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公私分明



  正当,就是一个人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事当做,不该说不当做的坚决不做。正当作为一根做人的标尺,其适当的尺寸只有依靠当事人自己拿捏。不办亏心事,不说违心话,不做小人,这样的人生才快意,才有真滋味。

  正当还是一个度的问题。世间万事万物皆有其度,度就是界限。超过了一定的界限,事情就会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物极必反就是这个道理。但也不能达不到这个度,达不到就是做人不彻底,人生也随之不完整。做事情好就好在一个“恰”字上,不偏不倚,正正当当的“恰”在这个度上。正当是一个平衡的状态,也是人生所必需的状态,任何失当都会导致人生的失衡,给生命带来隐患。

  高僧慧能为了考验寺里众多僧侣的慧根,便在飞来峰的峰顶修建了庄严肃穆的达摩法像,并传话出来,寺内徒众谁能正大光明地触摸到祖师的慧眼,谁就能继承衣钵。

  僧侣一听便在私下里纷纷议论,主持长老之所以要修建达摩金身是要为将来的事情做准备,谁能触摸到祖师的慧眼,谁就是寺内主持的接班人。还传说通往峰顶的山路崎岖难行,更有甚者,风言前辈不少高僧圆寂在登顶路上,可见路之艰险。

  寺内有的僧人早已探索到了登顶的捷径,按照这条捷径登顶路程可以缩小一半,到达峰顶的时间会大大提前。有的僧人成群结队从后山平坦的大道上缓缓而进,路程虽长但平缓,没有障碍。

  只有名叫心禅的僧人决定从正面的路攀登而上。飞来峰的正面山势陡峭,山路蜿蜒曲折,荆棘满途。心禅一步一步艰难攀行,披荆斩棘,流了不少汗和不少血。

  到了峰顶,心禅发现寺内的众师兄弟早已站在达摩金身的佛像前,注视着心禅的姗姗来迟。心禅也不羞愧,缓步登上佛像触摸慧眼。

  这时高僧慧能出来宣布,心禅具有慧根可继承他的衣钵,并决定将未来的住持之位传与他,众僧一听十分惊诧,有的僧众抱怨说:“心禅来得最晚,方法最死,毫无灵性可言,主持之位怎可让他来做?”

  慧能说:“人生在世修行,贵在正当二字。言正当言,思正当思,行正当行。众人皆走捷径,惟有心禅从正面一步一步攀登;众人皆走大道,惟有心禅从荆棘中血汗前来。他走的是佛的路,你们却不是。我怎么可以将我的寺院交给你们这些不正当的人?”

  众人哑口无言。

  那条慧能所言的“正当”之路,就是衡量僧人的一条尺度,有很多条捷径可以超越它,有很多路可以比它安全,但只有这条路才是佛的路。因为佛当年也是一步一步从荆棘中走来,成就了大觉悟。言正当言,思正当思,行正当行,就是佛的尺度,也是佛的修行。

  充实的人生也要从佛祖那里吸取智慧。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情况和故事里的情形相似。面对自己的事业或爱情,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寻找捷径,更有甚者走上歧路,两者都是不智慧的行为。寻找捷径的人一定会忽略当下的风景,到达彼岸的时候才发现这根本不是自己想要来的地方。走上歧路的人造就了人生的黑暗,他们歪曲了心智却换来了枷锁。只有正当的人,才懂得人生的智慧,诸事取度,不可以逾矩违法,不可以丧失道德。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我头上是灿烂的星空,道德律在我心中”。哲学是研究生命宇宙的科学,与我们的话题无关宏旨。但他的话却在点醒我们,道德律是心中最美的律令,任何其他的律令到要服从服务于道德律。

  人要讲道德,有道德的人才会收获甜美的人生。人生的境遇千般万般,唯有心中的道德操守可慰藉终生。人活着要问心无愧,要是心中充满了愧疚,则会食不甘味睡不安寝,那样的麻烦不是贫穷的窘迫,而是心灵上的无法遏制的折磨,痛入骨髓。

  有时候,人为了生存不得已做了不道德的事情,事后后悔不迭,内心常常隐隐作痛,这种痛苦如果得不到宽宥很难根除。忏悔是很有效的一种疏导方式,但为了不受悔恨的折磨,何必做一些忏悔的补救之举呢?越是不容易越要保持道德的操守,古语云人穷志不穷,越是贫贱越应该磨炼人格,安贫乐道。

  唯有道德能治愈各种心灵疾病。无论在什么样的遭遇中,首先要端正自己的道德操守,让道德律令在心头闪烁光芒;其次要在道德律的指引下,走正当的谋生求财的道路。君子于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就是指正当的手段。只要握住了正当的尺度,就不会走入歧路做迷失的羔羊。

  公私分明

  古人讲铁肩担道义,今人讲主持正义,古往今来正义都是维持社会公正的必要法则。历史烟云变幻,人世沧桑莫测,惟正义正气长留人间,正义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正义的心在善良的土壤中生长,向来公私分明,不因公废私,也不因私废公。

  公私义利是人们社会经济生活中两个重要的方面,也是传统道德、理想、人格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公私关系上,要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公私分明。在义利关系上,要重义轻利,舍利取义,为了道德修养而牺牲物质利益。朱熹认为,人们如何摆正公私义利的位置是儒家修身养性的第一要义。

  要做到公私分明,首先须具备独立的人格意识。一个人如果不具备独立的人格意识,就不会按照理想状态下的道德规范要求自己,纵使要求也很难做到。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着重强调了集体主义的人格意识,教育人要把全局的、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这样一来形成了中华文化典型的天下为公的传统氛围,抹杀和遏制了个人对于自己私利的追求。

  随着社会科学和哲学的进步,人们渐渐意识到对于私利的追求也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不应该受到遏制,而是应该正当地发展。没有私利,哪有公义?私利是公义的根本,但这并不是强调人应该先满足私利后满足公义,正确的途径是在保障公义的前提下,正当而有限度地满足私利。

  大公无私是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也是人们普遍憧憬的大同盛世的基准。但要清楚,几个人的大公无私不是好事,相反是一种不好的兆头。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不是掌握在几个人的大公无私上,而在于整个民族的公私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