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8年第4期

我的“眼里”怎能“只有你”

作者:王丽娜




  曾经看过一幅题为“眼睛”的漫画,它表现的是政治家的眼中只有各地的政局变化,财迷的眼中永远闪烁着金钱的光芒,足球迷的眼里只有“让我欢喜让我忧”的足球,窥私者的眼里只有那尚不为人所知的隐私,……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当一个人的眼里只有某种东西时,他的心灵实际上已经被什么东西蒙蔽了。
  有些人眼中只有金钱——
  一个农民的儿子,在他经过努力踏上仕途,并将有一番美好前程的时候,抵制不了金钱的诱惑,伸手接过了不义之财,同时也接过了一颗罪恶的种子。他已忘了当年村里人是如何一角、一元地凑齐了他上学的款子;他已忘了家里老父亲的嘱咐:娃儿,要正啊,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啊。他的心早已被金钱的欲望所填满:为了钱,他把土地卖了;为了钱,把国有企业卖了;为了钱,甚至把关系到当地人民安危的水坝工程交给了一个毫无资质的包工头;最终,那个豆腐渣工程垮了,他被收监了。可是他却毫无悔意,金钱已使他丧失了全部理智。
  当他的眼中只有钱时,他实际上已经把灵魂交给了魔鬼,他的眼中已看不到别的东西,他的眼里充塞的是更大的欲望,于是他堕落了——从人间到地狱。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生是丰富多彩的,我的“眼里”怎能“只有你”?
  如果球迷眼里只有成败和输赢,他心里也许就会少一点友谊;如果拜金者眼里只有金钱,那他将永远不会有真正的幸福。
  我不敢想象,一个人如何活在只有私欲的世界里,人间的美好,他已感觉不到了吗?或许他根本未曾想去体会、发掘世界的美好。
  窗子脏子,可以用布擦拭干净,那么心腐蚀了,该用什么来重塑美好心灵呢?恐怕除了自我修复,别无他法。如果一个人能走出欲望的沼泽,如果一个人能摆脱金钱的束缚,如果一个人能跳出权力的怪圈,那么他就能感受到未曾感受的东西,他的眼里将不再只有欲望、只有金钱、只有权力,他的心里将充满爱。但愿政治家的眼里少一些尔虞我诈,多一些纯洁的友谊;但愿拜金者的眼里少一点对金钱的狂热,多一点帮助他人的念头;但愿足球迷的眼中不再只有成败与输赢,而有对于过程之美的追求;但愿窥私者不再执迷于探求他人的秘密,而拥有宽广的心胸去发掘世界的美好。我的眼里不是只有你,还有整个世界。
  
  ◆主题点评
  
  这是一篇以“眼睛”为话题的学生作文。人们习惯称“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很有道理。现实生活中的人不断见证这句话的真实性,君不见:行窃者是“贼目鼠眼”,侠义英雄是“虎目圆睁”,钟情者是“望眼欲穿”,蒙昧者是“有眼无珠”……然而,本文作者没有把对“眼睛”的解读停滞在生活中那些表面现象上,而是独运匠心的开掘“眼睛”背后隐藏的实质动因——心灵的主导作用。文章把镜头焦点集中于那种眼里只有权力、金钱的人的身上,通过深入剖析,揭示了比较深刻的生活主题,即眼里只有权力和金钱的人,往往会导致心灵的迷失和人性的堕落,最后很可能跌入腐败、蜕化的泥沼,越陷越深,难以自拔。这种人的行为,不仅会祸害社会和人民,最终也将葬送自己。
  作者以一颗善感之心揭示了这种社会现象的存在及其带来的可怕恶果,同时以一种仁爱之情规劝那种财迷心窍者尽快迷途知返,从而净化心灵,造福社会人民。主题具有一定的针砭时弊的作用。
  
  ◆布局点评
  
  本文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论证——归纳论点的思路行文布局的。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开头部分,从对漫画“眼睛“的解读入笔,指出眼睛与人心灵的关系。隐含题旨:外物对心灵的蒙蔽。
  中间部分,剖析典型反面事例,结合正面说理,阐释了权力、金钱等外物对人心灵的诱惑与腐蚀作用。
  结尾部分,在深入分析中归纳论点,呼吁人们净化心灵,发掘世界的美好。并提出善意的忠告。
  
  ◆选材点评
  
  这篇议论性散文从漫画“眼睛”中发现了生活中的一些普遍现象,并从中领悟了自己认识的人生道理:由于金钱的蒙蔽,许多人迷失了人生方向,甚至跌入罪恶的渊薮。文章从剖析典型案例入手层层深入地阐释了金钱对人们心灵的腐蚀作用。为了进一步展开说明道理,文章还概括列举了政治家、球迷等其他一些事例,从而使主题更深入、说理更充分。
  
  ◆语言点评
  
  文章的语言流畅自然。记叙、议论、抒情等表现手法综合运用,同时恰当运用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灵动性和感染力,体现了议论性散文的优势。
  
  ◆写作建议
  
  平时,因为缺少写作素材,常常使同学在写作中卡壳。怎么办?主要是距离生活太远。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只好靠扩大阅读啦。它可以丰富你的阅历,开阔你的视野,让你在潜移默化中积累写作素材,学会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