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6年第5期

怎样写好高考散文

作者:喻旭初




  散文是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它往往通过对某人某事的叙述,或对某种事物的描绘,来抒发某种感情、表达某种思想,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启迪。
  这几年,散文写作在高考中大行其道。记叙文写不好,议论文没把握,于是许多考生就基本上不考虑文体特点,只要跟作文的话题挂上钩,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也并非没有道理,甚至可以看作是对长期以来束缚入时“规矩文”的一种突破。这有点像当今娱乐圈内的另类表演,只要有人喜欢看,它就不会消亡。但是,突破规矩不是不要规矩,更不能认为有突破就一定是创新。眼下许多考生所写的散文,实际上是“四不像”的东西;要写好高考散文;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感情浓郁
  
  散文是情感的载体,十分重视个性化的体验,无论写景、叙事、说理,都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好的散文,总是以叩击心弦的强烈感情打动人的。散文中的抒情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抒情,以第一人称“我”出现,即景骋怀,直抒胸臆;一种是间接抒情,它往往与景、物、人、事相结合,或寓情于景,或寓情于事,或寓情于理,或托物言志,等等。不管哪一种,其真切、浓郁的感情都应渗透在字里行间。缺乏真情的散文,从总体上说是失败的。
  
  (二)联想丰富
  
  散文篇幅短小;容量有限,要想写出一点新东西,提出一种新思想,立意有一点深度,就得多方开掘。这就要用到联想。没有、点恰当的联想。文章就放不并。联想的方式很多,由此及彼的横向联想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其类型有相似联想(由此事物想到性质不同的彼事物,比如提到“花朵”,很容易想到儿童.因为二者在“惹人喜爱”这点上是相似的)、相关联想(由此事物想到与它相关联的彼事物,比如提到“秋风”,立刻会想到“落叶”。因为二者在时空上往往相伴出现)和相反联想。
  相反联想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一种事物想到性质、意义相反的另一事物,如由改革开放想到闭关自守,由英雄的崇高想到小人的卑劣,由今天的先进想到过去的落后,等等;一是方向相反的联想,如由国内想到国外,由外部想到内部,由正面想到反面,等等。
  相反联想可以形成事物的对比,而对比往往可以产生两种积极的效应:一是使正反事物本身的性质、特点更加鲜明;一是从正反对比中使认识得以深化。
  有时可作辐射式联想,即以本体为核心,向四面八方展开,只要各联想物都是从本体引发出来的就行。比如提到“绿”,你可以想到小草树木,可以想到环境保护,也可以想到朝气、活力,进而还可以想到生命、和平,等等。这就需要让思维的触角与无限丰富的其他事物进行碰撞,从而产生一个个新的思想火花。
  “一篇好的散文,涉及的往往不只是—种联想,多种联想的合理搭配,文章的思路就开阔了,内容就充实了。
  在进行联想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储备:可联想到学过的课文,更联想到自身的经历;可联想到历史,更联想到现实。要使联想运用得好,应注意两点:第一,联想得不能太实,太实了有时就不易生发开去;第二,联想不可牵强附会,不能把互不相干的东西硬扯到一起。总之,联想要自然,要符合表达主题的需要。
  
  (三)形散神聚
  
  形散,是说形式不拘,写法多样;生动灵活。但必须散而不乱,散而有序。不乱、有序;才能神聚。要做到神聚,就得设置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就像放风筝,不管它飞得多高多远,风筝线始终在手里拽着;随时可以把它收回来。
  线索的主要类型有:
  ①以具有象征意义或有深刻含义的某个物件为线索,加广东高考优秀作文《纪念》就是以具有纪念意义的“贝壳”作为连缀全文的线索。
  ②以人物的思想感情为线索;如上海高考作文卷的《何处散发弄扁舟》以“追求诗意”的情感为线索。
  ③以某句有深刻意义的话为线索,如四川高考优秀:作文《在忘记与铭记的两岸》以“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过河的人”这句话为线索。
  ④以人物某方面的特点(勤劳、勇敢、谦和、豪爽……)为线索。
  ⑤在写景散文中,往往以景色变化、方位转移为线索。有了一条线索,文章就会中心明确,脉络清晰。
  
  (四)文字清新
  
  好的散文的语言都简洁洗练、朴素自然、清新明快、亲切感人。虽然语言风格可因人而异,或典雅或质朴,或细腻或粗犷,或串性或含蓄,或豪放或婉约,但首先应做到把每句话的意思说清楚.不要故作高雅或故作深沉。作为一名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文字要有青春色彩,并富有生活气息。
  目前高考散文写作中普遍存在下列毛病:
  (1)内容上:—或回到古代,或罗列名人,贪多求全,臃肿庞杂,看不到鲜活的现实,闻不到时代的气息.
  (2)感情上:或缺乏真情,或矫楺造作,用成人的体验代替自己的心声,用美丽的词句掩饰自己的浅薄。
  (3)语言土:堆砌词藻,追求虚美;装腔作势,空话连篇,在故纸堆里兜圈子,在名言警句中手出路。
  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这是非常正确的。
  令人深感遗憾的是,缺乏真情实感。徒有丽词佳句的所谓美文,往往受到包括不少阅卷教师在内的各方人士的青昧,于是许多考生竞相仿效,以求高分,当然,广泛阅读并能运用,总比不爱读书胸无点墨要好;但只是从书本到书本、严重脱离现实生活的文风,绝不能提倡。
  此类毫无实际内容,只求表面华丽之作的泛滥,实在是教育的莫欠悲哀!这是平时作文教学脱离现实生活的必然结果,也是当前整令社会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的一种折射。这需要广大师生花大力气加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