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5年第6期

写作,孤独却快乐着

作者:黄雁西




  
  屋子里的光线总是异乎寻常的好。即使拉上窗帘,也可以在地板上看到另一个自己,清晰到可以看到自己的表情。于是不喜欢在白天写东西,因为总是在写完以后,眼睛疼,然后头跟着疼。
   我写了好多没有结尾或没有开头的小说。没有原因,曾经想可不可以把它们拼凑到一起。结果发现,那是不可能的。很多东西不是强扭到一起就是一个整体。因为很多东西的本质就是不一样的。所以依然痛苦地为没有结尾的小说想结尾,没有开头的小说想开头。
  一位同学有点愤怒地说,从来没见过你这样的女孩,固执得不可救药。对于这样的评价我一直是无所谓的,无论他是熟人抑或是陌生人。也许很多人像我一样,习惯地欺骗自己,习惯地我行我素。是不是上帝偏爱任性的人?其实很多时候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的不可救药,我只是想拼命证明自己的存在,无论在别人眼里,这种存在是否有意义。
  一直不能给自己一个坚持的理由,但是却一直莫名其妙地坚持;一直不能给自己一个放弃的借口,但却总是莫名其妙地放弃了。很多时候,行为和思想就这样不受我们控制地背道而驰。依然无能为力,明白该坚持或者该放弃的时候,一切也都来不及了。一个朋友问我,为什么喜欢写东西?我说,想要填补空虚。从小到大,我想要做的事情很多,做过的事情也不少,可是唯一坚持下来的东西,只有写作。从来不觉得有什么可以让自己坚持一直做下去,妈妈为了我这种三分钟热度的性格伤了不少脑筋。我想写作是唯一一件让我们彼此都很欣慰的事情吧。可是为什么会坚持下来,我想,只是因为我空虚吧。大人说,无病呻吟是孩子们的通病。是的,我不否认偶尔的为赋新词强说愁。可是谁又能说,我们真的无忧无虑呢?如果无论怎样我们的烦恼在大人眼里都那么微不足道,那么我想真正可悲的不是我们。如果年轻是每个人必定经历的阶段,那么我觉得大人更应该理解孩子的心理,而不是拼命地让我们懂得你们的苦心,然后隐藏自己的愁绪。很多时候,我们无疑是孤独的。即使周遭挤满了人,仍然觉得只有自己最孤独。没有人和我们交流,于是只能自言自语。然后,就只有写东西。写自己,抑或是别人。我们在文字里或喜或悲,目的只是为了找寻一点快乐,证明自己还活着。说到这里,似乎有点严重。有些不被理解的东西,无论怎么说也还是不被理解。永远别奢望谁会对你的遭遇感同身受。但是我仍然相信,终究会有人看了这些文字而点头称是。因为我始终认为,茫茫人海,总有几个和你境遇相似的人,和你产生共鸣。这样,写作的目的似乎就达到了。
  写东西一开始只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不用在乎别人的想法,只要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就行。可是当它被别人看到的时侯,就不再是自己的了。一个总是给自己写的人,只会感到孤独。因为他的世界里只有自己。一个需要读者的人,渐渐会爱上那种和他有相同感觉的人的语言,那种被人分享的感觉,然后成为继续写下去的理由。我是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