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5年第11期

烛光中的呼唤

作者:李淑贤




  今儿个没电,平日里热闹的小村庄早早地静了下来,劳动了一天的人们草草地吃完饭,便睡下了。此时,屋里传来父母沉闷的鼾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分明。叶子有心事,躺在床上睡不着。突然她像想起了什么似的,猛地坐起来,又躺下了,然后又起来。月光透过窗子射进来,洒下一片银色的光辉。借着月光,叶子环望了一眼四周,屋子里的东西依稀可辨,老式的黑色木板床边,紧挨着一张书桌,一封开了封的信静静地躺在上面,古铜色的桌面反射出清幽的光辉。
  深秋的夜晚,有点冷,叶子披了一件厚褂子。她打开抽屉,从里面摸索出半截蜡烛,小心地把它点燃,立在桌上,屋里顿时弥漫着温暖的桔红色。叶子的目光触到了那封信,放在桌上展平,一遍又一遍地摩挲着,终于脱口念了出来:“叶子作者,你的作品《XXXX》具有一定的创作水准,被评为优秀的作品,可获准参加特、一、二、三、四等奖的评选,本刊在此表示衷心的祝贺,并祝你榜上有名……”叶子哽咽着,感动得终于念不下去了,她很郑重地把信放在胸前,盯着蜡烛发呆。烛焰缓慢而无规则地跳动着,发出微弱的桔红色的光芒,金黄的晕圈在朦胧的泪光中变得越来越美妙,好看……
  叶子踮起脚尖,神秘而又郑重地把一封信塞进邮箱,微微上翘的鼻尖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阳光倾泻下来,披洒在她身上,叶子周身萦绕着金色的光圈,她使劲咬了咬嘴唇,跑开了,一脸的灿烂。随之而来的是长达两个星期漫漫的等待。当叶子接过回信时,两只眼睛熠熠地闪着光,她迫不及待地打开信封,兴奋地读着,读着,笑容逐渐僵在脸上。她用力揉了一下眼睛,再仔细看,那令人失望的一行行字迹清晰地映入眼帘:“……这次活动将向每位加入我社小记者的‘优秀’获得者收取工本费65元……否则为放弃参赛资格……”叶子愣住了。这是她始料未及的事情,希望在瞬间破灭了。要知道,65元钱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她到哪儿去弄这么多钱?向家里要吗?她实在张不开口,家里的状况她是知道的,她又怎么能再给家里增加负担呢?可是,她真的不愿放弃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啊!
  远远地,母亲在麦田里向她打招呼:“叶子,回来了”!“哎!”叶子答应着。她分明看到母亲从麦垅中直起腰身,笑脸中掩饰不住那真切的倦色,斑白的头发一缕一缕地贴在汗水津津的额头上……叶子的心不由得一阵紧缩,几乎要哭出来了,母亲还不到40岁啊!自从爸爸病倒在床,她独自一人撑起这个家。为了还清上学借的钱,她不得不给别人做短工……想到这,已经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叶子拖着两条灌了铅似的腿,艰难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傍晚的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
  又是一个停电的夜晚。望着窗外挂在柳梢上的半轮残月,叶子的鼻子抽动了一下,眼睛涩涩的。小屋内蜡烛烧得正旺,烛焰努力向上伸着舌头,似乎在呼唤着什么。叶子猛地站起身来,抓起桌上的信纸,让蜡焰一点点吞噬着燃烧的纸片,直到全部化为灰烬。一股微风冒然从窗外扑了进来,蜡烛倏地灭了,漆黑的小屋里,陷于长久的沉寂。
  
  编辑点评
  
  主题点评
  一个憧憬着美丽的文学梦想的农村女孩,经过一番含辛茹苦的努力,终于让自己的劳动成果在作品参赛的角逐中脱颖而出,这似乎是天道酬勤的结果。
  然而,就在她准备应邀参加最后的名次与奖项的竞争时,她遭遇了意外的尴尬,举办单位要收取65元的参赛费。这对于一般人来说并不是太大的数目,却令其生畏。由于家境困难,她只好忍痛放弃参赛权。
  文章从一个贫困学生励志成才的角度切入,反映的是社会上弱势群体为谋求自身发展所遭遇的问题,其最终涉及的问题的核心便是个别落后农村人口所面临的贫困。生活在那种恶劣环境下的青少年儿童要获得与其它地区同样的发展机会显然是十分不易的。小作者以朴素的、企盼众生平等的愿望向社会发出求助性的“呼唤”。文章的主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是对社会上弱势群体的一种人文关注。
  
  选材点评
  为了表现不甘沉沦而又有志于文学创作的贫困农村孩子在困境中苦苦挣扎的主题。文章在选材上注意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重点记叙描写了主人公在进取途中的坎坷经历和心理压力,用以展示其复杂的内心冲突,这部分主要通过交待两封编辑部的贺信表现的,第一封信似乎为主人公的努力结果镀上一层亮色。另一方面,在选材中,以特写镜头展示其家境的艰难,重点记叙和刻画描写了母亲肩负生活重担和生活窘迫的情况,最后,使他不得不放弃参赛机会,这种无言的结局,具有震撼人心的情感效果。使主题充分彰显。同时,由于文章的选材来源于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和真情感受,所以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有较强的感染力量,此之谓“感人心者必先乎情”。
  
  布局点评
  这篇记叙文基本上是按照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的线索架构全篇的,这是明线。同时,随着情节的变化,带来人物情感的起伏,按着惊喜——追求——失落的情感脉络又形成一条暗线。两条线平行推进,层次清晰,结构完整,中心突出。
  开头部分,写叶子接到编辑部贺信的情景。文中详细描写了叶子的惊喜与激动。
  中间部分,写叶子接到编辑部来信索要“工本费”时的尴尬。文中详细刻画了叶子由于家境贫困,交不起65元参评费因而不得不放弃竞争的机会的心灵波动。
  结尾部分,以黯淡的情境描写衬托叶子失落的心情。文中再现蜡烛之光,照应开头,余韵深远。
  
  语言点评
  文章的语言简洁明快,同时富有感情色彩。成功的环境描写为人物的思想活动营造了一个典型的氛围。比如,开头一段的情境描写,把人带入一种深邃思索的境地,引领读者一步步进入主人公的生活与内心世界。通过行为等描写展示人物的性格与内心活动,也比较成功。比如,“叶子踮起脚尖,神秘而又郑重地把一封信塞进邮箱,微微上翘的鼻尖上沁出细密的汗珠。阳光倾泻下来,披洒在她身上……她使劲咬了咬下嘴唇,跑开了,一脸的灿烂。”文末,以燃掉曾带给他希望的信纸的象征性手法有力地深化了主题,表明了叶子的无奈。
  
  写作建议
  本文作者比较成功地运用了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从而揭示文章的主题内涵。可见其善于借鉴运用一些文学大师的艺术手法,绝非一日之功。每个同学都可以从扩大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中汲取写作知识营养,并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自己的平时写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