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8年第8期

像狗一样活着

作者:李健一




  “狗奴才”,“狗样”,“狗娘养的”……这些都是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评价。而被诸如此类言语所评价的那些人,多半不是什么好人,至少在说这些话的人眼中是这样的。
  由此可见,狗这一形象在人们心中的确是十分低下的,否则也落不得“狗眼看人低”,抑或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之类的千古骂名。
  如此说来,“像狗一样活着”便有些自轻自贱的味道了。姑且算是,却也不尽然。我这里不夸狗的嗅觉有多灵,行动有多快。因为这些东西是天生的,是你我力所不能及或者说是无法效仿的。而我之所以要“像狗一样活着”,那是由于狗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一系列品质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比方说,狗是最通人性的。谁对它好,谁关心它,它自己十分清楚。它喜欢谁,该对谁好,它也明白得很。你对它好,它便冲你摇尾巴,或在你腿下蹭来蹭去,或是对你一阵狂舔,弄得你一脸口水,一身脚印……说实话,这确实不太文雅,但它也确实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你的喜爱与感激。
  相反,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人却把感恩这一基本道德操守抛之脑后。对老师、朋友,乃至父母没有一点儿感恩之心。对待帮助过自己的朋友一脸冷漠,对待辛勤教育自己的老师心中不存一丝感激,对于他人为自己做出的努力和付出没有一点儿感动。甚至有些人在长大成人之后便把养育自己的父母一脚踢开,不闻不问。这样的人没有一点儿感恩之心,这样毫无廉耻、无情无义之辈,怕是连狗也不如吧!有些人总抱怨说:“养个儿子不如养条狗!”此言得之!
  自古以来,就有“狗不嫌家贫”的说法,这确是事实。我只听说过饿死的狗,却从未听说过嫌弃家穷,离家出走的狗!但一些人却无法忍受家庭的贫穷,弃家而走。男的抛弃家庭,女的改嫁他人的事,时有所闻。当然,生活的艰苦难以承受可以理解,但我认为,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舍弃自己的家,置妻儿老小不顾,始终是不对的。所以说,人有时确实需要学学狗那种不嫌贫爱富的品质。
  狗是很好养的,你给什么它吃什么,甚至只是一碗干饭,它都能吃得津津有味,从不抱怨!所以狗是很容易知足的。而反观我们人类,却总是利令智昏,不断要求,不断索取。有了,还想要更多,永不知足。从这里我们也就不难看出为什么贪污受贿屡禁不止,违法犯罪斩之不尽,资源严重匮乏,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我们人类天天说着“知足者常乐”,但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却是人们眼中地位无比低下的狗!其可笑也欤?
  从古时候起,狗便开始为人类服务,为人们守门看家。正所谓“家中有好狗,不怕盗贼狂”。作为狗,只要贼敢闯进它的“领地”,无论他如何高大,狗都会奋不顾身,放手一搏。由此可见,狗是最勇敢、最不肯向恶势力低头的。
  而如今的人们,能像狗那样敢向恶势力说不的,怕是快绝种了吧?当人们需要帮助时,当有人行凶作恶时,敢于挺身而出的人越来越少。而我看到更多的,是一张张冷漠的脸,麻木不仁的脸,看似平凡却极度丑恶的脸……悲哉!
  狗是最忠诚的,永远忠于自己的主人,永远忠于自己的事业!
  狗是团结的,一条狗吠,一村的狗都跟着叫,云集而响应!
  “像狗一样活着”似乎是做人的最低境界,它大多作为一种说法存在于某些人的自嘲中。“像狗一样活着”也许是一种极度困境下的苟且,也许是无奈,也许是自觉。但我认为,这更是一门艺术,一种心态!
  “像狗一样活着”,关键是怎样像狗一样活着!
  
  本文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论证——归纳结论的思路布局成文的。层次清晰,条理分明,中心突出。
  开头部分,欲扬先抑,反弹琵琶。针对人们对狗的贱视,提出截然相反的观点——狗的优良之处“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中间部分,列举事实说明狗所具备的“感恩”、“忠诚”、“不嫌贫爱富”、“不向恶势力低头”等一系列优点,并处处与人的行为对照,证明自己的论点。
  结尾部分,归纳结论,重申主张,呼吁人们“像狗一样活着”。意深旨远。
  
  文章的语言沉静而严谨,平和而犀利,深得棉里藏针之妙。开头的反弹琵琶遵重了一般人的认识理念。但针锋相对地提出截然不同的观点,乍看起来有些突兀,但随之而来的条分理析,又以其无可辩驳的事实和道理让人折服。通篇采用对比手法,使人从不同角度印证作者的观点,判定了优劣,增强了说服力。
  
  这篇具有较强批判精神的议论性杂文,非一般学生所能写出来的。原因在于其思想的精深,文笔的娴熟和逻辑的严谨。一个高中学生能写出这样的成熟之作,实在了不起!
  这一切,绝非作者的一时之功,没有日积月累的读写训练绝对达不到。
  
  目前,指导人“如何活着”的所谓“人生观”之类的微言大义,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各种影视媒介中、林林总总的出版物中可以说是俯拾即是,随处可见。然而许多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好比庸医的处方,并没有起到真正济世教人的作用,常常如隔靴搔痒,对牛弹琴。
  可是,一位高中学生在“人如何活着”的问题上却有其震聋发聩的独到见解。文章提出作为万物之灵、智商最高、道貌岸然的我们人类要“像狗一样活着”。乍看起来真有点令人啼笑皆非,不知所云。
  文章列举了狗的种种优良习性,并以其为标准,衡量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看似荒唐,实则有道。小作者以事实为根据,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狗的“感恩”、“忠诚”、“不嫌贫爱富”、“知足常乐”、“不向恶势力低头”等一系列可贵品质。当他拿这面镜子去照见生活中的人时,惊奇地发现,有些人真的不如狗做得好!文章结尾发人深思地揭示了主题意义之所在:“关键是怎样像狗一样活着”。
  
  这是一片选材独特、构思新颖的议论性杂文。人为什么要“像狗一样活着”?文章揭示了生活中一些人连狗的优良品性都不具备的奇怪现象。为了说明道理,作者紧紧围绕议论的中心去选择材料,角度独特,事理贴切。同时处处把狗的长处与人的行为作对照,使人相形见绌。选材集中,主旨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