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8年第2期

“个性”话题作文导写示例

作者:李玉国




  一、话题设计: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如果有人问:“春天是什么样的?”有人说是草长莺飞、百花齐放;而白居易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苏轼说:“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李白说是“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杜牧说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不同的诗人的眼里具有不同的春天,诗人的不同个性使春天也具有不同的个性,因为个性,世界才美丽,人生才精彩。
  请以“个性”为话题写一篇作文。(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二、思路点拔:
  (1)关于“个性”:到底什么是真正的个性?个性不是奇异的外表打扮,个性不是特立独行,我行我素。个性应该是一种精神,一种禀赋,一种性情。个性应该是内在的涵养,而不仅仅是外在的表现,更不是喧嚣不已。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且每个人的个性都不相同。有的人个性洒脱,有的人个性内向,有的人个性张扬,有的人个性……有个性才有魅力,有个性才有创造。
  (3)每个人有他自己独特个性。包公、海瑞的个性就是公正廉明,就是那种不畏权势,大义凛然的精神。
  (4)每个人都应追求自己的个性。画家的个性挥洒在作品的线条里;诗人的个性倾注在作品的感情里;音乐家的个性融入在作品的旋律里。
  (5)一个人的个性怎样,好的我们就保留,坏的我们就舍去。形成良好的个性,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个性”漫谈
  陈晓玉
  
  当今社会的流行词语是讲“个性”。所谓“个性”,即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尤其是在风气、习俗,教育与文化等影响下所形成的一个人比较独具的特性。现在不少人认为将头发染成五颜六色,穿奇装异服,处处与众不同就是有“个性”,甚至在做人处事中,把不管别人感觉如何,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天马行空,独往独来”视为个性。难道“个性”就该是这种样子吗?某学生在学校敢于和同学打架,别人称之为有“个性”;某人做了学校中的第一个“异类”:头发染成黄色,手上涂上了红色指甲油,耳戴耀耀发光的耳环,路人啧啧称赞:这人真是“世纪之花”,有个性。
  尘世浊风的浸染,摇动着一些初涉世事的青少年的心旌,他们便有了所谓的“个性”。而这种个性只说明他们是社会之风的墙头草,决不是参天大树的挺拔与矜持,更不是他们本身(内在)所具有的理性选择,他们只是在“赶”,在“做”。社会上一旦有了新的、时尚的东西,他们肯定又会变,又去“做”。然而,“苍蝇”再怎么营营地叫,它终究是苍蝇,而这种“赶”和“做”往往经不起时间的检验,最终必遭世人所不齿,历史上这样的时尚还少吗?
  真正的“个性”应是一个人内在的、独具的、因而区别于他人的素质的体现,完全不是“苍蝇”似的营营叫出来的。鲁迅的“骂”人可谓独具特色,是他人所不具备的。正因他这独具特色的“骂”才引来不少睚眦必报者的嫉恨,但他的“吼”,却吼出了一个民族魂,得到“站在黑暗最前面的战士”的高度赞誉。我们能不钦佩先生的个性吗?
  再者,真正的个性还在于一个人能够敢于直面人生,敢于正视现实。在这点上,太史公可称得上是我们的一个楷模。他以刑徒之身,不阿世,不媚俗,不以个人荣辱定是非,终以惊人的意志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并完成了“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巨著。命运的卑贱正好成全了他生命的高贵,肢体的残损却锻造出了另一种(文学事业)完美。这种个性能不震撼我们的心灵吗?
  文天祥被捕后,敌人用高官厚禄引诱他,用严刑拷打折磨他,但他毫不动摇。他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多么令人敬佩的个性啊!
  个性是一个人不为世俗所染的高洁;个性是一个人不为时尚所惑的正气;个性是一个人不为物欲所诱的特立独行的精神……
  个性是我们把握人生航舵的标准,没有了个性我们就会在纷繁的世界中失去自己前进的方向,就会被庸俗所淹没。
  小至个人,大到国家,都是如此。我们追求个性,虽然我们不能“吼出一个民族魂”,虽然我们不能写出“无韵之离骚”,但我们决不能成为任潮流摆布的小棋子。只有将自己真正地溶入真理,溶入正义,溶入人民的利益之中,才能表现出真正完美的个性。
  简评
  这篇议论文的亮点有三:(1)运用了层进式的论证结构,说理透彻。文章首先从一些人特意打扮的“稀奇古怪”的外表谈起,进而谈到真正的个性,应是一个人内在的区别于他人的素质的体现,小至个人,大到国家,文章侃侃而谈,层层深入,说理较为透彻。(2)文章举例得当,论证有力。文章对一些装出来的所谓个性进行了批判,举了打架、异类发型等。而正面的事例,举了鲁迅独具特色的“骂”、司马迁以刑徒之身,不阿世,不媚俗的自我个性,恰当地阐述了中心论点。(3)语言犀利,具有杂文意味。如:“某人做了学校中的第一个‘异类’:头发染成黄色,手涂红色指甲油,耳戴耀耀发光的耳环,路人啧啧称赞:这人真是‘世纪之花’,有个性。”“然而,‘苍蝇’再怎么营营地叫,它终究是苍蝇,而这种‘赶’和‘做’也必遭世人所不齿。”“但他(鲁迅),的‘吼’,却吼出了一个民族魂!得到‘站在黑暗最前面的战士’的高度赞誉。”“(司马迁)命运的卑贱正好成全了他生命的高贵,肢体的残损却锻造出了另一种(文学事业)完美。这种个性能不震撼我们的心灵吗?”由此可见,作者文字功底之深厚。
  
