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8年第2期

幸福时刻

作者:林怡晖




  “轰隆隆——”
  窗外雷打得正欢,我百无聊赖地跟笔下密密麻麻的阿拉伯数字打太极。风夹着雨噼里啪啦地打在窗户上,天地间仿若一个魔力无边的女巫,频频作法,任霹雳在头顶那块巨大的黑布上肆虐,照得世界一亮一亮的。
  在又一次亮如白昼后,复尔是比此前更黑的暗,伸手不见五指,开灯也无济于事。我意识到停电了,扯着嗓子大喊:“妈——停电了,你快上来带我下去!”
  客厅里。妈妈还在抱怨,看一半的热播剧就这么没了。我点了二十个小蜡烛,照得整个客厅烛光摇曳,甚是温馨。
  “妈,趁这美好时光,我们聊聊天吧?不然等电来了,我又得继续和那没完没了的作业苦战了。”我往椅子上蜷起双腿,满心期待地看着妈妈。
  妈妈递了杯茶给我,挨着我坐下,若无其事地整理着茶几上的报纸:“好吧。你想聊什么?”
  我调整了下坐姿,把下巴搁在妈妈的肩膀上:“说说你的小时候吧,老妈!”
  “我小时候啊,在你农村的外婆家,到晚上就只能点一支蜡烛做作业。哪像你,点这么二三十个蜡烛的,都奢侈到没谱了。”妈妈嗔怪地看了我一眼。
  “嘿嘿,妈,那你小时候条件那么不好,岂不毫无乐趣可言?”我询问道,巴不得妈妈说得越多越好。
  妈妈放下手中整理好的报纸,看着桌上的圣诞老人蜡烛,莞尔一笑:“那可不哩!虽然我们小时候条件没你们现在的孩子好,但在我看来,可比你们幸福多了。”妈妈喝了口茶。“没有电视、电脑,所以每晚我们做完作业,都会要求你外公给我们讲故事。包括当天的一些有趣的传闻轶事啦,聊斋志异啦,三过故事之类的。然后到了九点钟,我们就心满意足地上床睡觉。”我看见妈妈神采奕奕的眼里映着清晰的烛光,更有种说不出的孩子般的喜悦。“那时我们看电影都要跑到十里开外的镇上去。有一次看《画皮》,我吓得半死,又不敢告诉你外婆,只得蒙着被子瑟瑟发抖。”说到这里,我和妈妈都笑了,小孩子对恐怖片都是一样的反应。接下来,我和妈妈又聊了她的少年和青年时代,聊了妈跟爸的罗曼史,聊了他们的婚礼……
  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加入这一段幸福回忆的小插曲,尤其令人温馨。我更希望电不要那么急着来,这幸福时刻别急着结束……
  写后札记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家庭的幸福,似乎是我作文永远也取之不竭的素材库。我常常希望下雨的夜晚能够多停几次电,妈妈和我就能有更多谈心的机会了。在为学习忙得焦头烂额的每一天,身边的很多同学,都几乎忘了还有无时不刻关心我们及需要我们关心的父母。希望能够借这篇文章,唤起同学们对父母的在意,多与父母沟通,别让他们望着我们执拗的背影而眼里充满灰色的黯淡。
  教师评语
  作者精心选择了“停电”这一小插曲来反映幸福的母女亲情。人物的对话和神态描写比较精细。文章第二段关于风雨之夜的“恐怖”描写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堪称本文的一大亮点。这也提示学生们在写景叙事的时候,一定要用眼睛与心灵一起感受周围的世界,重点要写出内心的独特体验。
  (荐评教师 颜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