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6年第10期

三十功名尘与土——岳飞祭

作者:李美欣




  令我怦然心跳的是,他已经活了九百多岁。一个不朽的生命,他将踏着无穷的岁月凛凛而去。他生于1103年,相传他出生之时,有鸟在他家房顶上飞叫着,他的父母希望他将来展翅高飞,鹏程万里,故取名岳飞,字鹏举。少时家贫,日间耕田割草,晚上以柴照明念书习字,尤喜读兵书。岳飞体魄强健,寡言淳厚,刚直义气且勇力过人,十几岁已能拉300斤硬弓、900斤腰弩,能左右开弓射箭,枪法“一县无敌”。
  
  一、还我河山
  
  公元1122年从军,从军前,岳母恐日后有不肖之徒前来勾引岳飞,倘若一时失察受惑,做出不忠之事,英名就会毁于一旦。于是祷告上苍神灵和祖宗,在岳飞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字。
  建炎元年,岳飞投东京留守使宗泽麾下。三年,岳飞任江、淮宣抚使司右军统制转战广德军。四年,岳飞移军屯宜兴,以二千兵将破金,获其屯重而还。于常州连胜金兵四阵,追杀至镇江之东,并再与金兵遭遇于清水亭,杀得横尸十五里,斩金兵千户一百七十五级,威震八方!十二月,岳移兵屯江阴,金兵望岳军兴叹,不敢渡江!这一年,岳飞27岁。
  绍兴三年,御赐“精忠岳飞”,岳坚拒高官厚禄,并击溃流寇李成十万之众,收复襄阳,日后襄阳为北窥重地,全仗岳功。
  
  二、满江红
  
  1135年夏,岳飞率军镇压洞庭湖杨么,被朝廷封为开国公。次年,岳家军第二次北上出击,收复洛阳西南险要之地,夺取烧毁伪齐粮秣,逼近黄河。因朝廷不供军粮,功败垂成。虽升职太尉,壮志难酬,填《满江红》抒怀: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是一首气壮山河,光照日月的传世名作,抒发了岳飞扫荡敌寇,还我河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反映了深受分裂、隔绝之苦的南北人民的共同心愿。全诗以雷贯火燃之笔一气旋折,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不断激发起后世人们的爱国心与报国情。
  
  三、风波亭
  
  绍兴十一年,岳飞增兵淮西,旋被招回临安。罢宣抚使,升枢密院副使,解除了兵权。后因为力保韩世忠旧部,遭到秦桧党羽万俟卨弹劾,罢官赋闲。10月张俊诬陷张宪、岳云谋反,再诱捕岳飞。
  12月29日,岳飞在大理寺风波亭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死时连书“天日昭昭,天日昭昭”,是年39岁。岳云和张宪被斩首,岳云时年23岁,张宪25岁。
  岳飞死后,全家被抄,五子中除岳霖被人收养,余皆或充军岭南,或逃往湖广。甚至下属也被株连罢免或处死。直至高宗退位,孝宗为鼓士气,平民愤,才追复岳飞官职,将其遗骸依礼迁葬于西湖栖霞岭下。宁宗时,追封岳飞为“鄂王”,立岳庙。
  岳飞一生俭朴,不置田产,不积私财,不为后代钻营利禄。用兵,一反出征前先授大将阵图、由皇帝遥控的成制。岳飞认为按图布阵是用兵的常法,但用好的关键则是将领审时度势以变制。岳飞治军严谨,纪律严明,人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又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打仗时他身先士卒,与士兵共甘苦,从不居功自傲,赢得了历代人民崇敬和同情。
  岳飞的一生以悲剧结束,这不但是他个人的悲剧,而且还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悲剧。这个悲剧表面上,是一个竭尽全力为国效命的英雄在履行自己职责的时候被狭隘自私的皇帝所猜忌,被弄权的奸佞所陷害。实际上在朕即国家的时代,常常发生这样的事情,但是岳飞却无法分开朕与国家,于是精忠报国的他只有选择死了。
  为后人多留了一份叹息和遗憾!
  就让屠洪刚的这首《精忠报国》为岳飞画一个句号吧。
  
  ◎精忠报国◎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
  来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