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7年第3期

话题“时间与生命”作文演练

作者:王庆升




  话题设计
  
  ☉时间带走一切,长年累月会把你的名字、外貌、性格、命运都改变。(柏拉图)
  ☉时间不能增添一个人的生命,然而珍惜光阴可使生命变得更有价值。(卢瑟·伯班克)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你对“生命”与“时间”的关系有什么认识和体会?请以“生命与时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的范围之内。
  审题指导
  这是一则关系型的话题,首先应该弄明白每个概念的意义指向,然后确定二者之间的关系。“时间”永不反复,永不停留,不偏不倚,不快不慢,对谁都是一样的一视同仁,最大公无私。而“生命”可以是生命的本体,更是可以指示人生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生活态度等等。
  从二者关系看,话题的立意指向非常明确,就是珍爱生命、珍惜时间。一个人的“生命”,如何在“时间”中展现,人们各自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聪明者善于利用时间,愚蠢者只会等待时间,胜利者想法赢得时间,失败者往往丧失时间。生命的意义正是在对待时间的立场上体现:珍惜时间者,能以积极的心态走进生活,品味人生,感悟生命的每一个生动的瞬间;浪费光阴者,漠视时间,耗费生命。要让生命绽放光彩,就要走出虚度光阴的误区,去真正地珍爱时间,因为时间就是生命。
  ★例文一
  
  朝向未来的声音程应峰
  
  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我听到的第一个声音,就是闹钟“滴答滴答”的走动声。听到这个声音,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我又站在生命中一个新的渡口上了。记得席慕蓉写过这样一首诗:“让我与你握别,再轻轻的抽出我的手,知道思念从此生根……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就把祝福别在衣襟上吧,而明日,明日又隔天涯。” 席慕蓉写《渡口》这首诗时,正与一个即将远离的人热切地爱恋着。而此刻,当我醒来,感觉时间尚在的时候,在我的心中,感觉时间以及生命中的爱侣,都有着同样的份量。
  面对时间,我的心是充满柔情的,当我用心的软毫去触摸流泻在身边的时间时,就像用有些迷离的目光触摸睡在我身旁的爱侣一样。如果诗中的你就是时间,那么我和你每天每时每刻都在握别。时间一去不回,自然是无根可生,无思念可以寄托的了。当时间抽手而去的时候,好在还可以把一份执著珍爱别在今天的分分秒秒里,生命本身,就这样成了一程又一程相送的花。
  时间滴答滴答地走着,一秒一秒,不再倒流。爱情也好,事业也罢,在时间的河道里,从来没有回复的时候。生命的每一个渡口,永远没有停顿,有的是光阴一刻不停地消逝。时间的声浪就这样一波接一波,永不停息地揉皱着我们的皮肤,漂白着我们的黑发,苍老着我们的声音,冲淡着我们的激情。在匆匆而去的时间的足音里,各人有各人的心境。有人会落下悲伤的泪滴,有人会抛下轻轻的叹息,有人意气风发抢在时间前头,有人在时间的河道里游得酣畅淋漓。
  《赤壁赋》中,与苏轼同坐的客人因触景生情,引发了对曹操由盛而衰的思考,发出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的感慨。苏轼则借水月以言志,阐述了“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哲理。由此看来,有穷无穷,短暂永恒,皆因人而异罢了。无论怎样,我还是时常怀着感恩的心境,聆听时间的走动——这妙不可言的朝向未来的声音。不管哪个年龄阶段的人,只要还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就一定有属于自己的未来。应该说,在未来的方向上,还有很多果实,还有很多值得追寻的人生梦想,会因一个人的执著不懈而融入多姿多彩的生命。其实,每个人的心底,都潜伏着一个朝向未来的声音。 (摘自2005年3月《思维与智慧》)
  
  简 评
  文章由闹钟走动的声音切入,以时间滴答滴答地走为线,贯穿全文,层次清晰。材料丰富翔实,分析形象生动。精选的材料,支撑了文章的骨架,精要的分析,深化了文章的说理。说理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立意新颖,富有启发性,语言整散结合,错落有致。
  ★例文二
  
  和时间赛跑林清玄
  
  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过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爱我,我无法排解自己的忧伤,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又一圈地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
  那哀痛的日子,断断续续地持续了很久,爸爸妈妈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我。他们知道与其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不如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呢?”我问着。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不能再回到昨天。爸爸以前也和你一样小,现在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时间,就永远不会回来了。”爸爸说。
  爸爸等于给我一个谜语,这谜语比课本上的“日历挂在墙壁,一天撕去一页,使我心里着急”和“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还让我感到可怕;也比作文本上的“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更让我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
  时间过得那么飞快,使我的小心眼里不只是着急,而是悲伤。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太阳快落山了,就下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前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跃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以后我就时常做那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快,有时一个暑假才能做完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
  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
  如果将来我有什么要教给我的孩子,我会告诉他:假若你一直和时间比赛,你就可以成功!( 摘自2004年12 月《美文》)
  
  简 评
  文章由痛失外祖母的哀痛写起,引出爸妈对“我”的安慰: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接着,描摹时间的流逝带给“我”的强烈感触——“着急”、“可怕”、“说不出的滋味”和“悲伤”。进而展现“和时间赛跑”的种种生活细节及战胜时间后的欣喜与雀跃,生命的快乐自不待言。从而自然而然推论出:“假若你一直和时间比赛,你就可以成功!”林先生此文从切身经验入笔,娓娓道来,如话家常,语言清新质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