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毕业:“想当然”本色不改



  进了哈佛之后的刘亦婷会怎样呢?会不会就此改掉想当然的思维习惯,而变得富有科学精神呢?当我读过《刘亦婷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一书,我完全失望了。我注意到,在这本书第一部分不长的篇幅内,刘亦婷“想当然”的痼疾仍然没有改正多少。

  还有不少同学也是来自“哈佛世家”,他们都为家有“哈佛人”而自豪。我也有理由感到自豪。因为我没有特殊背景,全靠中国的父母、学校培养教育和我自身的努力,同样被哈佛录取了,而且被选进了“马萨诸塞楼”———此楼虽古老,里面的生活设施却现代着呢。

  (引自《刘亦婷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第20页)

  这段说法是一种典型的“想当然”的思考方式。在谈到如何进入哈佛的时候,只归纳了一些自己主观上的“努力”,而忽略了一些客观因素,其实,跟这些“哈佛世家”有异曲同工之处,刘亦婷进入哈佛也主要靠了“拉瑞的推荐”、哈佛招生政策、当时国人信息闭塞等客观因素的帮助。正面这段话更加典型的反映了刘亦婷“想当然”的思维习惯。

  有些读者希望我将中国的大学和美国的大学做一番对比。可惜我没有上过中国的大学,也没上过美国的其他大学(美国的大学差异很大),很难做此比较。但有4点不同我感觉较为明显,说出来供读者参考。

  (引自《刘亦婷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第55页)

  “想当然”如果成为习惯会怎样?那就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都会做出来。比如,虽然刘亦婷知道自己“没有上过中国的大学,也没上过美国的其他大学”,但仍然不妨碍她讨论一个硕大无比的问题———“中美大学的区别“。

  当然,既然是“想当然”思维下的产物,难免会漏洞百出。比如,刘亦婷认为中美大学的一个重要区别是美国本科生不盲目追求高学历。然后又说,美国人没有这种在中国十分普遍的观念:“好学生就该硕士博士一直读下去”。

  我在中国读了四年大学,跟无数中国大学生打过交道,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中国学生中有这种“十分普遍的观念”。那些读硕士、博士的学生,除了少部分是抱着追求学术的目的之外,大多数人仅是为了躲避就业压力,减少今后的就业难度而已。想当然的思考问题,难免贻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