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第三节 大妃的心事



  带着山野清新气息的三月春风,从洞开的门窗飘入,使乍试春装的人们愈觉神清气爽。欢乐的气氛笼罩着勤政堂,喜庆的锣鼓不时敲响。悠扬的唢呐声时而低回婉转,时而高亢嘹亮。忙碌的下人仆役穿梭般出出入入,香气四溢的菜肴逐一摆上了桌案,十几个陈年的酒坛已剥去泥封,空气中弥漫着美酒的醇香。前来赴宴的文武臣僚陆续到达,彼此乱糟糟地问候与寒暄着。一切都沉浸在过年般的喜庆中,这是赫图阿拉城从未有过的“全虎宴”。

  正是代善当值,他代表宴会的主人努尔哈赤在指挥一切。自从褚英入狱,四大和硕贝勒地位愈加显赫。而以往按年龄为序的称谓亦完全打乱,在努尔哈赤默许下,人们已改称代善为“大贝勒”,共同参政轮流当值的阿敏为“二贝勒”,莽古尔泰为“三贝勒”,而以往的八贝勒皇太极,今已成为“四贝勒”。代善可谓春风得意,他与众人全都明白,努尔哈赤已选定他为汗位继承人。代善的优越感时而不自觉地流露出来,他俨然处处以太子自居。费英东等五大臣接踵来到,他犹如未见,仍在对下人们颐指气使地发号施令,也不向五大臣打个招呼。至于对那些也称贝勒的兄弟侄男们,代善更是不屑一顾,他要让这些人现在就体会到自己的威严。

  皇太极带着范文程一同来到。伊拉客被处死之后,范文程就由努尔哈赤恩准做了皇太极的随臣。代善故作不见有意冷落,而皇太极也不将代善放在眼中,进来后即直趋五大臣身边,有说有笑地彼此问候。

  代善不觉产生一种被轻视的感觉,感到不能容忍,遂气哼哼走过去直呼其名说:“皇太极,你好大的架子,也没把我这个大贝勒放在眼里啊!”

  皇太极转过身,不满腾地跃上心头:“大贝勒,你该不是故意找碴吧?”

  “怎么,不服咋的!”

  范文程赶紧出面打圆场:“大贝勒息怒,四贝勒是一时疏忽,还请见谅,我这给您赔礼了。”说着,深深一躬。

  代善鼻孔中“哼”了一声还想发作,有人走过来见礼,才将话头岔开。

  来人便是这次“全虎宴”的核心人物,他名叫阿敦,是努尔哈赤同父异母之从弟。时年三十有二,十六岁即在战场上搏杀,也算得久经沙场战功卓著,堪称是智勇双全。三天前,他在烟筒山打猎,射杀一只斑斓猛虎。努尔哈赤大喜,决定以虎肉欢宴群臣,是而方有今日这全虎盛宴。

  代善摆出君临天下的架势,打着官腔问:“虎皮可曾带来?”

  “就在门前木箱之中,请大贝勒过目。”阿敦躬身回答。

  代善太子气十足:“带我去看。”

  他二人离开,皇太极唾了一口:“看他那志骄意满的样子,好像他已是汗王了,将来还不知要怎样作威作福呢!”

  范文程劝道:“四王,在下有一言奉告,今后切不可再与大贝勒顶撞,以免招致他的忌恨。”

  “我难道还怕了他不成!”

  “四王何出此言,有道是咬人之犬从不露齿。”范文程是忠心辅佐,“欲成大业者当有大量,不争一时之短长。”

  皇太极不觉点头,他且是真诚地信服:“先生所言极是,此后自当时时注意就是。”

  门前,代善打开一只檀木箱,取出业已熟制好的虎皮,上下左右打量不住。这张皮在阳光的照耀下,金黄闪光,毛色鲜亮,手感也极好。代善不由得赞不绝口:“好皮,端的是上好皮张!”

