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节:慢慢看课本



  帮助孩子树立好态度,字写得好不好是水平问题,但是工整不工整就是态度问题。另外,还要追求“写正确”,“写快”,“写好”,教孩子形成认真写字的方法可以有这样几个步骤:

  (1)激发

  给孩子讲写好字的作用,让他在内心里有要写好字的需要。

  (2)赏识

  对他现有的字好的地方给予肯定,即使字写得再差的孩子,也要看到他好的部分。

  (3)协助

  协助一定要有科学性。字第一是结构,第二是笔画,第三是隔线。结构差一点,字就会非常难看。但现在很多的人,包括一些大学生,普遍结构问题不大,主要是笔画。这是因为平时缺少美感,或是不够留心,对字的笔画的基本走向分析得不够,缺少认识。所以要写好字,就要在笔画上下工夫。

  (4)抓成效

  让学习者彻底改变过去写字的走向,坚持下去,从一两个字练好开始,慢慢写几个好字出来,把自己的方法肯定下来,就会看到成效。

  (5)强化

  对孩子写字要有耐心,教育是一个形成过程。

  3.慢慢看课本

  也许你和你的孩子都看过影片《阿甘正传》,电影讲的是一个低智商儿童的成长故事。阿甘因为智商低未能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只是他的母亲坚定地教给他知识、技能。虽然阿甘在孩童时期受到许多人的歧视,但长大成人后却获得了人生的巨大成功--在越战期间,许多所谓“聪明人”都牺牲在战场上,他却能每每死里逃生;在别人捞虾一无所获的时候竟然捞成了“百万富翁”;一个念头打起乒乓球,一下子打进了国家队,并代表美国参加了“乒乓外交”;始终有一个美丽的姑娘深深地爱着他,直至永远。

  是什么让阿甘成为胜利的微笑者?

  是最基本的东西!

  因为阿甘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总在重复这样的一句话:“还小的时候,妈妈对我这么说……”而小时候妈妈对孩子所说的正是“最基本的”,就像“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那样简单而重要。

  人最容易在基本的问题上吃亏、犯错误,摔跟头往往也是在认为最平坦的道路上。比如看课本、研究基本概念,就比大量做题重要一万倍!

  这里想强调的是“以本为本”的意义,所有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孩子都异常重视课本的价值。

  怎样有效地看课本呢?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提倡读书要“由薄到厚”,“由厚到薄”,许多专家认为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把书读“薄”,就是在学习开始的时候把学习内容概略地读一读,也叫概读,概读有利于统揽学习材料,有助于后续学习中的理解和概括。

  在学习的不同时期,概读的基本要求也有所不同。学期开始时浏览全部教材,要知道全书分成几个大的知识单元,每个大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学习转入每个知识单元时,要略读一个大单元分成几章,每章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学习新的一章时则看它分几节,学习几个概念,几个规律,解决什么问题。

  概读时要注意书的目录,目录体现了书本的基本内容和脉络。掌握了目录,就掌握了知识的大概。略读还要注意书的前言、章节的导引段落、总结段落和知识间的转折语句,它们往往揭示了知识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的内在联系。了解了知识的概要,对书的初步感觉就是“薄”。

  二是把书读“厚”,这是读书的主要阶段,又叫“细读”。主要指对每一节教材的阅读。初读每节教材还是需要略读,大体知道教材说的是什么,列出简要提纲,课文可以分成几大段,每一段从什么侧面说明和解决了什么问题。在略读的基础上再进行细读。要静下心来,细细地一句一句地读,重要的语句,看不明白的段落要反反复复读,可以采用勾画的方法帮助阅读,也可以采用“复述”的方法。

  细读的首要任务是搞懂书里讲的是什么,切忌用自己的认识代替书里的的想法,把书的原意读偏了。细读时,要勤于思考,有思考,理解才能深入下去,所谓“俯而读,仰而思”就是这种思考过程的写照。可以站在书的立场上,设想一下作者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这样说,他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把握书的思路;要培养联想的方法,举一反三;要特别注意联想中的反例,那往往是理解难点的关键,或者将把你引向发现。可把类似内容加以比较,问其异同,把认识引向深入。有时候书的观点和思路会与自己的认识和思路有距离、有矛盾,想不通,对书提出质疑,这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疑,是活跃思维、发展创造能力的有力手段;问,是最可宝贵的读书学习状态。在细读过程中,联系到的内容越来越多,书就渐渐变“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