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7年第4期

话题“修养”作文导写与示例

作者:朱绍典 王 婷




  话题展示
  一批大学生到国家某部委实验室参观。部长秘书给大家倒水,同学们表情木然地看着他忙活。其中一个问:“有绿茶吗?天太热了。”给林晖倒水时,他轻声说:“谢谢,大热天的,辛苦了。”部长来了,和大家打招呼,只有林晖鼓了几下掌。部长讲了一番话后发纪念手册,同学们都随意地用一只手接,只有林晖双手接过,并恭敬地说了一声:“谢谢您。”两个月后,部委实验室录用了林晖,有些同学颇感不满,导师却说:“其实你们的机会完全一样,你们的成绩比他好,但是除了学习之外,你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修养是第一课。”
  请以“修养”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写作点拨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被放在第一位,可见一个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加强自身修养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来说个人修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道德修养,二是文化素质修养,三是心理素质修养。
  “修养”是个范围很大的话题。一个人的言谈可以体现他的修养,一个人的举止可以显示他的修养,一个人的文章可以展露他的修养,等等。不同的人对修养有不同的理解,从而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修养。一般的行文思路是:由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或一个实例引出话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看法,接着从不同的角度来展开论述。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行文思路。不管哪种行文思路,具体写修养时,都应该紧扣社会现象,反映生活现实,具有时代气息。行文时切入点要小,一定不要泛泛而谈,避免内容空洞,要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感悟。
  此外,还要注意避免偷换概念,不要把“修养”和“知识”、“性格”、“气质”等混为一谈。
  
  素材金库
  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一刘备
  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胡质与胡威父子在历史上都以清廉出名。有一次,晋武帝召见胡威谈论边疆之事时,谈到了他们父子的清廉。武帝问胡威:“你的清廉与你父亲的清廉相比,哪一个更高?”胡威回答:“我比不上我的父亲。”武帝问为什么,他说:“我父亲清廉惟恐别人知道,我清廉惟恐别人不知道,所以我远远不如我父亲。”一个张扬,一个不张扬,显示出胡质很高的道德修养。
  4、小泽征尔是日本人,世界著名的指挥家。有一次他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演奏中,突然出现了不和谐的地方,开始他以为别人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新演奏,仍然不和谐。那些音乐界权威人士说,乐谱没问题。小泽征尔面对几百名权威,不免有些动摇,他考虑再三,突然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喊声一落,评委们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小泽征尔的心理素质修养和业务修养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学生习作一
  做英雄,先养品德
  
  山东微山一中张会
  世界上最令人敬仰的,一是头顶灿烂的星空,另一个则是我们内心的道德准则——早已随岁月之流远去而又永恒在历史星空闪烁的前人康德如是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江水奔流,带走几多冬夏春秋;大江东去,带不去的是那些伟人,光照千秋。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忍受着“最下极矣”的腐刑,毅然、决然地选择“苟生”。那时的他,需要何等的修养、怎样的气度,方能完成那一本沉重的大书——《史记》呢?然而,他的修养战胜了嘲讽、鄙视.战胜了他人亦超越了自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著终于完成。因此,“忍耐”这样一种修养便在后人心中多了几分沉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听到此语,什么人的心灵能不震撼,什么样的人士能不肃然起敬?几经利诱、几经威胁几经折磨,住进阴湿地牢的文天祥,在“忠”与“奸”的面前未曾有过丝毫的动摇,因此“忠诚”这样一种简单而又艰难的修养,在后人的心中多了几分重量。
  “忍耐”、“忠诚”、“坚强”而又“不屈”,只有高尚的人才拥有这样的品质。谁又能说这些品质不是源于内心极高的修养?
  “英雄,不是因为武力而称雄的人,而是因为心灵而伟大的人。”罗曼·罗兰的这个定义,我由衷地赞赏。
  喜欢诸葛亮,不仅是因他的神机妙算,而且因其“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品德修养。我想,他之所以会观天象,会用风势,会未出茅庐而知天下,多半是来自他极高的修养吧!
  我们现在极倡素质教育,而社会上有些人缺乏的正是一种修养的基本素质。古之成大事者,无一不是德才兼备之人,而古往今来,谁又能以小肚鸡肠、犯奸作乱之心去成就一番人人赞誉的事业呢?
  你是否和我一样,在为做一个真正英雄而奋斗着,那么让我们一起去修身养性吧!
  先有修养,后成大业,再做英雄!
  
  点评
  文章用哲学家康德的话语开头,富有哲理思辨,引人入胜。然后用了两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来说明具有“忍耐”、“忠诚”、“坚强”、“不屈”品质的人都是源于内心修养。然后再联系当代教育,说明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极高修养,最后点题。文章条理清晰,理路明确,步步为营,把道理理得透彻而明白,文章可读性强且易于引起读者共鸣。我们不由赞叹作者的文笔精彩。
  
  学生习作二
  勿忘修养
  
  山东微山一中 宋方英
  天空无语,但有鸟儿为它欢快地歌唱;大地无言,但有万物为它点缀着美丽;大海无言,但有鱼儿为它谱写生命的乐曲。同样,人即使无语,他表现出的修养自会诠释生命的价值。
  长时间迷失在物质、金钱、名利的洪流之中,我们与世推移、随流逐波。渐渐地,虚无的金色迷住了我们的双眼,无底的欲望倾斜我们心中的天平,让我们抛弃了道德的修养,为名利所驱使。
  当金钱的罪恶弥漫了大地,利欲的风雨遮盖了天地,人们才意识到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此时修养已蜷缩在世界的一隅,等待着世人的醒悟与拯救。
  天空的阴霾总会散去,风雨最终为明媚的阳光代替。修养又一次受到人们重视,被人们提起,世间将焕发昔日安详、和平的光芒。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道出了修养二字的深刻;“高山仰止,景行景止”,古人的话诠释了人心中修养的尺度;“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的告诫更启示着人们要从点滴做起,提高修养。
  修养是你在别人失意时一句体贴的话语,是别人帮助你时一句简单的道谢,甚至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
  溪水潺潺地欢唱为寂静的山间增加了活力,群星的闪烁展示了夜空的美丽,海燕的搏击更为大海增添了生命的力度。修养呢?
  修养如一阵春风,吹散了人们脸上的乌云,绽开欢乐的笑颜;
  修养如一盏明灯,让人们在黑暗中不致于迷失自己,坚守着人生的方向;
  修养如一段阶梯,指引着人们向着真、善、美的目标不断迈步、前进。
  让我们背起智慧的行囊,驾起修养的风帆,向更高更远处,起航前行。
  
  点评
  这是一篇文笔优美的议论性文章。文章入题很快,开门见山。既而又写到了物质、金钱、名利让人迷惑,让人沉沦,如何让人醒悟和被拯救,作者自然而然说到了“修养”,并且引用古人名句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写出了修养的种种的表现,很好地证明了修养的益处和重要性,从而呼唤人们要加强修养。本文最大的特色是立意明确,层次清晰,语言富有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