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5年第5期

抓好训练重点,养成良好习惯

作者:焦文林




  
  考前训练要追求高效率,要确立作文训练的科学思路:以写作能力训练为纵线,以文体训练为横线,构成一个既有助于发展思维能力,又有助于完善表达能力的网络。沿着写作流程(审题——立意——选材——谋篇——修改——定型)一步一步地练习、推敲,把每个能力点的训练融入到不同的文体写作中,以形成良好写作习惯。
  
  训练要突出以下几个重点:
  
  1.作文题型方面,突出话题作文。
  要训练各种形式的话题作文,如单一概念型、复合概念型、关系型等等,也可以探索话题作文的新形式。
  
  2.文章体裁方面,突出议论文、记叙文。
  先训练议论文、记叙文的常规形式和写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创新写法,掌握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
  
  3.文章构成方面,突出内容、语言。
  要善于从日常生活、文史典籍中选取素材,学会“带露折花”,选用富有浓郁生活气息,极具现实性、新鲜感的材料。选用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词语,采用多种修辞手法,修饰语言文采,增强语言表现力。
  
  4.表达方式方面,突出议论、描写、记叙、抒情。
  一方面要注意不同文体对表现手法的不同要求,用特定的表达方式显示文体特点,表达思路感情;另一方面要学会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用不同的手法,准确、丰富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训练要培养以下几种习惯。
  
  1.先列提纲。
  平时训练中,有的同学不注意编写作文提纲,写出的文章,往往前紧后松,头重脚轻。由于高考语文的文字书写量较大,作文时,一般考生都不写草稿,这样先列一个详细的提纲,然后按照提纲行文,就显得尤为重要。
  
  2.迅速入题。
  迅速入题就是开门见山,迅速表现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时分几层说,也要做到“开篇点题”,然后再层层推开,把主题说清楚,那些“客套话”、“过场话”大可不必说。如写议论文,要尽快进入说理,不能大量复述话题材料,或大摆存在的问题。因为“以叙代议”往往会冲淡说理的内容。
  
  3.认真书写。
  书写潦草,乱涂乱改,字迹难辨,直接影响着内容的表达和阅卷教师的情绪,甚至因此而得低分。而整洁的卷面、端正的字体,本身就给人以美的享受,往往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平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考场上认真对待,打造一个给文章增色的文面。
  
  4.依题行文。
  诗人说“海阔凭鱼跃”,好像海中的游鱼是无比自由的,实际上鱼只能在“水”中,不能游到岸上来,从这个角度看,它的自由又是有限度的。话题作文也是如此,考生一定要在话题涉及的范围内行文,即依题行文,做到“符合题意”,为拿高分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5.遵守规则。
  考场作文是一场有规则的比赛,每一个参赛者都必须遵守其中的规则。例如:(1)字数,高考作文要求不少于800字,这就是一个规则,写的太多,给人臃肿之感;少了按规定每50字扣一分,实际操作起来所扣分数比这个规定要高得多。(2)高考作文文体自选,一旦选了某种文体,考生又必须遵守这种文体的写作规范,否则就会因此而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