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7年第9期

思想先驱者之路

作者:刘效仁




  一位年轻貌美的女性向爱因斯坦请教“什么是相对论”。智慧老人说,你和亲爱之人相处,觉得时间短,和我在一起,就觉得时间长,这就是相对论。今天,相对论早已成了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但当年它曾引起轩然大波,被定为异端邪说近20年。
  1915年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首先深深地触动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经典物理学说,招来了物理学界以及哲学界激烈的反驳和无情的嘲讽。1920年2月12日,由于柏林大学学生在课堂蓄意捣乱,爱因斯坦被迫退出课堂,愤然离校。在1921年第86届德国自然科学家会议上,实验物理学家、1905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勒纳竟然也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进行了恶毒的攻击,以魏兰德为首的一个组织甚至在柏林的报纸上说“要杀死爱因斯坦”。
  此时的爱因斯坦早已因1905年发表的3篇论文以及物理学中著名的公式E=mc2和广义相对论5项成就奠定了在学界的地位,其中相对论更是在整个文明世界中技压群芳。尽管各种非议和鼓噪甚嚣尘上,瑞典科学院仍然决定把1921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他。不幸的是瑞典科学院对相对论亦讳莫如深,授奖的由头却是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假说。此前勒纳和斯塔克早就说过如果给相对论颁发诺贝尔奖,他们就要退回诺贝尔奖。之后,仍向评委会提出抗议,指责对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说的研究工作给予如此高的嘉奖,是太“轻率”了。
  1933年1月希特勒成为元首,从此德国反对相对论的运动更加紧锣密鼓,残酷的现实迫使赴日讲学的爱因斯坦公开表示不准备再回德国,并义正词严地谴责希特勒的法西斯暴行。于是他在柏林近郊的避暑寓所遭到洗劫,在卡普特的别墅受到查封。德国最大的科学院开除了最负盛名、堪称“国之瑰宝”的院士——爱因斯坦。而法西斯的淫威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1933年5月10日午夜,在一片欢呼声中,几万册书籍被投进柏林国家歌剧院广场中央的火堆里,书中就有关于相对论的手稿。1933年8月,德国竟悬赏重金收买爱因斯坦的头颅!此后,爱因斯坦迁居美国。爱因斯坦的坎坷悲剧正是一个先知者的命运,一个思想者的命运。
  记得卞毓方先生在写马寅初的文章中,曾经写到思想者的命运有3种:一种是与潮流同步,因而最功利,也最稳当,尽管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转瞬就有可能化作明日黄花。一种思想超前半步,不乏新鲜,也不乏风险,然而,当卫道士们正要抡起大棒呵斥时,已被社会前进的脚步裁判为真理。一种是思想领先百家,超越时代,注定要被视为异端邪说,大逆不道,常常要等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为后来者逐渐认识,接纳。正是这种遭遇,使一批又一批的学子成名,而使一批又一批的布鲁诺、曹雪芹愤世嫉俗,慷慨悲歌。未来的先知思想者或许不会再经历那么多的磨难,因为科学越来越昌明民主,环境越来越宽松包容,法制越来越健全规范,但思想者尤其是领先时代的先行者,注定“阳春白雪,和者盖寡”。要属守真理,仍需要特立独行的品格,需要耐住寂寞甘之若饴的心理定力,及“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献身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