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6年第7期

袒露“心声”显个性

作者:黄 琼




  片断示例
  我快步来到“诚信商店”,将赛车扔到柜台上,说了一句“我要换赛车!”那位女售货员走过来,微笑着看看赛车:“包装动了,不能换!”“不是说保证质量吗?”“对呀,你拿回去时是好好的呀!你把包装撕了,还有谁要?你说是吗?”脸上还是挂着笑,狡黠的笑。“我......你们说话不算数!”我嚷了起来。“撕了包装,不符合包换条件,别无理取闹了!”她对门口喊道,“这里有人闹事!”“先生,请您出去!”蓝制服保安员笑着来送“客”。我无可奈何,只好自认倒霉。来到门外,看见阳光下,“本店微笑服务”几个大字显得格外刺眼。
  ——选自《本店微笑服务》
  
  技法讲解
  如果让你写一群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的人们分手的情景,你会怎样写他们的惜别语呢?你不会写成众口一词地说“再见”吧?对,同样的意思,有人会说“再见”,有人会说“拜拜”,有人会说“后会有期”,还有人会说“慢走”,可谓不一而足。这个例子很能让人感到生活中人物语言的丰富性,及其所折射出的鲜明个性色彩。有道是“言为心声”,就是说只要听人说话,就能够了解他——包括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等。从写作的角度来看,学会描写人物对话,是刻画人物形象、发展故事情节、表现文章主题的重要手段。
  一、符合口语化的要求。
  同样的意思,假如将上文中的一组对话改为“我看见你把赛车的包装撕开了,包装撕了我们店里就不能给你换一个新赛车”和“你们店在卖赛车时不是说保证本店出售商品的质量都是可靠的吗”,表达效果就会大受影响。改句结构完整(主谓宾各种成分齐全),表意重复(前面已作交代的内容这里再次引用,如“卖赛车时”),句子很长(每句话都在12字以上),念起来较吃力。这样的语言显然是受书面语言的影响而生造出来的。而原句遵循口语化的要求,语言简炼,句子短小,通俗易懂。具体来说,“包装动了,不能换”一句省略了陈述对象“赛车”,以5字以下的短句表达,但因为有了其它交代,说话人的意思让他人完全明白。这样的例子启示我们,写人物对话,要敢用省略句,多用短小句,善用鲜活的口语词汇。要避免长篇大论,避免粗俗啰嗦。
  二、选取个性化的语言。
  对于不同的人物而言,由于身份、职业、年龄、兴趣、修养等的不同,他们说话的内容、词汇乃至语气、语调都是各不相同的。对话被视作“人物性格的索引”(老舍语),就应该努力地表现人物的个性。我们不妨来看下面的对话:
  “磊磊,好磊磊,快告诉爸爸,香烟藏在什么地方?”
  “不,妈妈不让。”
  “磊磊,你不知道吧,写文章抽支烟,一写一大篇。”
  “爸爸,生活顾问从来没有这样讲过。”
  “磊磊,爸爸明天带你去玄武湖看猴子翻跟斗好不好,快告诉我。”
  “不嘛,我才不做叛徒呢,就不告诉你。”
  这是《香烟在哪里》一文中的一个精彩片断。爸爸在套问、诱问中显示出“烟鬼”的形象,儿子在一再拒绝中表现出信守承诺、不受利诱的精神。对话个性十足,句句话都染上了说话者的独有色彩,让人如见其人。
  三、活用多样化的组合。
  上面所选的《香烟在哪里》的一个片断,全是人物语言,没有其他交代性的提示语,这只是对话描写的一种组合方式,其它还有“提示语+语言”、“语言+提示语”、“语言+提示语+语言”等组合方式。要因文制宜,灵活运用。恰当选用提示语,让人物语言与其动作、神态、语气语调等结合起来,有助于立体刻画人物的真情实感,多角度反映人物的喜怒哀乐。以《本店微笑服务》中一个片断为例,女售货员的狡辩与她的带笑神态结合起来,使人倍感其欺诈行为的可恶,叫人过目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