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5年第1期

唱着歌的常春藤

作者:伍婧楚




  窗外,灿烂的夕阳下,一棵茂盛的常春藤在歌唱,风把歌声带到远方。奶奶出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书香门第,官宦世家。身为大小姐的奶奶在襁褓中便受到上流社会达官贵人们络绎不绝的称赞。幼时严格的家教和在那扇早已腐朽的朱漆大门中所读过的《四书》《五经入让奶奶至今仍充满大家闺秀的气质。闲了,抄抄佛经,用很小很小的毛笔写很整齐的信给远方的朋友,到高山顶或绿水边和朋友—道游山玩水,吟诗作乐,那份恬静、淡雅的幸福在我眼中—直像做梦一样,可是奶奶很平静地慢慢品尝着。
  古代女子的温顺、柔和在奶奶身上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爷爷很爱奶奶;尽管爷爷不时地会冒出新奇的点子逗奶奶开心,但在家中,爷爷是绝对的权威,向来说一不二,在爷爷和奶奶相濡以沫的半个多世纪里,竟从未争吵过一句。无论是爷爷大发雷霆,抑或是在所有家庭成员前宣布他的决定,奶奶总是微笑着默默站在他的身后,用自己的方式最努力地支持自己最爱的男人。只在私底下用最温婉的语气提出自己的建议以供爷爷参考。
  听父亲说,从小到大,即使捅了再大的漏子,从来都只是爷爷责罚,而且很严厉。奶奶从不曾大声地说过任何一句斥责的话,可是也不像其他的慈母般跪在地上代儿受过,她只会含着泪在一旁看着。深明大义的奶奶明白,要让儿子知道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正义;慈祥的奶奶却又忍看着爱子被打得皮开肉绽,只能在一边,夹在丈夫与儿子之间,很小心地维护着家,维护着家里的每一个人。我从小跟在奶奶身边,或许是DNA的遗传作用,和父亲—样皮,到处惹是生非。爷爷很疼我,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都只会稍微一两句带过便算了,奶奶和很多年前对待父亲一样,用最温婉的方式教给我那些大得吓人的道理。
  虽说是大户人家的大小姐,奶奶却无论针线女红,洗衣做饭样样精通,在三年困难时期和文革中,奶奶就凭这些,拖着本就单薄多病的身子撑了过来,而且,还带了一家人撑了过来。恢复高考的第一年,父亲和两个伯父便都收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与爷爷的教诲与奶奶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奶奶自己说,也不知道那时怎么苦苦撑下来的,只知道从那以后,自己的身子骨利索多了。依旧那么平静,仿佛一切磨难都不值一提,但从父辈们湿润的眼角中我明白了,那些日子不是轻描淡写能带过的。窗外的常春藤在风雨中坚韧地挺立着。
  1996年的酷暑,爷爷终没能挺过,我第一次看到了奶奶的眼泪。那个曾经跑过大片的田野站在她家大门外远远偷看她的人,那个执她的手与她偕老的人,静静地躺在了黑色的棺木中,50年忠贞不渝的爱情随着心爱的人消失在世界的尽头。我跪在灵堂前,只听到奶奶在一遍又一遍地对人说“他过去挺爱帮我做家务的,今年忽然不积极了,我还笑他变懒了来着,我怎么就没看出他……”第一次知道;原来柔韧如常春藤的奶奶也会有眼泪,也会哭。
  如今,年近日。的奶奶偶尔也会讲讲过去,都当作故事讲给我们这些小辈听,只是她比以前更寂寞了。一天天繁重起来的功课使我看望奶奶的次数减少了许多,但我依旧时时记起躲在奶奶暖暖的被子里,闻着从厨房传来的香味,等待奶奶叫我起床的日子。依旧记得发黄的黑白相片中那个梳着两支粗粗的麻花辫,笑得很甜很甜的小姑娘是怎么变成安祥和蔼的奶奶的一个个故事;依旧记得每次去奶奶家,奶奶的兴奋和离开时她眼神中的黯然。
  晚风中,常春藤在歌唱,歌声被风吹得很远很远。
  (指导教师:肖平)
  
