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6年第5期

2006年高考作文新动向

作者:唐惠忠




  一、关注考纲新变化
  
  与2005年《考试大纲》相比,2006年考纲“写作”部分的表述,有三处变化:
  (一)2005年:“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2006年调整为:“能写{Z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
  将“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调整为“常用应用文”,符合高中作文教学的目标,有利于发挥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导向性。高中作文教学不是培养文学家,也不是培养征文比赛的高手,它培养的是具备高中毕业生应有水平的写作能力。从这个角度讲,考纲的这一调整,无疑是回到高中作文教学正确的目标上来了。 (二)2005年:“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性)。”2006年调整为:“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
  将“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调整为“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使原来的表述更加全面、合理。“问题”改为“事物”,扩大了内涵,表明叙事性的文章同样可以写出“深刻”性;“原因”改为“因果关系”,强调考生对事物不能只知其因,还要重视其果;对事物的认知不能停留在表面,更要重视其发展过程。这一修改不仅使测试目标更为科学,而且加大了对考生思维的考查力度。
  (三)2005年:“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2006年调·整为:“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将“有个性特征”调整为“有个性色彩”,符合中学作文教学的实际;充分体现出高考作文考查的客观性。事实上,对绝大多数考生而言,要在考场有限的时间内,写就一篇“有个性特征”的文章;无疑是极其困难的;而写出“有个性色彩”的作文,则是大有可能的,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这——调整明显降低了难度,使作文评分标准更具针对性。
  
  二、命题趋势展望
  
  2006年高考作文命题,从思想内容的指向看,应该会继续强调学生作文要贴近自己、贴近生活;强调考生对主体感情的体验、对客体的感知判断能力;在论理中强调一种思辩能力,注重引导考生从生活现象中体察人生,并在思考过程中澄清自己的灵魂。
  再从题型上看;应做:到两个“重视”:
  
  (一):重视,“寓意”类话题作文
  从1999年起,连续七年,高考全国卷考查的都是话题作文。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是稳中有变。笔者认为,;2006年的高考作文,还会以“开放中有限制”,的话题作文作为主要模式。同时,命题形式上可能会有一些新变化。比如,以往的话题都是命题人给定的,其含义通常是显性的(比如“诚信”、“心灵伪选择”、“忘记和铭记”、“位置和价值”等);事实上,话题作文也可以这样出:提供一个寓意深刻的话题,话题的内涵蕴涵在材料中;或者列举一则意蕴丰富的故事(或者是一幅漫画),但不直接给出话题,而是要求考生以材料包含的哲理为话题作文。
  
  [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铅笔即将被装箱运走,制进者很不放心,把它带到一旁跟它说:“在进入这个世界之前,我有几句话要告诉你,如果能记住这些话,就会成为最好的铅笔。
  (1)你将来能做很多大事;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不能盲目自由,你要允许自己被一只手握住;(2)不管穿上什么样的外衣,你都要清楚一点,你最重要的部分总是在里面;(3)在你走过的任何地方,都必须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不管是赴于什么状态;你都必须写下去、
  要记住,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坚持的原则,生活永远不会毫无意义。”
  这些话是对铅笔的忠告,又何尝不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忠告呢?请以,“铅笔原则的启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的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
  
  [提示]
  像“铅笔原则的启示”这类话题,显然是不能就“铅笔”说“铅笔”的,话题的深层含义,其实隐藏在引出话题的材料中。对于此类’“寓意:,类话题,审题立意时应当像原来的材料作文那样,充分理解、准确把握材料的内涵,这是写就佳作的重要前提。比如上面的题目,材料中涉及多条‘原则”:“你将来能做很多大事,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不能盲目自由,你要允许自己被一只手握住”——强调要接受一定的纪律约束;“不管穿上什么样的外衣,你都要清楚一点,你最重要的部分总是在里面”——强调要摈弃浮华、务实求真;“在你走过的任何地方,都必须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不管是处于什么状态,你都必须写下去”——强调的是踏踏实实、持之以恒;“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坚持的原则,生活永远不会毫无意义”一则是在总结坚持原则的意义与价值。
  
