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7年第10期

人生是一条河

作者:白若谷




  如果人生是一条河,那大海又算什么呢?我常常这样想着。
  我知道我人生的河流正在慢慢流淌。
  我不喜欢太大,太壮阔,又流得太快的河流……
  我要发源于清泉,清泉的水应该缓缓溢出,慢慢流淌,我不要太多高昂的节奏,那样的小河会过早地消失,流淌也就将成为自己永久的奢望。
  清泉应该在树林深处静静流淌,它不应在繁华的都市,更不应处于人们的私人花园,那样我将成为别人的小河。
  我的人生的小河将在树林中一圈圈盘旋、流连,那里有我的母亲和亲人,我热烈地爱着他们,我怕自己流出去后将很难回头……
  我静静地流淌着,思索着。我不愿成为别人的支流,更不想汇入什么,我也不愿意自己的小河流淌后消失得干干净净,那样的生命是风中飘荡的羽毛,太轻,太轻……
  流过幽深的峡谷将是我成长必经的路径。峡谷里有美丽的风景,比如窄窄的天,两侧绝壁上形状各异的树,天空阵阵飞过的鸟儿,还有偶尔出来饮水的动物们,他们的影子清晰地倒映在我的身上。那里永远寂静,美丽……
  我还要流过平原。平原又太平,太平,流淌其上,身子来回晃动着,甚至不知道自己要流向哪里。像极了白云的一生,只是没有根基地飘着。
  我不喜欢自己发出“哗哗”的流水声,我不想向世界咆哮什么以宣告我的存在。我,只喜欢寂静。
  人生的河流应该雄浑充沛,大气磅礴,有着讲述不完的美丽故事……人们常这样告诉我。
  可是我不喜欢蜿蜒的长江,滚滚的黄河。我想做宁静的小溪,就那样安静地感知这个世界。
  长江承载得太多,黄河也太沉重,我只希望载着我的鱼儿,慢慢流着,不希望奔泻,也不希望壮阔,我只是一条流淌的小河。
  有人说我永远长不大,有人说我太孤单寂寞。其实我并非如此,我只是想告诉人们,人生的河流,壮阔不是唯一的美丽,奔腾也不是一生唯一的目的……
  我不喜欢载着花儿流淌,它们太红,红得滴血,也许有一天那血红会溶于我的生命,带走我美丽的清澈,留下无限的伤痛。
  我喜欢落叶,它们和我一样安静,轻轻地落于水面,静静地随着我流淌,陪伴着我和鱼儿,轻轻地漂着,旋着。
  鱼儿是我的唯一,我们的游戏便是流淌,有了鱼儿我不再孤单,但我仍喜欢寂静,这是一种无缘无故的喜欢,鱼儿也不懂。
  妈妈告诉我人生的河流是有尽头的,你终会消失……
  消失?如果人生是一条河流,那大海又算什么?归宿?目的?尽头?大海太大,它可以容纳百川,但那只是简单的吞没,你将不再是河流,而是海水……
  我不喜欢流入大海,我是一条河。
  我不喜欢流入湖泊,那是痛苦的地狱,那里只有一汪死水。
  我向往沙漠,我不怕蒸发,我喜欢那烈日的光芒照射我时“嘶嘶”的蒸发声,我不属于大海,也不属于湖泊,我只属于自己……
  朋友啊,如果有一天你看见一条流入沙漠的小河,请不要阻止,那或许就是我的人生的河流,一条安静、寂美又思考着的小河……
  
  三题点评
  人生是什么?这个古老的话题曾引起无数智者的思考。然而,不同的人总是有着千差万别的答案。在科技发展、生活越来越物质化的时代,人们的答案越来越趋向一致,许多人认为:人生就是为了物质利益的最大满足,活得“滋润”;甚至有人不管别人怎么样,只求自己“潇洒走一回”。在这种不断膨胀的物欲支配下,人们对票子、房子、车子乃至乌纱帽子的渴望与追求已经成为趋之若鹜的时尚潮流。此时,原本纯净的精神层面的东西都被染上功利色彩,变成金钱的附庸。当金钱的魔杖横扫生活的一切领域的时刻,已经再难找到一块精神的净土。应运而生的“成功学”、“交际术”,乃至毫无掩饰的“厚黑学”几乎完全取代了传统的修身之道。远离了精神追求的人们,变得越来越现实,越来越不择手段,越来越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甚至许多人由于长期在处心积虑、尔虞我诈、患得患失中煎熬被弄得身心俱疲。有的所谓成功人士,即使获取了很多,却总也不觉得开心。是啊,物质再丰富,又怎能抵御那无法填补的精神空虚呢?生活成了这个样子,不感到忧虑吗?
  本文小作者能在这种物欲横流的生活空间中保持一份冷静和清醒,一方面表达自己淡泊宁静的人生目标;一方面又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生命追求,实在不同凡响。文章以静水流深的文笔诠释了高雅的精神主题。
  
  语言点评
  本文的语言灵动飘逸,富有美感。联想丰富,情感真挚,富有诗情。通篇采用拟物手法,托物言志,形象生动而又入情入理。情感自由奔放而不过分张扬;语言委婉含蓄而不艰涩费读。
  
  选材点评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作者为了表达自己人生追求的抽象主题,把自己的人生比作一条小河,以小河的流域喻人生的途程,以小河的情状喻人生的感悟,从不同角度侧面展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精神追求。比如,文中写小河“不应在繁华的城市,更不应处于私人花园……”表明其喜欢清静、自由的个性;写小河“在树林中一圈圈盘旋……”表明其对亲情的倾情眷恋;写小河“永远的寂静美丽”、“不喜欢发出哗哗的流水声”突出其淡泊宁静的情趣理念。再如:“壮阔不是唯一的美丽,奔腾也不是唯一的目的……”、“不喜欢流入大海”、“不喜欢流入湖泊”、“向往沙漠,不怕蒸发”等等诗化的语言,都从不同角度张扬了自己融入自然、无私奉献的人生追求与价值取向。
  
  布局点评
  本文是按照明(小河)、暗(人生)两条线的延伸拓展构思谋篇的。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开头部分,把自己的人生比作一条河,从而开启下文,展开联想。
  中间部分,明写小河流经之处的风景和小河自身的感受,实写自己对于人生的独特感悟和个性化追求。
  结尾部分,照应开头,表达自己对美好人生目标的憧憬与向往。
  
  写作建议
  为了鼓励和激发同学们在写作上的想象联想能力,本刊选编了此文。希望同学在巧用曲笔、托物言志等方面有所借鉴,写出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盼望收到你的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