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8年第7期

2008年高考重庆卷优秀作文点评

作者:刘高伟




  【考场真题】
  写作(本大题60分)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①自然界。②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③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佳作】
  亮点: 立意深刻厚重 语言富有诗意
  在自然中生活
  重庆一考生
  2008年似乎应该是举国欢腾的日子,毕竟国人期盼已久且为之努力的奥运会召开在即。然而不幸的是,5月12日,那个在记忆中将永远沦为黑色的日子,在祖国西部一个名叫汶川的县城竟发生8.0级大地震——举国悲恸!
  灾害来临,整个民族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坚强、团结和凝聚力。这是应当欣慰的,这前所未有的种种力量,告慰逝者,鼓舞余生。然而我们能忘记这一切吗?年初,我们经历了冰冻雨雪的侵袭,广州数十万人返乡受阻,全国上亿人受灾害影响。5月,春光尚未尽退,正是温暖的日子,大自然却又以其独特的方式给我们以重创——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在“5.12”汶川地震中近7万人丧生,30余万民众受伤,影响涉及4000多万人。
  那一刻,大地在震颤,山崩地裂。哭声、喊声、呼救声,远远传来。包括解放军战士和武警官兵在内的全国人民,纷纷伸出援手,奔赴灾区。此时,人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抗震救灾,尽全力营救伤员和被困者。救援力度一再加大,救援工作持续至今。眼见一个个生命得以救援和延续,已是不幸中的万幸!
  纵如此,我想我们不应仅怀着一股热血去施救,或是简单地为逝者祷告,为生者祈福。
  我们需要的还有也应当包括反思。反思自然界为何频频发出警告的信号,即便类似地震的灾害本就无法避免。我们反思,因为我们一直在自然中生活,这是都市钢筋水泥楼和机器轰鸣声中所万万不能忘记的,这同样也是人类的根本——在自然中生活。
  曾几何时,大自然赐予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淳朴、亲近、透明。河中鱼虾竞游,山间鸟鸣禽走,四季分明,怡然自得。随着工业时代来临,那些给予人类更方便的技术发明,渐渐地将自然界的光彩抹去,直至于剥夺。忘记了是从哪一天起,山再不见那么葱郁,水再没有那么清澈,四季更替的规律被打乱,莫名的灾害次第蔓延。
  聪明的人啊,你可千万不要忘了,你是生活在自然中,你的拥有是她的给予,你的存在是她的恩惠。你又怎能忘记她的存在,忽略她的警示,变得恣意妄为起来呢?
  频频发生的各种灾害惊醒我们:在自然中生活,要遵守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张弛之间,又要牢记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要加以保护甚或爱护。唯如此,才能保持我们所拥有的安逸生活,延续至子孙万代。
  我希望有一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让我们手握橄榄枝,遥望北斗星,心想陶渊明,且行且珍惜!
  
  点评
  这是一篇颇为难得的考场满分作文。文章的过人之处体现在以下两点:
  本文的主要特色是立意厚重、深刻,给人以深深的警示和反思。是啊!2008年本是举国欢腾的日子,可却变成了举国悲恸。当很多人怀着一股热血去施救,为逝者祷告,为生者祈福的时候,作者却深入思考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自然界灾难频发?本文告诉我们,要想在自然中和谐的生活,就必须要“遵守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张弛之间,又要牢记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要加以保护甚或爱护。”这个问题足以引人警醒,也引人深深的自责。
  二是本文语言优美、灵活,富有诗意,读来给人以美感。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让我们手握橄榄枝,遥望北斗星,心想陶渊明,且行且珍惜!”这样的语言以短句组成,既增加了语言的气势,读来又朗朗上口,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