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8年第1期

用心聆听 波涛在心底激起的回声

作者:佚名




  ● 四川隆昌一中 吴清静 编
  
  ◎本期话题◎
  我们对着山谷喊:“我恨你,我恨你。”山谷传来悠远而洪亮的同样的回声。我们对着山谷喊:“我爱你,我爱你。”山谷也传来悠远而洪亮的同样的回声。这里有其科学道理,但我们更可推想到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请以“回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写作点拨◎
  “回声”是一种自然现象,却世上许多事情都与其有相似之处、相通之理:民谚有“种牡丹得花,种蒺藜得刺”,名言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古诗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20世纪60年代初口号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说的都是“回声”之理。现实生活中,我们只要稍微留心一下便会发现许多“回声”现象,比如:付出与回报,理解他人与被人理解,欺骗生活与受生活捉弄,破坏环境与遭自然惩罚等。“回声”蕴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人生、社会哲理。在学习、工作、思想、生活、人际关系、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同学们只要认真思考、联想、拓展,还会发现许多立意角度。“回声”又是极富现实意义的话题:创造良好的人际、社会、自然环境是时代的呼唤。同学们,尽可驰骋于联想和想象的空间,用心聆听波涛在心底激起的回声,去捕捉与话题相关的素材,挥动妙笔去描画“回声”现象,剖析“回声”本质,写出隽永华美的篇章。
  ◎经典素材◎
  1、历史是一份丰厚的遗产。 历史也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我们倾听历史的回音,可以不断获得精神营养;可以找寻推动历史变化的原因;可以引发种种感慨,抒发自己的人生感受,可以据过去推知未来。
  2、就是声音在碰到障碍时再反弹回来产生回音。当然,这有一段很长的距离,足够让你思考这到底值不值得。如果值得,那就要付诸行动。
  3、如果当你有一天种了一个西瓜籽,那你收获的将是一个西瓜。如果你播了一颗爱心的种子,那你就会得到很多的爱心。一个人在路边遇到了一个乞丐,碰巧他身无分文,他就随口地说了一句:“兄弟啊,真碰巧,我没带钱。”就这一句话,让这位流浪汉知道这个世界没有抛弃他。这个乞丐从此决定做一个有尊严的自食其力的人。生命就是一种回声,你送出什么它就回应你什么。爱心是天地间最伟大的产物,让你的爱心通过回声来传达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吧。
  4、在荒漠驼铃的摇荡间和玉门寒笳的凄切声里,在深山古寺幽然响起的晨钟暮鼓声里,劲风如矢般地袭扫大地的翁翁作响中,烟尘狂卷呜呜的战马嘶鸣中,历史在我们的心头激荡起无声的绝响。我不禁感慨岁月的磨洗令无数鲜明的往事化为乌有的同时,许多不畏风霜刀斧剔抉的古典精魂如故。我俯下身子,让耳朵紧贴着大地,听那些古老城堞荡起的回声,于是我拾起了不少现代遗失的精神。倾听沧桑,让我得到物外的享受,心灵的洗涤。沧桑之声,也如同涓涓细流,流入我的血液,在我体内流淌。
  
  历史的回响
  郑涛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似滔滔江水自九天倾泻,如闪烁流星从星空闪过,历史没有停留,而一位位历史的伟人,在苍茫的历史洪流中砥柱中流,永恒地占据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任斗转星移,世事变迁,似千古绝唱,余音绕耳。
  正视挫折,以轻松豁达之心对待人世的艰险,挫折与艰险也就不足为惧,相反,报之以你同样是轻松与豁达。人性的豪爽便会带来事情爽快的解决。太史公遭受宫刑的耻辱,对一个男人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小太监的阴柔与卑微在太史公身上毫无体现。太史公抛却避世消极的遮羞布。有何羞耻?这完全是统治者的错误,是独断专行的皇帝有愧于他。“太史公游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他将自己豪壮情怀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行自己的路,喝自己的酒,抒自己的怀,“故其文舒荡,颇有奇气。”同是宫刑之耻,小太监消极谄媚,而太史公豪放豁达。艰辛血汗,满腔壮情,终于,谱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历史的回响响彻天地:以豪壮之情对待挫折,挫折将化为豪壮的辉煌。
  乐对挫折,善待困境,悠悠然笑对人生,世事皆以笑脸相迎。李白,二十五岁出川,仗剑行天下,自是一腔豪迈与爽朗。满腔抱负,却得玄宗玩于掌间,御用文人,空有一腔报国之情。于是又悠悠离去,放浪形骸,纵情山水,将满腔怨恨与郁闷抛洒山水,融于酒杯,再对月饮尽,郁恨烦愁烟消云散,却自然飘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浪漫。“天子呼来唤不去,自云臣是酒中仙”的大器狂妄,更有那“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悠闲与自得。李白,浪荡天涯海角的文人,以浪漫飘逸之情怀,笑看云卷云舒,不是历史造就李白,是李白造就了那段浪漫的传奇。历史的回响如悠悠古筝之音,宁心安恬浪漫之情,便得浪漫的历史。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每遇困境,每逢问题,便思尽力解决,为官者如若做到这点,便也挺得直腰、经得起历史的洗炼。苏轼,为官之途艰辛多难,一个劲地被贬,他仍高唱“吾安往而无不乐?”百姓之事无小事,修苏堤、治水患、废苛税,哪怕当几天官,哪怕只是匆匆过客,他也要尽力解决百姓问题。历史的回响豪迈奔放。东坡被贬犹记民,天下谁人不动情?
  中国五千年悠悠历史,一曲宏大奔放的交响曲,穿透历史的星空,名人的歌唱仍在回荡,绵延回转,经久不绝,常常萦绕于后人耳际。
  点 评
  作者走笔悠悠历史,扬起“自九天倾泻”的“滔滔江水”,“从星空闪过”的璀璨如星河,思绪飘扬之间,荡起读者久远的思索。结构上,一如回声,回环往复,对比行文,紧扣话题,首尾呼应。选材涉及司马迁、李白、苏轼,引文丰富,且与文章主题和谐贴合,丰富之中见韵致。语言也流畅好读,情思涌动,让人读之情动。
  