  阿敦空口人情讨代善欢心:“愚叔若再侥幸猎得这等大虫,当奉赠与大贝勒受用。”

  代善却是当真了:“愿你心口如一,莫要到时割舍不得。”

  阿敦心说,几十年来,在这赫图阿拉附近,何曾有人打到老虎,今生自己是不会再有这遭遇了,誓言自然凿凿:“我如若失信,逃不过五雷轰顶。”

  “言重了。”代善看见努尔哈赤从后面进入了勤政堂,赶紧将虎皮丢给阿敦,急步迎上前去。

  后院的寝室中,大妃正在对镜梳妆。面对铜镜顾盼,镜中的自己皓齿明眸面容姣好。虽说已是生过四个孩子的女人,年已三十开外,但大妃依然是光彩照人青春靓丽。俗话说,女为悦己者容,此时她这样刻意打扮,只有她心中明白是给代善和皇太极看的。近来她越发感到了汗王的衰老,床笫之间那勇猛的努尔哈赤已找不见了,她有了一旦汗王不在的危机感。她要预先寻求一座靠山,而努尔哈赤平素话言话语的流露,使她认定日后得继汗位者不出代善与皇太极二人。她决心预做准备,讨取代善与皇太极的欢心。可是与他二人接触的机会不多,今日汗王设宴,应该说是个难得良机。适才她也曾流露出要随同努尔哈赤参加“全虎宴”的意愿,怎奈汗王不予理睬,但她不甘就此作罢,决意要在这宴会上接近二人获取好感。因而她翻寻出最名贵的首饰,要让那两位日后的实权人物一见倾心。

  身后响起了“踢踢踏踏”的脚步声,从铜镜中她看到了那张讨厌的大饼子脸。她蛾眉紧皱地转过身躯:“你又来做甚?”

  “妹子,”来者俯下身来,脸上堆满谄媚的笑,“上次你给哥的银子花光了,手头太紧了,你再帮哥一把。”

  “你,”对这位不争气的大哥,大妃真是哭笑不得,“二十两纹银这才几天,你又都送到赌场,照这样就是有金山也架不住你败弄啊!”

  大哥只是低声下气相求:“妹子,你现在贵为王后,国母之身,我这穷哥哥还不能沾点光?努尔哈赤家金银无数,你给我百八十两,不过九牛一毛的事。”

  “我的大哥,你以为汗王家的钱是随便拿的?我的月份银不过才五十两。”大妃明白不出血是打发不走娘家哥的,何况自己还急于到宴会上去,就没好气地拣了一锭十两白银,“拿去,一月之内不许再来。”

  “多谢妹子,为兄记下了。”他将银子揣在怀里就走。

  屋门口站着一位二十出头年岁的女人,虽说有些妖艳,却也是华服盛饰:“噢,我当是谁呢,原来是大舅哥呀,又把什么金珠宝玉揣走了?照这么捣腾,这努尔哈赤家财用不了多久,就都搬到你们家去了。”

  大妃见是小妃代因扎,便气不打一处来。这个小妃认为自己年轻而不能专宠,全是大妃狐媚所致,故而与大妃素来不和。大妃奔过去摆出了打架的架势:“你敢胡说八道血口喷人,看我不撕了你的嘴!”

  “我是亲眼得见,你把怀里的赃物掏出来。”代因扎手指大妃的兄长叫号。

  大妃之兄钱已到手,哪管她们争吵,手捂着银子一溜烟走了。大妃无暇顾及与代因扎再吵,踩着寸子鞋,扭扭摆摆往勤政堂去了。代因扎以为是努尔哈赤允诺,越发心怀怨恨。瞪着大妃扭动的臀部,不住紧咬碎玉般的银牙。

  勤政堂里,“全虎宴”刚刚开始。努尔哈赤举起盛满美酒的银杯,难得开怀地大笑:“吾弟阿敦射得猛虎,主我建州女真大业兴旺,本汗甚喜。各位都请满饮此杯。”

  在一片颂扬声中,人们无不干杯。

  阿敦离座上前,将虎皮举过头顶:“大汗在上,请收下这袭虎皮。愿汗王勇如猛虎驰骋疆场,子孙满堂福寿绵长。”

  努尔哈赤春风满面接过:“吾弟可比当年景阳岗上的打虎武二郎,诚为赫图阿拉的英杰。本汗赏你白银千两。”

  “谢大汗!”阿敦跪倒谢恩。

  努尔哈赤手抚虎皮,少顷说道:“这确是难得之上等皮张,本汗欲将这张皮赏与臣下,又虑及只此一袭,恐难摆平啊。”

  在座者纷纷开口说:“但凭汗王之意,谁敢不遵。”

  努尔哈赤的目光先投向代善,他想日后将把汗位传与代善,莫如当堂赐赏虎皮,也使众人预先有知。代善显然从努尔哈赤的眼神中领会了那未言的含意,脸上凸现出得意与感激。努尔哈赤方要做出决定,而当他又将目光扫向皇太极时,也体会到皇太极的期盼与渴望,不免犹豫起来。正自拿不定主意,孟姑的形象浮现在眼前。想起爱妃生离死别前的嘱托,觉得只有将虎皮赏与皇太极,方能对得起孟姑的在天之灵,遂将目光定在皇太极身上:“王儿,你管家理财功不可没,这虎皮权作奖赏。”“谢父汗!”皇太极响亮地答谢。

  代善却是万分失望,长长地叹出一口气。努尔哈赤看在眼里,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费英东等五大臣无不发出赞许的议论声:“大汗英明!”

