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8年第2期

《英子之梦》作文升格

作者:冯慧敏




  英子之梦
  
  英子是个江南水乡的姑娘,她有一个梦想:有一天,能站在黄河岸边,听听黄河流水在耳边激越澎湃。
  终于有一天,英子征得父母的同意,独自一人踏上了寻“梦”的征途。途中,她遇到了小偷,碰到了黑店,还有恶劣天气的威胁。英子也曾想打“退堂鼓”,但想想自己追求的“梦”,她咬紧牙关,坚持走下去。
  英子只带着一个旅行包,一个人由南闯北,一副跋涉者的模样。
  英子穿过陕西榆林地区,经过毛乌素沙地到山西平遥古城,最后来到了黄河边。
  英子坐上汽车,车子在高山中前行,从两山之间的低洼处隐约可见一条河,有的地方有水,有的地方却没有水,车辆、行人都可以从断流的地方来来往往。英子问身边的人:“那是什么河?”“那就是黄河!”英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车终于停了下来。英子站在黄河岸边,心想,这难道就是我心中的黄河吗?怎么没有那种奔腾呼啸的气势?怎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想着想着,英子忍不住人叫起来:“这不是黄河!”的确,英子心中的黄河那样伟大,那样壮观,那样奔走不息!心中的黄河用那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而如今,英子涉过千山万水所见到的黄河竟是缺水断流的黄河。英子心里痛苦极了,耳边仿佛听到黄河在呻吟。
  英子盼望见到黄河,却又不敢看见黄河。此时此刻,英子希望这是一个梦。当然,英子在心底也暗暗呼吁:站起来吧,用我们的双手重新塑出母亲河新的风采!
  这就是一个江南姑娘的“梦”!
  
  升格点拨
  这篇文章记叙了一个江南姑娘追寻心中的黄河的梦想。文章开头写“梦”,文末又突出“梦”,首尾呼应,结构较严谨。但文章有好多处必须动“大手术”,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用先扬后抑的笔法,在寻“梦”前,补充英子“梦”中黄河的故事,黄河的文明、黄河的伟岸。这样交代,以便与后文见到真实的黄河形成对比。二是有必要详写英子“由南闯北”,穿陕西榆林,过毛乌素沙地,经古城平遥,最后来到黄河边的艰苦历程,在此基础上再写眼前的黄河的忧虑,这样构思,可以更好地表达英子的真情实感。三是文末写英子的呼吁也有点空洞无物的感觉。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结尾可补充英子种下几棵“亲情树”,为拯救黄河,从自己做起的内容。这样可使英子的形象更加完美,可使文章主旨进一步升华。
  
  追“梦”
  ● 江苏省东台市梁垛中学小草文学社 练海昊
  
  英子出生在江南的水乡,所以英字给人的感觉:灵秀,正如江南的水,灵动,秀美。
  照理英子看惯了江南水乡所特有的温柔,也应该有所感染,有着一颗平静如水的心。但英子却不然。
  英子有一个“梦”,一个水乡女子都不曾有过的“梦”。英子梦想有一天能够站到黄河岸边,静静地听着黄河水在耳边激荡澎湃……有的时候,英子一个人坐到乌蓬船上,听老船公讲着黄河的故事,黄河的文明,黄河的伟岸,心中的梦想愈来愈强烈了。英子顺手拾起一块小石子,扔到平静的江水中,惊起朵朵浪花,英子笑了……
  终于有一天,英子说服了家人,也说服了自己,一个人踏上了寻“梦”的征途。旅途中,英子遭遇了小偷,碰到了不少黑店,当然也少不了恶劣天气的威胁。英子几次想要放弃,但咬咬牙,最终还是坚持下去了!
  好几次梦里,英子都梦见了黄河,看见了那奔腾不息、有着灿烂文化的母亲河。英子18岁的心忍不住在梦里喜极而泣!
  英子只带着一个旅行包,一个人由南闯北,一副跋涉者的模样。英子想到一句广告词:“其实所谓追梦,就是在经历了100次的绝望之后,第101次重新打火、上路。让信念坚持下去,梦想总会实现!”英子想着想着,觉得自己成熟了许多,也可以为了梦想执著地坚持到现在,英子又笑了!
  英子穿过陕西榆林地区,经过毛乌素沙地到山西平遥古城,终于来到黄河边。
  车子在高山中前进,从两山之间的低洼处隐约可见一条河,有的地方有水,有的地方则没有水,河沙一览无遗,车辆、行人竟可以从断流的地方“畅通无阻”。英子问了问旁边的人:“那是什么河?”“那就是黄河啊!”英子觉得头脑一阵发热。
  下了车,英子站到黄河岸边,一种悲凉的情绪从心底萌生出来。“这难道就是我心中的黄河吗?怎么没有那种奔腾呼啸的气势?”英子伤心地想着。“这不是黄河!”英子忍不住叫了出来。的确,英子心中的黄河是那样伟大,那样壮观。它哺育了一代代的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而如今,英子涉过千山万水所追寻的黄河竟是缺水断流的黄河。英子只觉得心在流泪,灵犀中英子仿佛也听到了黄河的呻吟!
  英子释然了,在岸边停留了一段时间,立即返身来到毛乌素沙地,在防风林带的空隙中亲手种下了五棵树,并给它们取名为“亲情树”。英子只觉得冥冥之中,她与黄河有着道不明的血缘关系,她也坚信:母亲河一定能重放昔日光彩!
  从此以后,英子,不仅仅是英子,还有许许多多素不相识的年轻人,每年都要来毛乌素沙地种下几棵亲情树。英子知道,她依然在追“梦”,永不停止!
  
  请你思考
  1.比较升格文与原文,说说作者作了哪些修改?你认为作者这样修改好吗?请简述理由。
  2.你认为升格文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再加工润色?请大胆说出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