  个性与张扬个性
  代碧薇
  
  个性已成为本世纪的时髦词汇,在这个倡导个性的社会里,我们到处都可以见到个性的影子。
  周杰伦曾说,人不轻狂枉少年。于是男生们总爱做一些他们自认为轻狂的事,课间十分钟,厕所里就会烟雾缭绕;黑色的头发中会出现一撮金黄,宁静的校园会突然出现惊叫声……
  女生们也不甘示弱。随着“韩流”的席卷,“超女”的升温,“哈韩”、追星已成为校园时尚。“赤橙黄绿青紫蓝,我持彩练当空舞”,是女生们头发;穿着妈妈级的衣服招摇过市,有意无意地露出肚脐,是女生的穿着;故作病态,故作忸怩,是女生们追赶林黛玉的形象……
  如果有人对他们提出批评,他们就会说,一边去,这是个性。
  我不禁想问:这真是个性吗?
  如果在厕所吸烟、打架斗殴、穿奇装异服就是张扬个性,那么吸毒、杀人、裸行不是更能张扬个性吗?
  有人说,个性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或许是一种个性,可一旦发展到固执己见、我行我素的程度就没有人欣赏了。譬如说吧,有人告诉你,前面是悬崖,别往前走了,你却说,让别人说去吧,非得要往前走,结果会是怎样?也有人说,做的与别人相反就是个性,这也许是一种个性,但如果别人做的都是正确的,你做的是错误的,还是个性吗?譬如说别人都吃饭,你偏要吃泥土;别人都喝洁净水,你偏要喝污水。个性倒是个性,只怕是还没等你张扬够就一命呜呼了。
  其实,从个性这个词所包含的意义来看,所谓个性,是指单个人所拥有的特性,一旦成为潮流,就无所谓个性了,最多只能叫“群性”。同样的道理,张扬个性,就是表现、发展个人所独有的特性。一味盲从他人,并非张扬个性,最多只是张扬“群性”罢了。
  我以为,在学习上,脚踏实地是个性。别人抄袭、舞弊我不做;遇到问题,打破沙锅问到底;对权威,尊重但不盲从;对书本,相信但不迷信,这就是个性。善于思考,乐于实践,勇于创新,积极开拓也是个性。
  在校园里,尊师重道,讲文明礼貌,热心助人是个性;同学成功了,主动祝贺,是个性;别人犯了错,热情指出,是个性。在家里,尊敬父母,主动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是个性。
  在生活中,敢于伸张正义是个性;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该“出手”时就出手是个性;勤俭节约,不乱花父母的血汗钱是个性。
  ……
  张扬个性就是把自己的优良品质发挥到极致。
  综上所述,我们要从个性的盲区走出来,正确认识个性,要树立正确的个性观,否则就可能在个性上栽跟头。
  点 评
  本文批判了中学生中所谓的追求个性的现象和观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文章从一些常见现象入手,指出这样的行为并非个性,进而对个性的两种错误认识进行批驳,指出这只是群性。接着提出自己的个性观。最后希望中学生走出个性的盲区。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引申论证的巧妙运用,既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又使文章变得幽默风趣。
  当然,文章在阐述自己的个性观时所列举的行为有的还待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