  皇太极正欲上前领赏,范文程却在他身后轻声紧急提醒:“四贝勒,当让与代善。”

  皇太极对范文程信任有加言听计从,他也看出了父汗的为难之处。当即又启奏道:“父汗,儿臣还有话禀明。”

  努尔哈赤猜不透皇太极是何用意:“有话只管讲来。”

  “父汗对儿臣的疼爱龙恩浩荡,儿臣没齿不忘。”皇太极话锋一转,“然儿臣觉得,还有诸多兄长在上,不敢僭越擅恩,恳请父汗将这虎皮赐与大贝勒,如此小儿心下方安。”

  努尔哈赤不觉听得眉开眼笑:“王儿如此顾念手足之情,为父甚感欣慰。大贝勒,你意如何?”

  “多谢父汗恩赏!”代善惟恐努尔哈赤再生变化,不等明确表态,已是抢先跪拜谢恩。

  努尔哈赤未免大失所望,他原想代善也能像皇太极一样谦让,在众弟兄及大臣们面前,树立起一个有尊有让的良好形象。谁料这个打算托付国事的次子,竟是这样猴急。他无法当众说出心事,也是暗暗地叹气一声。

  代善哪里领会父汗的不满,似乎怕虎皮会飞走,不等宣召径自上前,从父汗的书案上,将虎皮抄在手中,满面笑容地退回自己的位置。

  努尔哈赤颇为尴尬,但也不好当众教训代善,只是脸上不甚欢喜,低下头来,吞下一盏闷酒。

  大妃已在堂后观察片刻,她见汗王不喜,感到正是机会,遂步出后堂,踩着寸步走到正中。

  大妃装束得花枝招展,犹如芙蓉出水莲花初放,光彩得令人目眩。在场者无不愕然,不由得议论纷纷。

  努尔哈赤脸色愈发难看:“你来做甚?”

  大妃倩笑甜甜:“妾妃见今大喜之日,特来献上歌舞,为大汗助兴。”说着,她不等努尔哈赤发话,便双臂一抖扭将起来。女真人的寸子鞋,与汉人的三寸金莲有异曲同工之妙。着此而舞,舞者如迎风弱柳,俯仰翻转,美不可言。大妃手执两方绢帕,双臂频抖,越扭越欢。就像六月田野里的禾秧在微风中摇摆一样,给人以无限美的遐想。努尔哈赤的不悦心情真就被冲淡了许多,竟也忘情地观赏起来。大妃见汗王不反感,舞得更欢,随之也放开了歌喉:p>  青山连绵莽莽苍苍,

  草原无垠撒满牛羊,

  田野锦绣庄稼茁壮,

  赫图阿拉无限风光。

  努尔哈赤女真汗王,

  英勇之鹰上天所降。

  苏克素河母之乳浆,

  哺育建州百万儿郎。

  森森林木举起刀枪,

  百战百胜纵横沙场。

  虎落平川预兆吉祥,

  天神共佑国运无疆。

  大妃的声音甜润嘹亮,高亢入云,余音绕梁。努尔哈赤也曾听过大妃的歌唱,但如此载歌载舞淋漓尽致的表演却是从未有过。在场者大都将注意力集中在歌舞上,惟有范文程看出了端倪。歌舞间,大妃那脉脉含情的眼波,不时流向代善与皇太极。皇太极感觉到那目光中的异样,两番之后便有意避开,不再抬头睁眼了。而代善则不然,不错眼珠地盯着大妃。在他看来,今日的大妃,分明就是月里嫦娥人间仙子,并不时还与大妃一个深情的眼波。

  当大妃歌罢舞毕,皇太极也发现了他二人眉目传情,便与身边的范文程会意地对视了一下。

  范文程却是微笑挂上眉梢:“恭喜四贝勒,此乃天助。”

  与此同时,五大臣对代善与大妃的不正常亦有所察觉。努尔哈赤何等精明,也感觉不对头。待大妃歌声一住,即将手一挥:“好,歌舞俱佳,来日有赏,你下去吧。”

  大妃情犹未尽,但不敢不遵,临行仍丢给代善一个长长的眼吻。代善也是情不自禁,目光一直跟在大妃身后,直到看不见为止。努尔哈赤重重地咳嗽一声,代善才回过神来。

  大妃兴致勃勃走出勤政堂后门,又与代因扎迎面相遇,明白这是代因扎守候在附近,心中大为反感:“你是在对我盯梢不成?”

