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7年第3期

作者:四川考生




  问。
  看到这个字,我就有无数的疑问。
  一个“门”加一个“口”,为什么这样写?细细一想,这是要我们以智慧之“口”,打开真理之“门”啊!
  问,就是一种求知的精神,一种探索的激情。“为什么”的背后,隐藏的是无尽的真理。只要你好问,敢问,会问,可以为师矣!
  好问
  好问,就是对一切的未知、一切的疑惑,都有一种好奇心和探知欲。
  先说孔子。高高的孔子祭坛上供奉着“大成至圣先师”的牌位。人们都称孔子为“万世师表”,孔子师郯子、师襄、苌弘、老聃,“入太庙,每事问”。圣人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呢?
  孔子的智慧,正是由于他对世上的事物都有赤子一般的好奇心!好问,就是“圣人之所以为圣”的缘由。
  敢问
  光是好问还不行,还得敢问。敢问,就是敢于向权威、规则挑战,以求真知。
  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先哲们早已进行了无数的探索,树立了无数的权威,厘定了无数的规则,难道我们应做的,只是根据这些规则作价值判断吗?
  不!人类还要进步,真理还未发现。亚里士多德坚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信念,大胆提问,大胆质疑,终成一代大师;想不到伽利略又把他问住了,在比萨斜塔上的实验征服了世界,推翻了权威!“路曼曼其修远兮”,敢问,才敢求索。
  会问
  芸芸众生,俯仰之间,于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好问、敢问之人,不可胜数,为何发现真理的却屈指可数?不过是有人会问,有人不会问罢了。苹果砸到头上,有人会问,怎么苹果不朝天上飞呢?有人会问,真讨厌,谁家的苹果树?前者彪炳千古,后者碌碌无为。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有人问,为什么铁血狼烟的
  敢问
  光是好问还不行,还得敢问。敢问,就是敢于向权威、规则挑战,以求真知。
  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先哲们早已进行了无数的探索,树立了无数的权威,厘定了无数的规则,难道我们应做的,只是根据这些规则作价值判断吗?
  不!人类还要进步,真理还未发现。亚里士多德坚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信念,大胆提问,大胆质疑,终成一代大师;想不到伽利略又把他问住了,在比萨斜塔上的实验征服了世界,推翻了权威!“路曼曼其修远兮”,敢问,才敢求索。
  会问
  芸芸众生,俯仰之间,于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好问、敢问之人,不可胜数,为何发现真理的却屈指可数?不过是有人会问,有人不会问罢了。苹果砸到头上,有人会问,怎么苹果不朝天上飞呢?有人会问,真讨厌,谁家的苹果树?前者彪炳千古,后者碌碌无为。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有人问,为什么铁血狼烟的《三国志》,要以渔樵的谈笑作结?有人问,这首歌是哪个明星唱的?前者学贯古今,后者粗陋无闻。
  敢问、好问易,要会问,实在难啊!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好问的确好问,也很会问,问出了一个纷纷扰扰缠绕了千年的问题。
  问天问地,问古问今。
  让问成为你打开真理之门的钥匙,让问的智慧叩响你的额头,叩开一个新的时代。
  
  简 评
  “以智慧之‘口’,打开真理之‘门’”,该考生对“问”字的绝妙诠释,凝结为全文的中心意旨,并藉此以开启思路,这是一大亮点。主体部分,作者按“好问”“敢问”“会问”的脉络层层推进,渐次深入,文思酣畅(“会问”一层,尤其精彩),语言干净利落。
  文中引证、例证均恰到好处,剪裁得体,相关论据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总的来看,规范为文而不死板,紧扣主旨而不枝蔓,思考具有张力,行文质朴而鲜润,对一般学生写好考场作文很有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