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6年第5期

倘若比尔·盖茨是中国人

作者:黄好额




  比尔·盖茨倘若是中国人,情况会怎样呢?
  倘若比尔·盖茨是中国人,他将戴上无数的头衔,如中科院院士、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拔尖人才、全国优秀企业家、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劳模……另外,盖茨还是华夏大学的客座教授,神州学院的名誉博士,全国先进扶贫个人,《商战》杂志顾问,中华全国电脑协会副主席,甚至是“晚婚晚育模范”。微软将是“花园式单位”、“诚信企业”、“全国驰名商标”、“排污达标单位”、“先进工会组织”……
  盖茨同志为国家赚了那么多钱,解决了那么多人的就业问题,所以他理应成为受重点保护的国家级人物。他至少应该是全国人大常委或政协常委,享受副省副部级待遇,成为权倾朝野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风云人物。
  美国佬实在傻帽儿,竟然以莫须有的罪名要起诉肢解微软,吃饱撑的?倘若在中国,微软是民族工业的骄傲,是有关部门和领导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中国人再怎么喜欢窝里斗,也不至于干这种“亲者痛仇者快”之事,谁敢去骚扰微软找盖茨的麻烦,谁就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有关部门恨不得微软万寿无疆、东方不败。我们的领导将多次到微软现场办公,为其排忧解难保驾护航。如政策上予以倾斜、资金上支持、舆论轰轰烈烈宣传、工商,税务部门减免税收……
  老盖一定很忙,他会加入党组织或民主党派,整天马不停蹄地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老盖乃新时期英雄,社会上将开展:向盖茨同志学习”的活动,有关部门会成立“盖茨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老盖作为主角必然要周游全国作巡回报告演讲。有关领导到公司视察调研,老盖当然全程三陪。老盖还得接待四面八方的参观者取经者,接受记者的采访,参加各种开幕式……
  我们通讯将连篇累牍发表社论《微软为什么这么硬》;电视荧屏将热播表现盖茨从小爱科学、善于创新的连续剧《少年比尔·盖茨》;经济学家将举办“微软现象”研讨会,如“微软与WTo”、“试论微软对全国经济的辐射作用”;社会学家将写一本大作《论中华传统文化对市场经济的熵效应》;最会妙笔生花的文人,等不及老盖西去赶忙写就《盖茨大传》并参加“五个一工程”评选;盖茨老爹老妈在书商鼓动下也会操刀《我们是怎样教比尔·盖茨的》……
  中国人什么事情都喜欢搞大。盖茨和有关部门将会不约而同地让微软去兼并其他的公司,发展成集电子、通讯、化工、机械、食品、运输、贸易、包装的超大型航母,而导致战线太长资金无法合拢。微软要打起精神接受领导的视察、其他单位的参观取经、媒体的采访,哪还有时间开发新产品搞商业运作?还有那庞大的招待费,微软将成为众人眼中的唐僧肉:拉赞助的;让你扶贫支援老区、灾区的;有关部门让你出钱参评某个奖项的;领导写条子安排人进来,使微软变得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由于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微软将慢慢失去活力和竞争力;所以,微软将最后慢慢发软倒下……
  
  编辑点评
  
  主题点评
  比尔·盖茨在美国,作为一位事业成功者;并没有享受来自政府与社会的特殊待遇。人们除了学习他的成功经验,赞佩他为慈善事业的慷慨付出,以及简朴低调的生活与处世态度外,与别人没什么两样。因为在那里,就连总统一级的人物也没什么了不起,必要时也得对簿公堂。同样,他们在高尔夫球坊出现,还是骑自行车去旅行,也不会有什么轰动效应,因为外国就是外国。
  假设让比尔,盖茨当一回中国人,按照中国人生活的固有逻辑,就会发生奇妙的变化,文中从不同角度与生活侧面展示了这种必然的结果。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橘逾准则为枳”的现象、呢?文章揭示了二个发人深思的主题。
  其实,现实生活中,不乏像比尔·盖茨这样的成功者,其成长速度确实惊人。有许多头上闪耀着各种光环的精英们在中国这块热土上发生过不同凡响的轰动效应,像频上媒体的刘涌。袁宝璟……都曾崭露头角、红极一时而势不可挡。可惜的是他们都好景不长,都在鼎盛至极时期的鲜花与掌声中突然被斩落马下,一败涂地。我真不希望被那些占星术式的学者们不幸言中,什么“富不过三代”。但愿主题所揭示的问题能引发人们的深入思考,从而帮助我们走出“橘”变为:枳”的理论怪圈。
  
  选材点评
  这是二篇以关注社会现实为题材的讽喻性杂文。材料来源于作者对社会生活广泛深入的调查与了解,是对社会不同层面、不同生活领域的人们面对红极一时的精英人物所持的共同心态的展示与解析,以致因此导致精英人物在疲于事务应酬和令其飘飘欲仙的吹捧中失去理性与平衡,最终导致其事业的中途夭折。
  文章的选材贴近社会生活,并能紧紧把握材料的本质特征,为主题服务。做到这一点,如果没有开阔的视野和洞察生活的穿透力是办不到的。
  
  布局点评
  开头部分,以一个设问句:“比尔·盖茨倘若是中国人,情况会怎样呢?’开头,引出下文种种假设的结果。
  中间部分,是文章的主体,从不同社会层面与生活侧面展示种种假设的结果:
  首先,他会获得诸如“全国优秀企业家”、“十大杰出青年”……等一系列社会荣誉;
  其次,他会受到诸如“全国人大常委或政协常委”……等一系列政治待遇;
  同时,他会受到一系列特殊的政策保护;
  另外,他还要加入党:组织,参加各种政务与社交活动,等等。
  结尾部分,写比尔·盖茨将在这些违反经济规律的揠苗助长与不堪重负中“慢发软倒下”的结局。
  
  语言点评
  本文的语言委婉中有锋芒,含蓄中蕴深意,诙谐中寓严肃,讽喻和警戒之意溢于宇里行间,很能激发读者的共鸣与反思。
  文中多处运用夸张、排比、反讽等修辞方法,增强了表达效果与情感力量.
  
  写作建议
  大量占有翔实丰富的客观材料,并能以积极正确的观点审视生活、透析本质,阐发自己的独到见解,是此文的成功之处。前者为见,后者为识。可见,提高学生的识见能力,非常重要,这也是一个不断锤炼思想使之趋向成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