  “我还没那个闲情逸趣。”代因扎不忘挖苦,“怎么不在堂前浪了,怕是被汗王赶出来了?”

  “你,满嘴喷粪!”大妃不屑于再与代因扎理论,气冲冲甩开她走了。

  回到寝房,大妃感到还是代善对己有情,而那皇太极竟不识抬举,看起来今后就要指望代善了。怎样再进一步表示心情呢?大妃从皇太极向汗王进奉虎丹宝酒一事上,忽地想到了这只老虎的两只虎丹,立时有了主意,匆匆卸妆向厨房奔去。

  “全虎宴”上,因代善争要虎皮,和大妃那一番表演,努尔哈赤颇为不快,原定要尽欢的宴会也就提早结束了。努尔哈赤心事重重地走进后宅院,代因扎在院门里迎住了他。

  “大汗,请到奴婢房中小坐片刻。”代因扎施以蹲安礼。

  努尔哈赤心绪不佳,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待本汗得闲时再去看顾你。”

  代因扎露出不满:“汗王已有月余未到奴婢房中歇息,要是以为贱妾可有可无,何不将奴家休回。”

  她这一说,努尔哈赤也觉过意不去:“是我终日忙于军国大事,竟然冷落了你,这就到你房中如何?”

  “谢汗王天恩。”代因扎喜出望外,欢天喜地引汗王进入自己的寝房。

  一盏香茶之后,代因扎觉得时机已到,便靠在努尔哈赤怀中说:“汗王,妾妃有一事禀奏。”

  努尔哈赤相当敏感:“不要刚刚得宠,又生非分之想。”

  “妾妃是为大汗着想,不敢不奏。”

  “好,你且讲来。”

  “汗王,大妃她逐日将金银珠宝偷偷让其兄窃回家中,长此下去,汗王的家产岂不尽为她家所有?”

  努尔哈赤将茶碗一顿,脸色也撂下来:“你等姐妹之间当和衷共济,怎能互相攻讦。似这种无事生非之言,我再不想听它。”

  “大汗,妾妃之言决非空穴来风,实为亲眼所见。”代因扎将方才的情景讲述一遍,“若有半句谎言,甘领掉头之罪。”

  大妃之兄来府索取财物,自己也早有耳闻,但努尔哈赤不想让代因扎以此为口实动摇大妃地位,更不想让大妃蒙上不好的名声。因此他沉下脸来怒斥代因扎:“你为争宠,竟不惜造谣生事,着实令人气恼。先给你个警告,饶过这次,再敢胡言,立即打出府门。”

  代因扎一见汗王动怒,不敢再说,小心翼翼地侍奉。但是,努尔哈赤还是未在代因扎房中就寝,他无限思念孟姑,又去孟姑生前居住的房间,回味孟姑在世时二人相亲相爱的往事。

  宴席散后,厨房内已是人去屋空。大妃在厢屋中找到厨事总管,提出要那两枚虎丹。虽说虎丹珍贵,大妃来要,总管哪敢拒绝。大妃取回,在自己房中精心烹制,掌灯时分,一碗虎丹莲子羹在她手下制成。灯光之下,乳汁般粘稠的玉色汤液中,漂浮着两粒核桃大小金红色的虎丹,犹如两轮旭日半露出海面,使人看一眼便馋涎欲滴。她想,都说这玩艺壮阳,送给代善,让代善知道自己的满腹柔情。大妃又在镜前修饰一番,临出门时,又改了主意。自己平素听汗王言谈,对皇太极分外偏爱。这宝不能只押在代善一人身上,万一日后皇太极继汗呢?想到此,她将莲子羹一分为二,分盛在两只青瓷盖杯中,用一方素绢手帕苫盖,她端起一只瓷杯出房,直奔代善的宅院。

  代善正在灯下欣赏虎皮,他如今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他看不出努尔哈赤隐含的不满,认为自己取得了绝对信任。虎皮到手,预示着汗位非己莫属。下人报说大妃来到,他也觉诧异。天色已晚,大妃来此为何呢?代善不禁想起日间宴会上大妃眉目传情的情景,莫非是有意?此念一起,脸部不觉发烧。大妃毕竟是母亲辈分,若是做出非分之事,父汗知晓那还了得。代善胡思乱想着将大妃迎进客房,灯光下大妃风姿绰约,顾盼迷人,代善止不住心猿意马起来。

  大妃倩笑盈盈:“唐突造访,大贝勒不会见怪吧?”

