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5年第10期

海外教育

作者:唐惠忠




  一流大学与一流小学
  
  有朋友从日本访问归来,谈起观感,感慨最多的是参观那里的一些乡村小学。他说,那里不仅有宽敞明亮的教室,花木扶疏的操场,而且保健室、电教室、实验室、手工室、标本室、图书馆、体育馆、室内游泳池等一应俱全,简直可与我们的大学设施媲美,堪称“世界一流小学”。看着那些在美丽校园中愉快学习的孩子,他顿时明白了,这个一亿多人的岛国,何以经济总量名列世界第二,何以近年来诺贝尔奖频频光顾……
  一个科学合理的教育结构,本来就应当是一个稳重的金字塔型,而不该是它的倒置形状。
  基础教育是人生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凡是那些志向远大、学有所成的人,几乎无不在青少年时期受过良好的教育和熏陶。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教育培养出大批优秀学生,光有豪华的“世界一流大学”,恐怕未必能培养出世界一流人才。
  品悟
  与其超前重金打造那些华而不实的“世界一流大学”,不如实实在在地多建一些“一流小学”——特别是农村的一流小学。
  
  中美“神童”之别
  
  一项新的吉尼斯纪录最近在深圳诞生,一位5岁小女孩一口气背诵出了圆周率小数点后3020位。据悉,她下一步的目标是将这样的纪录刷新到4000位以上。
  在美国的纽约州小城宾厄姆顿也有一位“小神童”,就是年仅4岁即举办了个人画展的绘画奇才玛拉,她2岁学画,3岁时作品最高卖到1万多美元。然而,父母以及社会对待两者的态度,却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在玛拉父母眼里,孩子和其他同龄孩子没有任何不同,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她能自由成长”,他们没有规定孩子必须每天画画,也没有制定任何相关成才计划,“画画能让她高兴,这是她画画的惟一原因”。
  而深圳这位小女孩呢,不仅其父母正积极准备材料,以向位于上海的吉尼斯总部正式申请,一些教育界人士也认为她的学习方法有诸多值得研讨之处——这种现象当然值得关注。但是,背诵圆周率和一个人的成长有什么必然关系呢——吉尼斯纪录的本质就是体现了人类的一种游戏精神,让一位孩子不断地去冲刺它,打破它,一本正经地纠缠或者周旋于各种枯燥的数字中,到底有多大的意义?
  点击
  我们不缺“天才”或“神童”,但却缺少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的“天才”或者“神童”的父母。
  
  爱心增长课
  
  有个医生,到英国南部一所小学去拜访老同学。刚走进校园,她就看见一个拄着拐杖的男孩,一瘸一拐地从面前走过。不一会儿,又见一个眼睛上缠着纱布的女孩,被一个比她小三四岁的男孩搀扶着,小心谨慎地走进教室。
  医生带着一脸的惊讶,问老同学:“怎么你们这里有这么多残疾儿童?”老同学笑着解释:“这是我们学校的爱心增长课。为了使这些幼稚的心灵真正能够理解和同情别人的疾苦与不幸,我们要求所有学生,在一个学期当中,每个人都要过一个盲日、一个病日、一个聋日、一个残疾日和一个哑日。例如在盲日这天,他们的眼睛就要被包起来,什么都不能看。然后我们再分派别的孩子去帮助他们。这就会使盲者和帮助他们的人都从中受到教益。”
  于是医生来到一个蒙着眼睛的小女孩面前,亲切地问:“你看不见东西,不觉得难受吗?”“不,开始的时候,是有些难受,但想想那些终生都看不见东西的人,自己就觉得太幸运了。”接着,小女孩又兴致勃勃地说:“自从过了盲日、病日、哑日和残疾日之后,我的爱心增长了10倍。因为给需要帮助者献上爱心,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品悟
  人的仁爱之心,在三种情况下最容易激发出来:一是对别人的艰难和困苦能够充分地理解和同情的时候;再是个人的关爱和救助活动,能够得到他人乃至社会肯定的时候;还有是把自己帮助他人,真正当成是一种快乐的时候。而“爱心增长课”恰恰起到了这样三方面的作用。感受痛苦才能理解痛苦,需要帮助才能愿意帮助,让别人快乐才能自己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