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8年第6期

潇水访美

作者:王 亮




  潇水河,又名潇湘。源出九嶷山的潇水,穿幽谷、泻平畴,水碧如缕,清莹明澈,在零陵北侧的萍州汇入湘江。自古以来,关于潇湘的诗词曲赋一直吟咏不绝,潇水河因而成为一条历史文化之河。陆游曾有诗云:“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
  一个晴朗的下午,我来到河边,看着清新自然的水,在微风与阳光下,河面好似一条抖动着的粘满碎银的裙。河中游鱼清晰可辩,卵石历历在目,水草也尽收眼底。看着这清粼粼的河水,让人想起了柳宗元先生《小石潭记》中的“池中有鱼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那意境大概也在于此吧!顿时心中生起一股喜爱之情。
  河水轻轻地抚弄着细软的沙岸,发出温柔的唰唰声。若碰上天气突变的时日,也许你还会看到那如烟如雾样的袅袅水气飘浮在水面上。吹在身上感到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感觉。那轻纱般的水气是那么柔和。渐渐那水也变得柔和了,很有一种一伸手就能摸到凝脂似的感觉,此中的人如梦如幻,恍若步入仙境一般。无数的水气一缕缕地在水面上升腾。
  岸边还有无数的蓼草,一簇簇的,深红的茎、浅红的叶、猩红的花。太阳有些偏西了,远望夕阳斜照下的花丛,如铺开一条花毡,柔柔的,暖暖的。你还会看到无数的白蝴蝶夹在其中追逐嬉戏。一下飞向这朵花,一下子飞向那朵花。即便是停下来,双翼也还是在不住地翕动着,宁静中平添了无限生机。群蝶翔集的时候,又如无数散在蓼草中的白花儿。这白花与红花交织在一起,更使秋景色彩斑斓了。水边还会有鸟儿来回觅食,跳跃顾盼着,鸣叫着,时儿低头,时儿展翅飞几下,时儿还用爪子搔搔嘴角。看着这平和宁谧的景象,你会忍心破坏吗?
  河那边是一片樟树林,夕照中地上留下了它们颀长的影。秋风中,其它树的叶子都飘舞着回归了大地母亲的怀抱,而樟树为了让人们不感到孤寂与萧条,它仍然穿着绿装。一片片的叶子绿油油的,亮晶晶的,都向上伸长着,好像一双双竖起的机灵的兔耳朵正在倾听着唰唰的流水声。穿过了夏的生长期,这时正是樟树的全盛时期,你看那浓密的枝叶,真是“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你会看到向风的一面有无数的深绿与浅绿在互相交替,犹如无数舞着的精灵。因为树叶上面颜色深,下面颜色浅。林子里还有许多鸟,在婉转啼唱,声音此起彼伏。给林子增添了生机,听着使人神清气爽。
  晚风拂过,一缕清香飘来,河岸旁边几棵桂花树上缀满了金黄的小花,如一串串小铜铃,难怪空气也是香的。这些桂树,树冠亭亭如华盖,翠绿的叶子闪烁着油亮的光泽。
  河上有一架浮桥,桥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大多是走向市区的,戴着太阳帽,背着包,脸上现出一朵朵芙蓉花般的笑,桥上和河中还有他们细长的身影。这些大多是郊游归来的人们。秋给他们提供了美好的出游时机,他们给秋增添了一份喜庆气氛。
  太阳已挂在了西边的天空,夕阳下面一滩红云非常和谐地铺展开来,像一只巨大的盘子,托住了那一轮“金球”。时间过得是非常的快,看着看着,“金球”就落下了一半。剩下的那半个圆的光芒强烈起来了,一线一线地如金箭般刺眼,似乎要逼得人们睁不开眼睛。落日周围的景物都被染成了金色,那河水在夕照中好像马上就会燃烧起来。渐渐地水面上只剩下一个金色亮块了,一束余光正对着我反射过来,而且随着太阳的下落而慢慢收敛。这时,樟树丛中飞起了无数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争先恐后地朝那片渐渐远去的光亮飞去。如果可以,我多想飞过去,尾随鸟儿们去寻觅那更美的秋色,去看看那地平线下面太阳照耀的世界。
  回来的路上,不由想起白居易写秋天的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可惜的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