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5年第7期

往伤口上再撒一把盐

作者:阎 婧




  
   送你一个情境:9月18日上午,整个城市响起了尖锐的警报声,警报声持续了3分钟。教室里正在上课的同学们议论纷纷,很多人都十分不解:这是什么日子,为什么要响警报?
  问你一个问题:我们究竟有多久没有思考,而上帝又有多久没有发笑了?
  给你一个答案:太久了,久得我们在赶路中偏离了轨道,陷进了遗忘的误区!
  给你一个提醒:你还记得白底红日的太阳旗插遍大半个中国时华夏的哭号吗?你还记得那些别着腰刀的日本强盗丑恶的嘴脸吗?你还记得备受欺凌的我们的祖先吗?
  南京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中的那些照片和遗物至今都在日夜呜咽;史册上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至今仍未瞑目;中国大地上那些曾受侮辱的妇女至今仍旧会被噩梦惊醒。
  可是我们丝毫没有注意到遗忘的光临。是啊,没有人愿意在故纸堆里生活,也没有一个民族愿意背负着沉重的历史蹒跚前行。但当这种遗忘在中国成为时髦,成为普遍的“社会无意识”时,历史这本大书又怎会轻松翻过?
  在我们遗忘的同时,日本人却在快速行动:他们修改了历史教科书,把侵略战争描述成“拯救亚洲人民的正义之举”;他们的法庭一次又一次驳回那些受害者的申诉;他们在钓鱼岛修建了标志性建筑;他们遗留在中国的化学武器又伤害到了国人;他们的领导人一次又一次参拜靖国神社,而神社门口有这样一行字:“君主居必择乡,游必就土。”于是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一千多名战犯以英雄的身份接受膜拜——恶徒与英雄齐名,战犯与烈士共舞。
  而我们又做了什么?在美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凡对美国利益有过重大侵害的人,都不允许再踏上美国国土。而在中国,不但没有类似法律,反而东史郎供出的那些战犯,又以资本家的身份踏上华夏圣土,接受中国人的谄媚,这是怎样的讽刺啊!
  9月18日,当我在教室里听到警报声时,我想是生活给了我一个提醒:往民族历史的伤口上撒一把盐也许是必要的,它可以杀灭细菌,带来新生。我们不能遗忘这一历史。有位哲学家曾说:历史可以告诉我们关于未来的一切。它应当时时以长者的身份告诫我们:去捍卫我们的切身利益。我们要记住这一段耻辱,才会更有动力,才会在将来的路上避免类似错误,不是吗?
  请往伤口上再撒一把盐吧,中国人!
  
  教师评语
  
  让人难以想像,此文出自一名高中学生之手。概而言之,此文有三点颇为令人称道。
  一是巧设情境。本文所思所感所悟,都源自南京9月18日上午的尖锐的警报声。那声音时时萦绕在小作者的耳畔,引起小作者的强烈而持久的心灵震荡,于是开启文思,滔滔汩汩,挥洒成文。文章读后有一种强烈的现实感和情境感。
  二是妙语如珠。本文大量充满哲理的语句贯穿全文,这些语句使文章感情积淀,理性升华,文采激扬。“我们究竟有多久没有思考,而上帝又有多久没有发笑了?”“太久了,久得我们在赶路中偏离了轨道,陷进了遗忘的误区”。这些含蓄的语句在批评我们某些国人思维停滞,反应淡漠,偏离轨道,遗忘国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中的那些照片和遗物至今都在日夜呜咽;史册上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至今仍未瞑目;中国大地上那些曾受侮辱的妇女至今仍旧会被噩梦惊醒”,这些语句是对历史的十分形象化的生动再现。“恶徒与英雄齐名,战犯与烈士共舞”,这是对战争罪犯的鲜明地、绝妙地讽刺和鞭挞。
  三是别有洞见。本文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正义感,思想深刻,感情浓炽,但作者并没有从下面大谈特抒,而是选取了一个说理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往伤口上再撒一把盐!让国人痛上加痛,深刻反思,翻然悔悟,勿忘国耻,避免历史重演!诺贝尔奖获得者维厄瑟尔警告说:“遗忘大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
  本文卒章揭旨,画龙点睛,识见大气,感悟独步,小作者的才情灵气彰显于文章的字里行间,引人深思,启人心智,令人叹服。
  (荐评教师 刘海清)
  
  编辑点评
  
  有人说,中华民族是个健忘的民族,尤其对自己历史的健忘。这话似乎有些偏激。不要说从卷帙浩繁的二十四史以及《资治通鉴》等史籍中可见历代为政者对历史的重视。就是从民间的传统剧目中亦可窥见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情感执着。
  然而,经历十年浩劫的中华传统文化已面目皆非,尤其在外来文化冲击下,人们数典忘祖的情形已不鲜见。进入商品经济时代,历史文化开始复苏,但在一切向钱看的观念诱导下,人们除了关注地位的改变,物质的拥有,似乎已漠视了历史的曾经存在。网吧、舞厅、摇滚、动漫……许多令人荒于嬉戏而玩物丧志的精神“快餐”日渐消解着人们沉重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良知。
  特别是一些人对近现代史的遗忘更令人怵目惊心:不必说发生在珠海的“大和买春”事件,不必说仿照山本五十六的炮舰制造玩具的厂商,更不必说身着日本军服、挎着日本军刀照相的稚气青年……真不敢想象,当人们都变成为一己私利而苟苟蝇营的生物,而丝毫没有民族责任与社会良知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值此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欣喜看到一个高中学生能清醒的民族良知发出警世的正义呐喊——在历史的伤口上撒一把盐!
  有人说,一个遗忘自己历史的民族不会有未来。中国历史上的西夏王朝就是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湮没的。希望我们的后来人千万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痛”。
  铭记历史,是为了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欢迎以此为话题写一篇阐发自己见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