  静听回声
  
  天空似水般透明,雨丝轻轻地飘拂在脸颊。我坐在窗前,静思。
  外婆今天照例又去了那条街,照例带着那只玻璃瓶,她捧着,好像捧着价值千金的珠宝,沿着街边的高楼,一步一停静静地挪动碎小的脚步。走过一遍,再走一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是雨雪天她也没间断过。
  从小我就知道外婆有这样的“必修课”,但从未追问她原因,只是好奇:她每天做着重复的事,究竟有何意义?还有那只奇特的玻璃瓶。妈妈说那是外公的遗物,我仔细瞧过,不过是只普通的瓶子,再贵也超不过10块钱,外婆却当作稀世奇珍。最奇怪的是瓶子里什么也没装,空空的。
  我猜测:一只空瓶有什么稀奇,要买能买一大堆,为何惟独那只是宝贝?也许外公在里面放水养过花,因此花谢后,瓶子仍有回忆价值;或者养过蝌蚪,再不然就是装过外公送给外婆的他亲手叠的100只千纸鹤,所以外婆满怀思念地保存着,每天带着它徘徊于老街,那么千纸鹤如今飞去了哪里?
  终于,我决定解开这个存在了近20年的谜。
  我收回思绪,穿过雨帘,来到外婆家,向她提出不解。她的睫毛微微一颤,微笑着答应告诉我谜底。
  她佝偻着身子,我扶着她,我们带着那瓶子一同来到老街。她缓缓沿墙根走着,一只手紧紧握着瓶子,一只手轻轻抚摸着墙面:“你一定以为这瓶子是空的吧!每个人都这样想,但除了我。这里面装着最亲切的东西,不,是宝贝,是你外公在临终前,对我说的话。”“说的话?”我惊愕。“是呀,当时没有录音机,他就托医生把他挂水用的瓶子取下,倒掉里面的药水,然后叫我拿着,他对着瓶口,用最后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老伴,好好活着,我永远在天堂等着你。”说着外婆竟然热泪盈眶。她把瓶子紧紧贴在耳朵上,爬满皱纹的脸上竟露出美丽的笑容:“我听到了,他又在对我说话了,回声一次次飘过来。你听!”我接过瓶子,用耳朵听,什么也没听到。哦,是应当用心去听吧。
  人离开后,只留下看不见的东西,也许只有靠回忆和感动把这些看不见的锁链连在一起。外婆从老街搬走后,老房子没有了,但街道仍是充满回忆的老街。带着“回声瓶”走在老街上便是她最幸福的时刻。
  “旧屋,可以变成废墟;过去,可以变成褪色的记忆;而爱,会在我们的心里默默地延续。”深夜,我在日记本上写下如是话语,瓶子里装的是最美的声音,是外公把他坚如磐石的心卷成树叶的形状,为外婆轻轻吹奏的一曲天籁!
  点 评
  主题:大爱无言。无须用文字记录,无须用语音记载,只要它是爱的见证,即便是瞬间的一个眼神,一件平平常常的物什,就让人永远珍惜,永远回味不已。
  本文记叙外公病危之时,对着一只空瓶子留下他临终的遗嘱:“老伴,好好地活着,我永远在天堂等你。”这临终的话语凝结着浓浓的亲情之爱,化作一只回声瓶,让外婆永远珍惜,永远回味。
  结构:作者跳出一般写作思路,以回声瓶为线索,全文按 “设疑——猜疑——解疑——揭谜”为顺序。前半部分层层设疑,为篇末点题蓄势。文末揭谜,疑窦顿消,豁然开朗,主旨从文字中自然地逸出,收到意想不到的奇妙的效果。
  选材:生活中震撼人心灵的不只是惊心动魄的大事件、大场景,有时仅仅是一个特定情景下一个极为普通的生活细节、一句话语。文章从寻常人家普通百姓的生活中捕捉到这样的细节,展开故事情节。故事没有轰轰烈烈的场景,没有选择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作者从平淡的生活中选取题材,展示真情之可贵的主题。以真挚、真诚之心去感受和表现真情之美,是这篇习作成功的原因之一。
  语言:生活化的语言、简短质朴的文字,很少加以修饰,但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细腻的心思和浓厚的情感。充满真情实意的文字总是让人过目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