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7年第9期

一步与一生

作者:四川考生




  我们经常会听到周围的人用“这一步很关键”来形容一件事情的重要性。至于高考,更用不着说,长期被家长、老师用来阐述与人一生的关系。可是,在我看来,重要的一步,往往不是升迁,成功,而是自我心灵价值的提升。[开篇点明中心。]
  前苏联作家康·巴乌托夫斯基在随笔集子《金蔷薇》里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波罗的海沿岸住着世代以捕鱼为生的拉脱维亚居民,他们向海而生,可是每次出海捕鱼都会死很多人。其中一个小渔村里立着一块巨大的花岗石,上面刻着一句碑铭:纪念那些死在海上与即将死在海上的人们。作家很不解,不明白为什么写一句如此不吉利的话。当地居民告诉他,在他们眼里,这则碑铭有着这样的含义:纪念那些征服了海与即将征服海的英雄们。作家被强烈地震撼了。[摒弃了人们常用的名人事例做材料,令人耳目一新。]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文字差异,而是那里的居民对生命的意义的颠覆性理解。他们这种认识上的转变与提升使他们虽死犹生。这也是为什么出海可能死在海上,而每次出海的人却从来不少的原因。认识的进步成就了他们豪放的一生。[对材料进行分析,使材料、观点紧密结合。]
  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因参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至“巴山楚水凄凉地”长达二十三年。这是多么巨大的痛苦!可他没有消极沉沦,而豪放地唱出了处于社会之秋的自勉之意: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正是这种对人生的珍视使他明白,在困境要耐得住寂寞。于是他开始像屈原写《楚辞》一样,用一种新的文学形式改写当地民歌。[用刘禹锡的事例,又比用李白、杜甫、苏东坡之类的事例,来得新鲜。]
  于是,我们便有了脍炙人口的《竹枝词》《柳枝词》等诗篇,这些无不是他对百姓生活的细致观察所得。
  他的社会地位在下降,他的官职在下降,可他的文学造诣、心灵认识在上升,大步的上升,使他的一生的价值也在上升。[再次进行论证分析事例。]
  有一个少年抓住了一只雏鸟去与一位智者打赌。“你说我手中这只雏鸟是死呢还是活呢?”少年胜券在握地问,因为他动手指头的力度便可决定雏鸟的生死,从而决定双方的胜负。
  智者微微一笑:“生命在你手中。”[少年与智者的对话,引出下文,同样是事例新鲜。]
  是啊,生命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让它过得有意义是我们的责任。
  相信此刻我所迈出的虽不是一生中最好的一步,但却是上升的一步!
  
  简评
  本文之所以能获得59分的高分,是因为具有下列特点:(1)紧扣题目要求立意。文章开篇即提出“在我看来,重要的一步,往往不是升迁,成功,而是自我心灵认识值的提升”的观点,高人一筹,给人以启发。(2)语言不追求华丽的辞藻,但显得朴实厚重。这和近年来一些考生片面追求所谓的“文采”而以辞害义、空洞无物的作文形成鲜明的对比。如第4段对康·巴乌托夫斯基《金蔷薇》中故事的分析,紧扣了原材料和文章观点,语言准确、连贯、简明,言之有物。(3)材料新鲜,分析深透。文章没有使用顺手即可拈来的材料,如李白、杜甫、陶渊明、苏东坡等被人用滥了的材料,而是选用了一般人较陌生、少用的材料入文,如《金蔷薇》中小渔村居民的碑铭、刘禹锡面对痛苦的豪放自勉、智者的微笑回答。三个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很好地诠释了观点,做到了观点和材料的和谐统一。(4)结构丝丝入扣。开头提出观点,中间分析论证,结尾呼应篇首,全文一气呵成,结构圆熟。
   (黄平科 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