  (二)重视题意作文
  由于连续多年考查话题作文,2006年一部分省市有可能求变出新——改考题意作文。所谓“题意作文”,即提供一则材料并略作提示,要求学生根据对材料的“感梧”“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作文(就如2005,年上海卷、福建卷、湖北卷的试题)。
  
  [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次,美国著名主持人林克莱特访问一个小朋友,问他:“长大后想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我要当一名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笑着问他:“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时,突然没油了,但只有一只降落伞,你怎么办?”。小朋友思考了一会儿说:“我会嘱咐机上的,乘客系好安全带,然后我自己背着降落伞跳下去。”台下的观众听了这个回答,笑得七倒八歪,都在说:这个小孩,这么叫就……林克莱特也在继续注视着他,看他是不是个自私自利的家伙。这时他看见小朋友的眼泪夺眶而出,其悲恸之情无法用笔墨描述.林克莱特心有所动,问追“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小朋友说“我要去取燃料,我还要回来,我还要回来!”
  当别人说话时,你真的听懂了吗?如果没有,那该怎么办呢?你有过聆听他人心声的经历吗?请根据你对上述故事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剧本外),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示]
  这就是一道“题意作文?。“题意作文”一般可转换成话题作文——像本题,可转换为话题作文“学会倾听”或“听的艺术”。作文思路参考:
  1、写一篇议论文,阐明倾听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形式一是倾听,让我们告别幼稚和浅薄;是倾听,让我们得到许多难得的经验;是倾听,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意义。也可以集中论述“当你没听懂别人的话时,就让他把话讲完,这就是听的艺术”。参考拟题:倾听生命的足音。
  2、由倾听不同对象带来的不同感受人手,写一篇抒情散文。参考拟题:倾听让我们如此美丽。
  3、记叙一次倾听朋友发牢骚酌经历,揭示学会倾听的重要性,表明“通往内心深处的是耳朵,专心聆听并适当回应,对别人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参考拟题:那一次,我一言未发。
  4、以一个失明女孩的日记的形式,表现倾听外界声音对人的思想的影响。参考拟题:倾听自己的心跳。
  5、采用片段组合的方式,由倾听世界各地不和谐的声音(比如非洲儿童饥饿的哭喊、耶路撒冷轰鸣的枪声等),表现对热点问题的关注。参考拟题:你听!你听!
  
  [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年迈的北美切罗基人教导子孙人生的真谛.他说,在我内心深处,一直在进行着兴场鏖战.交战是在两只狼之间进行的。一只狼是恶的二一它代表恐惧,生气,悲伤,悔恨、贪婪,做幔,自怜,怨恨,自卑,谎言、妄自尊大,高傲自私和不忠。另一只狼是善的一一它代表喜悦、平和。爱、希望,承担责任,宁静、谦逊、仁慈、宽容。友谊;同情,慷慨,真理和忠贞。同样妁交战也发生在你们的内心深处,在所有人内心深处。
  听完他的话,子孙们静默不语,若有所思。过了片刻,其中一个孩子问:“那么,哪一只狼能获胜呢?”
  饱经世事的老者回答道:“你喂给它食物的那只。”
  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在所有人的心灵深处,不也常常进行着一场“善狼”与“恶狼”的较量吗?请根据你对上述故事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示]
  本题可以转换成的话题——“善与恶的较量”。
  题意审读:善与恶的较量在这个世界、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在进行。遇到这样宽泛的话题,首先要在选材上考虑,应选符合话题要求的、自己耳闻目睹的、感悟最深的材料,也可以把从报刊-上读来的感人的人或事,结合自己的思考或想象进行必要的加丁,切忌随意编造故事或离奇地演绎。在反复思考、认真选材的基础上,应选一个恰当的角度切入,不要一般地敷衍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