏。童年院落里的油菜花上的七星瓢虫,那些在阳光下奔跑过的伙伴,汗水浸透过的衬衫,那些唱过的歌,做游戏时牵起的手,不小心打碎瓷碗后的诚惶诚恐……童年是太过宝贵的财富,那一处空间溢满了甜暖。在青春深处,每一次触碰,都有温情的气息荡漾。青春的我们,惟有将它打包,不吝惜它占去的空间,当时的惘然当时的笑,无论是否成追忆,都请且行且珍惜,正如那一句古老的“永矢弗谖”,莫失,莫忘。
  第二维:当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需要一些空间留给当下。我们不仅要面对年年岁岁的似锁苔痕,更要活在当下。青春之路是求索之路,我们在荆棘中行走,不觉劳顿。人生能有多少个今日?生命不是永远旋转的唱片,青春也不是一张永不褪色的笑脸。走过的,已封存,能把握的惟有当下。不论前方的路漫漫,只要迈出的这一步无悔。让每一个今日都精彩,人生当无憾。这一个空间里,盛满了我们朗朗的读书声,随着进行曲高喊的口号声……我们奋斗在今日,无愧于心。那一张张划满红勾的试卷,满墙的奖状,真心的表扬,记录了我们今日的汗水,洒在青春的行路上,种得一路花香。
  第三维:未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们需要一些空间留给未来。未来是需要求解的x,泰山脚下的杜甫意气昂扬,那不是少年轻狂。青春是鹰隼的瞳仁,犀利地看到更远的地方,也许我们永远看不到未来,只是那种雄心壮志,请让我珍藏。那是永不言弃的梦想。那一处空间,写满了自己对自己的承诺,从“我要得小红花”到“我要做科学家”,每一句都是深深的足迹,经年之后,依旧不见班驳。
  佛说: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那是一个怎样的空间呢?大道空空,正如回忆、当下、未来一般看不见,摸不着。青春是讲不完的故事唱不完的歌。那回忆,那当下,那将来,也许好大好大,只是我希望,我可以用一颗少女的心,装下它。
  回忆,当下,将来,我的三维空间。在我心灵深处,回忆的馨香,当下的奋斗,未来的梦想,催我奋发上路。我的空间,充实着,让我青春的脚步,不再慌乱,不再匆匆。
  
  【点评】
   本文立意不俗,构思新颖,视角独特,独辟蹊径,开头借助王国维的三维空间巧妙的引出“青春的三维空间”,主体部分从“回忆”“当下”“未来”三方面具体阐释,结尾处总结强化,可谓首尾呼应,开合自如。另外,文章措辞考究,句意流畅,准确凝练的表述中,既显示出丰厚的思想底蕴,又展现出作者不菲的文化积淀。
  
  【例文2】
  空间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高一(30)班朱珈乐
  每个人都有一块与生俱来的空间,而我们拼命的努力,不懈地奋斗,和时间这个杀手一次次的搏斗,为的就是锻造这个空间。空间并不是几何体,它是有生命的,有情感的,它也渴望阳光雨露,也要经受风吹雨打。
  圣地亚哥锻造着他的空间,他的空间是那条破烂的渔船,一次又一次的守望与等待,一次又一次的希望转瞬即逝,化为泡影,一次又一次遭受到大海无情的剥夺与摧毁,他依然日复一日地锻造着属于他的渔船,属于他的空间。在这场人与自然的对抗和赌局中,他注定不是胜利者,可他毅然放弃平静的生活,选择面对,选择博击,让自己的空间一次又一次与鲨鱼冲撞,与大海撞击,每一次搏击,都发出“砰砰”的金属声响。当他回到岸上,当人们慨叹和怨恨,因为他知道,他的空间因此得到锻打,他的心灵因此越加坚韧。
  史铁生锻造着他的空间,他的空间是那个断垣颓壁,杂草丛生的地坛。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这个热血青年落寞了,他显然就此被打挎,坠入万劫不复的万丈深渊。可冥冥中,他找到了自己的空间——地坛。他靠着最后一丝渺茫的希望,最后一点对人生留恋,轻轻地,缓缓地,一点一点锻造着地坛。他看遍了地坛往日辉煌和中道衰落,看透了地坛的每一丝生机,每一点活力。就这样一点一点寻觅,一点一点拾缀掉落在地上的微亮的光芒,一点一点体悟宇宙人生的哲理,一点一点滋生着爱,向往着幸福,虽然锻打声很微弱,但他的空间,他的地坛在某个彻悟的清晨或黄昏,被锻造得锃锃闪光。
  阿丙锻造着他的空间,他的空间是那古老陈旧、快要断弦的二胡。盲人的世界能有多闪耀,盲人的空间能有多广阔?阿丙对此作出了回答。耐着黑暗的寂寞,忍着只身一人,孤苦伶仃的流殇,他选择把自己的心寄托给二胡。那满腹忧伤的泉水拂过那古老的琴弦,最后,全都变成伤感的旋律,缓缓释放出来。也许,外人是不懂阿丙的心的,也许他自己也搞不明白,不过,他始终如一地锻造着自己的空间,就算没有金属声响,也一样闪闪灼人,他给了多少人心灵的慰藉呀。
  毕淑敏锻造心灵,那我就锻造空间,把所有的爱,所有的温暖,所有的勇气,所有的鸟语花香全部装进去,让着催人奋进的金属声响彻云霄,向世人宣布:我的空间我做主!
  
  【点评】
  这是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优点有二:
  1.结构严谨,思路清晰。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锻造自己的空间”,然后以“圣地亚哥”“史铁生”“阿丙”为例加以论证,最后用“毕淑敏锻造心灵,那我就锻造空间”归结全文,总分总式结构套用并列式结构,十分严谨。
  2.首句提要,论证有力。文章在论证部分的三段中,都采用了首括句,先提出了本段的论证对象,再结合具体情况扣题分析,如此操作使得论证比较充分,很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