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8年第5期

以严谨行文,用典型说话

作者:陈立军




  原作亮相
  走进居里夫人
  方华
  在世人的眼中,她是需要仰视的。
  头戴“世界最杰出女性”的光环,世上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但生活却依然平淡,朴素,她就是用奉献来度量赤胆忠心,以自身行为教孩子的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在化学上,她首先提出了镭和铀元素而轰动了世界。她的成功难道是她的机遇好吗?不,不是的。一个人的成功是与她的付出成正比的。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是在一个破旧的,用木板搭建的木房里从事实验的,他们不畏艰苦,整天十几到二十几个小时都在这充满杀气的放射性木房中工作,在他们的努力下终于成功了。居里夫人在面对荣耀时,视名誉,荣耀为粪土,正如柳永说的“忍把浮名换着浅斟轻唱”。一天一名记者经过一个矮小的木房,听到从里面传来的阵阵纯金的撞击声,他把门一打开就惊呆了,啊!天啊,几个小孩正在玩一枚由英国皇家学会所颁发的最高成就奖章。难道这就是居里夫人的家?这个记者走向厨房,那个正在做饭的中年妇人。“居里夫人,你怎么可以把这么重要的奖章给孩子们在地上玩呢?”记者发问了。“一个人的奋斗难道就是为了这几枚奖章吗?我不在乎这些奖章与荣耀,我只在乎我是否为社会奉献了我的全部力量……”居里夫人答道。
  居里夫人从实验室走出来,就会和孩子们待在一起亲自教育他们。她既是母亲,父亲,又是老师,在她十几年如一日的精心呵护与教育下,孩子们终于长大了,也成才了。居里夫人就是这样一位令全体女性都仰慕的伟大母亲。
  在世人眼中,她是需要仰视的。
  当人们谈到奉献时,我们想起了用奉献度量赤胆忠心的居里夫人。
  当人们谈到化学元素时,我们想起了首次提取出镭和铀的居里夫人。
  当人们谈到母亲时,我们想起了两位获得诺贝尔奖孩子的母亲——居里夫人。
  原文指瑕:
  初看本文,还行。开篇以“在世人的眼中,她是需要仰视的”起笔,不同凡俗;接下来从居里夫人作为杰出的科技工作者和成功的母亲两个方面抒写,文末以排比收束,自然得体。但仔细探究,我们也不难看出文章有许多处理不当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叙述太繁。文章第三段叙述太过繁琐,以致使这段文字显得格外臃肿;二、段意不明。细读第三段,作者既写了居里夫人不畏艰苦的工作,又写了她视荣誉如粪土的精神,段意不明,分作两段处理比较好;三、照应欠周。第二段与第三四五段的内容照应欠周,如第二段有写“但生活却依然平淡,朴素”,后文却没有从这方面展开阐述;另外,文章的语言稍显平淡。
  修改提示:
  基于以上这些问题,在修改中,就得对症下药。具体说来,以第二段为总纲,总领下面的段落,以下各段的阐述紧扣第二段的内容;精简繁琐的内容,加进典型的事例,进一步丰富人物形象;加入贴切的名言警句,增添文采,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升格之作
  走进居里夫人
  方华
  在世人的眼中,她是需要仰视的。
  她——居里·夫人,头戴“世界最杰出女性”的光环,世上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物,她用踏实勤奋创造着生命的奇迹,用感恩奉献来度量着赤胆忠心,以母性的情怀呵护培养了杰出的下一代。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他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他的芽儿,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浸透了奋斗的泪泉。”说到居里·夫人,人们把她视为一个神,一个十分完美的杰出女性。没错,她在化学,物理以及自然科学等科学上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特别是在化学上,她首先提出了镭和铀元素而轰动了世界。然而,我们可曾思考她为此“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浸透了奋斗的泪泉”?为了证实镭的存在,他们在一间夏不避燥热,冬不避寒冷的破旧棚屋内从事起脑力加苦力的劳动,从1898年到1902年四年时间里,坚持不懈,终于从几十吨铀沥青矿废渣中提炼出十分之一克纯镭盐,并测定了镭的原子量。这样的工作环境,这样的踏实勤奋,有几人能做到?有几人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做到?只有居里·夫人,能用踏实勤奋创造着生命的奇迹。
  同时,居里·夫人用感恩奉献来度量着赤胆忠心。居里·夫人在年少求学之时已离开祖国,当她在金属中提炼出“钋”这种放射性元素后,她就以“Po”来命名这元素,以纪念她的祖国波兰;居里夫人终生为人类的幸福献身科学,从不计较个人的私利和荣誉。她先后获得奖金10种之多、奖章16种之多,以及100多个名誉头衔,但是居里夫人拒绝为他们的任何发现申请专利,为的是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利用他们的发现。难怪艾芙·居里说起自己的母亲:“她终生拒绝财富,对于荣誉,也漠然视之。”难怪她的女儿爱因斯坦也曾激动而又满怀尊敬地说:“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居里·夫人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技工作者,还是一位成功的母亲。
  居里·夫人从实验室走出来,就会和孩子们待在一起,亲自教育他们。她把由英国皇家学会所颁发的最高成就奖章给孩子当玩具,她在告诉孩子,奖章与荣耀是没有什么可炫耀的;在居里先生突遇车祸逝世后,居里夫人以坚强的意志战胜巨大悲痛,承担起全部家庭责任,她在告诉孩子,什么叫坚强。她既是母亲,父亲,又是老师,在她十几年如一日的精心呵护与教育下,孩子们终于长大了,也成才了, 20多年后,他们的长女也和丈夫约里奥一起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她的家庭被称之为“诺贝尔家庭”。她以母性的情怀呵护培养了杰出的下一代。她就是这样一位令全体女性都仰慕的伟大母亲。
  在世人眼中,她是需要仰视的。
  当人们谈到化学元素时,我们会想起首次提取出镭和铀的居里·夫人。
  当人们谈到奉献时,我们会想起用奉献度量赤胆忠心的居里·夫人。
  当人们谈到母亲时,我们会想起这位培养了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母亲——居里·夫人。
  升格亮点:
  修改文与原文相比较,有明显的改善,具体表现在:
  一、以严谨的结构行文
  文章仍以“在世人的眼中,她是需要仰视的”开篇,抓住读者眼球,也直撞人的心灵。第二段从居里夫人的踏实勤奋、感恩奉献、母性情怀三个方面点出居里夫人的伟大与杰出。三、四、五、六段文字紧扣第二段阐述,并以段首中心句或段末中心句的形式强化内容,突显结构,结尾紧扣前文以排比收束,感情充沛,强劲有力。
  二、用典型的事例写人
  本文写居里夫人在破旧的棚屋里劳作,写其以“Po”命名元素来纪念祖国,写其把奖章给孩子当玩具,教育孩子什么叫坚强等等,无一不能突出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典型新颖而有代表性。事例选得典型,用得巧妙。
  三、借精警的语言添彩
  好的文章离不开美的表达。修改文很注意了这一点。作者引用了冰心、爱因斯坦、艾芙·居里的话语来表达对居里夫人执着与忠心的敬仰,更有哲理性和说服力。同时,作者善用排比、对偶、反问等修辞美化语言,增强文章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