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5年第9期

写在起跑线上的话

作者:佚名




  送走烈日暴雨的盛夏,迎来天高气爽的金秋。步入高中学段的青年朋友重聚在播种希望的校园。面对这应试升学的径赛场,你们正如踌躇满志的选手,排列在新一轮比赛的起跑线上。
  好一个应试径赛!它就像魔棒一样操控着学校、老师、学生乃至家长们的神经。学校盯着升学率,学生要考分,这里的一切都围着分数转。于是,教者无力跳出因循的怪圈,学生逃不脱传统的模式。于是鲜活、生动,启思怡性的语文教学和写作训练被僵化、肢解,变得了无情致。在堆积如山的训练题、模拟卷的重压下的学生把死记硬背当作得分的利器,甚至课外读物被家长视为禁忌品。
  如此一来,学校倒成了远离社会生活,视野狭窄的“世外桃源”,文学修养的欠缺,写作素材的匮乏,学生作文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加之社会上重理轻文、重英轻汉的单一价值判断,使许多学生宁肯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急功近利的外语和理科方面,语文和写作被冷落与漠视便成为必然。
  最近媒体报导“语文之星”夏令营中,一些来自全国名校的写作尖子学生,在作文考察中出现的新八股文章已是很好的证明。由于文学修养欠缺,生活积累不足,思想和语言的贫乏,作文中出现滥用、套用网络词语,导致语言雷同、内容空洞、千人一面的怪现象,暴露出学生思维的没系统,对生活认知的支离破碎,想象力水平的低下和语言表达的困难。母语教育面临严重危机——许多专家深切感受到网络文化和应试教育给语文教学带来的不可承受之重!
  语文课改势在必行,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然而基于多种原因,人们确实又感到任重而道远。
  为了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发挥作文教辅读物的“匡时救失”作用,我们将朝着未来改革的方向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为了在时间与精力有限的投入中,满足学生尽快提高文学素养的需求,我们在“阅读欣赏”栏目精选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精美短文,用以补充一时之急需。为了在短期内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佳作”栏目对遴选出的各类具有代表性佳作予以精评详点,以期发挥举一反三的功效。“考试”栏目专为备考写作训练开设,突出命题预测的权威性、预见性,写作训练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是作文备考的加强训练营。
  总之,我们通过不同的栏目设计,把阅读借鉴、写作指导和来自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作文题材、写作素材以及相关信息传递给同学们,以期开拓视野,高瞻远瞩地把握主流和时代风向。但愿好风凭借力,送你上青云,愿我们的心血育成你雏鹰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