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6年第8期

易水悲歌

作者:杲 畅




  秋风裹起一片落叶划痛了他握剑的手,他弯下腰捡了起来放入怀中,燕地的一切,总让他无法释怀。
  他像一只燕子,无论飞向何处,心中永远装着燕地,然而他却是一只折了翼的燕。是宿命,是责任让他身死他乡却梦萦故乡。想起了燕地的人们,秦人的种种暴行浮上他的心头,他眼中闪出愤怒的火光。转眼望了望易水,易水寒气让他嗅到了死亡的气息,然而身为燕地臣民的他转过身去,走得异常坚定。
  前面贴地传来一阵箫声,似乎还夹杂着铮铮的筑声,声音断断续续,凄凉中掺着些许悲壮,像徘徊在地狱门口厉鬼发出的哀叫,他看清了:是式神和高渐离。他驻足听了很久,忽然,声音戛然而止。式神抬起头,说道:“轲,你真的要去吗,难道你不知道太子丹的为人?”荆轲脑中回闪着许多画面——有砍掉妃子双手后,太子丹传来的桀桀的冷笑;樊将军被砍头时太子丹眼中的冷漠;还有对自己不耐烦的催促。这一切的一切他怎么不知道!他握紧了剑柄颤声说道:“我当然知道!但我又岂是太子手下的走狗?我又怎么会图他的锦食千金,我为的是燕地的百姓。”过了许久,一直沉默的高渐离说话了,只有一句,却盛载了许多的感情:“轲——你——是——对——的。”
  箫声连着筑声一并响起,震得树叶如雨般簌簌落下,惊起了枝头几只沉睡的乌鸦,“哇——”的一声飞向了天空。荆轲紧了紧身后的行囊说道:“你们保重。”伴着漫天飞舞的落叶远远离去。
  一切进行的异常顺利。秦王已答应明天召见他并让他来展示燕国地图。晚上,他按捺住激动的心情,穿上夜行衣,矫捷地潜入了大殿,走到龙椅旁,研究封杀赢政去路的方法。无意中瞟到了改变他和世人命运的东西——蠃政挂在墙上的条幅:“为了苍生,为了不再有战争,我要背负起世人的骂名,统一六国。”
  荆轲愣住了,这会是那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写的东西?他震惊了。回到床上,他久久不能入睡,赢政是为了天下苍生,这不正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吗?而自己却背负着小小燕国。他推开窗户,皎洁的月光洒了进来,照亮了他的脸,他构想着,在将来的年代里,人民不再有战争,只有安定、和平,这不正是自己的追求吗?他望了望月亮,朝着月亮点了点头,安心地睡了。
  秦王召见荆轲。他一边讲解着,一边展开地图,在图尽的那一刻,他一把抓住了秦王的袍子,却没有立刻下手。秦王趁机逃脱了,荆轲微妙地放走了他。卫兵们拥了上来,但为了使命,他靠紧柱子破口大骂。一阵巨痛,他的头滚落到了地上,嘴角还留着一抹不为人所察觉的微笑。
  风萧萧兮易水依旧寒,壮士一去兮终究未复还。那天边的赤霞是为英雄祭起的车免幛,林中的树叶写满了荆轲的希望。
  勇士的剑应插在敌人的心上,而英雄的剑却插在每个人的心中。荆轲是个英雄,他选择了人民。
  十几年后,秦国的旗帜飘满了华夏大地……
  (指导教师 佟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