  
  主题点评
  在学生作文中,以表现父爱、母爱等亲情为主题的文章并不鲜见,但多数都千人一面、千篇——律,文中描写的人物缺乏个性、苍白贫血,因而使主题流于肤浅,多以写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自己对亲人的依恋为主。
  本文以具有象征意义的常春藤为线索,串起奶奶一生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从不同时期的不同生活侧面描述并讴歌了奶奶的温顺、宽容、慈善和坚忍不拔的人生品格,表达了对奶奶的深深怀念之情。
  主题的内涵不止在对奶奶亲情的表露,主要在于对平凡人物中显露出的伟大人格魅力的赞美与讴歌,展示了作者对美好人性的热爱与追求。
  
  选材点评
  文章在选材上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目的性,明显集中于表达主题这一中心目标。 一位走过漫长人生岁月的80多岁的老人,经历了从旧社会到新社会的许多重大社会变革与人生动荡,饱经世事沧桑和岁月风霜的尘封往事浸透了无尽的苦辣酸甜,要写的东西实在太多。那么,从哪里下笔呢?作者根据主题需要有目的、有选择地截取那些最能表现奶奶品格精神的生活片断,以精炼概括而不乏生动的笔触把人物的品格特征准确勾勒出来,使之跃然纸上。比如,概括介绍了奶奶的家世之后,选材又集中于昔日的家庭矛盾中,表现奶奶的温柔、宽容和对子女的慈爱;选择旧社会和十年动乱的背景往事,表现她的坚韧不拔;选择家中变故(爷爷去世)的生活背景,表现她的多情善感;再以我对奶奶关爱的联翩回忆表达深深怀念之情等等。
  
  布局点评
  文章从富含象征意义的常春藤入笔,以时间为顺序串起奶奶人生中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画面。先写上个世纪20年代奶奶的特殊出身和素雅品性的雏形,为人物思想品质的深入展示作好铺垫。
  接下来的两个段落,分别写奶奶在家庭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温顺、柔和及对子女们的温婉、慈爱,人物性格与形象愈来愈分明。
  其后,写三年困难时期和文革中奶奶经受的磨难与痛苦;及其在逆境中表现出的“坚韧挺立”的品格精神,文中再次以常春藤的外在气质映衬人物精神,使主题深化,人物的品质愈加丰满。通过写爷爷去世后奶奶的看似平淡的语言叙述;展示出奶奶柔弱多情的另一面。
  结尾部分,重点写“我”和奶奶晚年生活的联系,饱含深情地感念奶奶对自己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爱,感情和主题都升华到应有的高度。文末写对晚风中的常春藤的赞颂,照应开头,贯穿主旨,使全文形成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整体。
  
  语言点评
  文章的语言自然、流畅,没有任何刻意的雕饰痕迹。描写性语言既生动形象,又简洁、概括。并能选择恰当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比如,写爷爷去世后奶奶“一遍一遍地对人说”那一段话,展示了人物性格中的多情善感的…面。
  把人物放在不同的社会、家庭背景和生活矛盾中去描述,较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使人物品质较好地凸显出来。比如,把爷爷的大发雷霆和奶奶的“微笑”、“温婉”对比着写,起到很好的映衬作用。
  运用蒙太奇的画面切换方式叠印出奶奶的不同形象侧面,起到深化主题与浓缩情感的作用,比如文末一段的描述:“依旧记得……”
  此外,用抽象概括的表述表现丰富的思想内涵也是文章的独特之处,比如,奶奶“用温婉的方式教给我那些大得吓人的道理”;“依旧{己得每次去奶奶家,奶奶的兴奋和离开时她眼中的黯然”。
  
  微瑕指正
  个别处用语欠妥,比如,身为大小姐的奶奶在襁褓中便受到上流社会达官贵人们络绎不绝的称赞,其中?络绎不绝”分寸太过。
  
  写作建议
  及文字表达等方面都展现了作者在散文写作上的较好功底。为一些尚不熟悉散文写作的同学提供了借鉴与学习的范例。
  说千道万,没有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了;解和深入体验,没有真挚厚重的感情承载是很难写出感人至深的好丈章的。换句话说,好文章不是凭什么聪明头脑“编”出来的。深厚的生活积累与思想底蕴加上娴熟的表达技巧,是写作不可或缺的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