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8年第7期

灵魂的枷锁

作者:丁立梅




  这些天, 我一直在想男孩刘宇飞。
  我不认识他。他离我所在的小城, 有四五百里远。普通乡镇中学的孩子, 如果将来不是特别出色,他的名字,将淹没于芸芸众生之中。他会成为夫, 成为父, 过凡俗的小日子。也许一生无波无折, 平安终老。这未免不是一种幸福。
  他却做出了惊人的一跃, 从六层高的教学楼上,18 岁的生命, 在水泥地上, 溅起一滩艳红。是琵琶弦断, 乐曲戛然而止, 一点转折与回旋的余地都没有。
  我的大学同学, 在他读书的那所中学任教。我的同学惋惜地说,那孩子看上去, 干净, 帅气, 对人极有礼貌。我忍不住想,若干年后,他会成为一个善良的好男人吧。
  本也是个幸福的孩子, 家里的经济条件虽算不上好, 父母不过是环卫工人, 但他得到的爱, 不比别家的孩子少。父母当他是掌心的宝。
  却没有娇惯的坏毛病, 从小懂事, 能吃苦。上学后, 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这是父母最大的安慰。父母对他保证, 只要他好好读书, 家里再穷,也会供他念大学的。
  他果真争气。从小学,到初中,一路鲜花盛开, 获奖无数。邻居们都拿他作榜样, 教育自家调皮的孩子。父母整天高兴得合不拢嘴, 走哪儿, 都一副扬眉吐气的样。父亲还折腾了一个小摊子,每天下班后,在街上卖凉皮, 提前给他攒上大学的费用。
  很快, 他初中毕业, 顺利进了镇中学读高中。不幸意外降临, 父母出去摆凉皮摊子, 晚归时, 被一辆车撞了, 母亲当场死亡, 父亲被撞成重伤。等被人发现时, 肇事车辆早已逃得无影无踪。
  倾尽家产, 父亲好不容易才捡回一条命, 却半身不遂。一个家,就这样塌了,地动山摇般的。家里再没有能力供他读书。他收起书本回家,也收起了一颗梦想的心。
  一日, 他正在家中给瘫痪在床的父亲擦洗身子,班主任突然登门,说遥远的他方, 有好心人, 得知他的故事,要捐助他上学。
  一沓钱送至他手上。班主任语重心长对他说,以后你要加倍努力,用优异的成绩, 报答这个好心人。父亲亦喜极而泣地对他说, 孩子,你要好好读书, 不能枉费了人家一片好心。他重重点头。
  从此, 他拼了命地用功, 每天只允许自己睡四个小时。结果却事与愿违, 每次考试, 他的成绩都不尽如人意。老师们看他的眼神, 越来越失望。父亲虽没有责备他, 但那心痛的样子,让他过目不忘。
  正在这时, 捐助人又给他汇来一笔钱。随钱寄来的,还有一封信,信中写满鼓励他的话, 承诺, 若他能考上名牌大学,他将继续捐助他,直到他大学毕业。
  这封信,成一块巨石,沉沉地压在他的心上。他上课时,开始走神。老师提问,他站起来答非所问。如此三番五次,老师愤怒了,找他谈话,告诫他,不要拿捐助人的钱开玩笑。
  他跳了楼。那时候, 校园里的夹竹桃开得正热烈, 云蒸霞蔚。他留下遗书, 满纸都是对不起, 对不起捐助他的人, 对不起老师, 对不起父亲。
  他的死,让知道他的人,扼腕叹息,都说这孩子脆弱。却没有谁去想,杀死这孩子的,不是他的脆弱,而是援助者的援助。当援助成为施舍与恩典, 它不再是渡人于困厄之中的方舟,而是锁住人灵魂的枷锁。
  (逸人荐自《合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