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5年第5期

无题——关于诚信

作者:张兆君




  
  祖父家良田近一亩,种植葡萄谓之巨峰。食不尽,祖母乃售之于市。一日,一客买葡萄两市斤,值三元二毛,却予之祖母五十元面钞,祖母乃倾身之财,还之于四十六元八毛,风波由此而至……
  这50元面钞由祖母转至我手中,研究了半天,分不清是真是假,直至母亲回家后,找出家中闲置已久的验钞机来一辨真假,结果,一切证明——此钱非假,祖母庆幸。便将钱给了祖父,让他放心地去用,结果祖父几次欲用此钱,店家都拒收,原因谓之,难辨真假。于是祖父带着钱去了银行,银行职员说,这钱没有问题,祖父要求另换一张,银行拒换,谓之,既为真,何必换。那张钱至今仍躺在祖父的钱包里……
  那位客人买两斤葡萄为何要用面值50元的纸币?是真的没有零钱还是另有原因?为什么一张明明是真的纸币,却会频频误认为假?在这个社会上,人与人之间是不是存在着一种本不该有的无形的诚信危机?
  高产小说家王蒙在他的自述本《我的人生哲学》中提道:“不设防的核心,一是光明坦荡,二是不怕暴露自己的弱点。”不设防是他的人生哲学,是他一生所信奉的。但是,为什么要不设防呢?我想,也许是因为他认为没有设防的必要吧。无害人之心,无苟且之意,无不轨之念,无非礼之思,防什么?处处以真诚为本,以信用之基,防什么?谁能奈何这样的不设防者?
  也许是的,王蒙认为设防,只是小术,谓之雕虫小技,靠小术占利,最终贻笑大方。设防就要装腔作势,言行不一,当场出丑,露出尾巴,徒招笑柄。设防就要戴上假面具,把真正的友人拒于千里之外,终于不伦不类,孤家寡人。
  有时候做人真的该清醒点、自信点、活泼点,更该真诚点。有时候,缺点就是缺点,弱点就是弱点,虚假就是虚假,不要唬人,不要骗人,亲切待人,因诚得信。
  从另一方面来说,真诚守信是最好的保护,亲切坦荡,得到亲朋好友的信任,得到师长上级的支持,这不是比马其诺防线更加坚固不破的防线吗?
  有了诚信,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时间,我们无需花时间去担心自己是否会受骗,不用花多余的时间去设防小人。我们用这些时间去做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岂不是使人生更有意义?
  再说,人人都会感到一个坦荡的人比较真实诚信可靠。人们宁愿去接近一个不设防的但暴露出不少缺点的人,而不愿意去轻信一个步步为营、装模作样,从而没有暴露任何问题,也没有表现过任何真实情感的人。
  人不可能以虚伪换得真诚,不可能以严防获得信任,正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为了明朗的生活,就要对万事万物采取一种光明、透明、敞开、开放的态度。永远不要搞得鬼鬼祟祟、偷偷摸摸、神神经经。所以我想,诚信最终该是成为这世界所有人的人生哲学。
  
  简 评
  
  本文在论述诚信时,不是开门见山地点出来,而是先从一个生活中的小故事切入,由小至大,并引发出关于诚信的话题。
  作品的特点是能紧紧扣住话题,从对人的设防与不设防上,谈到为人处世之道还是要真诚坦荡为好,不要对人处处设防,更不要伪装自己,从而说明诚信的重要性。
  作者不是就事论事,而是把诚信提高到人生哲学高度上来看待,这就使主题意义更加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