  代善已是有些神魂颠倒,忙不迭地说:“母妃凤驾光临,求之不得,快请上坐。”

  大妃将盖杯轻轻置放案上,款款落座,用撩人的眼神死盯住代善:“大贝勒,可知我此行为何而来?”

  “儿臣蒙昧实实不知。”代善被看得心慌意乱,手足无措地低下头去。

  大妃却是频频发起进攻:“大贝勒,你我年岁相仿,若在寻常人家,当是夫妻,以后莫再母妃叫个不停,就以兄妹称之相宜。”

  “儿臣不敢,”代善诚惶诚恐,“这万万使不得,父汗知晓,便有杀头之罪。”

  “傻瓜,哪个让你人前张扬?”大妃用眼神勾他,“背后无人,你我便随意些又有何妨?”

  “这个……”代善害怕不敢应承,但又不愿拒绝。他偷看一眼大妃,心想香艳的美人,若拥在怀中,该是何等惬意。

  大妃站起走至近前,拉起代善的手:“过来,看我给你带来什么礼物。”

  代善感到这手柔若无骨,不忍挣脱,便随她揉扯着站到桌前。

  大妃揭开杯盖:“看,虎丹莲子羹!”

  “此乃上好的名贵补品。”代善想不到大妃将这样稀罕的物件给自己送来,一虎只有两颗,另一颗想必是留与父汗享用了。

  大妃接口说道:“它是壮阳佳品。”

  代善脸腾地红了:“母妃这是何意?”

  “你心中应该清楚。”大妃无力地靠在了代善身上。代善感觉到了大妃那柔软极富弹性的前胸。

  “我,我。”代善已是不能自持,他张开双臂,要将大妃拥抱。

  大妃明白代善已臣服在自己的石榴裙下,心说让他魂不守舍地相思去吧,便抽身一闪躲开:“大贝勒,来日方长,何必急于一时。汗王百年之后,我整个儿都是你的。”

  代善眼巴巴地看着大妃飘然逝去,室内只留下一缕香风。

  大妃满怀得胜的喜悦,回房托起第二杯虎丹羹,又向下一个目标进攻。她坚信自己的美貌,定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当她来到皇太极宅院时,情景与代善处就大不相同了。

  皇太极是偕范文程共同在客舍相见的,这便叫大妃无话可说。皇太极不苟言笑地问:“母妃驾临,有何见教?”

  大妃不甘无功而返,不满地给范文程一个白眼:“四贝勒,我的话要单独同你一个人说。”

  “母妃,范先生乃儿臣心腹,有话但说无妨。”

  “四贝勒,他还不是女真人,在场总是有些不便吧?”

  皇太极无奈地对范文程:“请先生暂避一时。”

  “下官告退。”范文程向皇太极丢下一个眼色。

  皇太极会意地还以眼神,待他走出。皇太极便催促道:“母妃有何教诲,儿臣洗耳恭听。”

  无人在场了,大妃立刻现出了媚态,又把多情的眼波抛向皇太极:“四贝勒,我特意给你送来一样好东西。”

  “无功受禄,儿臣不敢领受。”

  “瞧你这一本正经的样儿,过来看看,我可是专为你留的。”大妃打开杯盖,“是虎丹莲子羹。”

  皇太极不肯走过来:“这类补品,儿臣不该受用,当留与父汗消受才是。”

  “怎么,怕吃了它你的妃子难以承受吧?”大妃显然是在挑逗他,“看来你对女人是知疼知热的。”

  皇太极正色说:“请母妃言语间放尊重些。”

  “怎么,在我面前装正经!你和那个范文娟的事当我不知道呀?”大妃的试探受阻,明白皇太极不吃这一套,便又换了话题,“四贝勒,我要是在汗王面前给你美言几句,那个美人范文娟笃定能到你的床上。要是惹我不高兴,做酱做不咸,做醋我可能做酸!”

  皇太极不想开罪大妃,也软化了语气:“母妃恩赏,儿臣铭感五内,今后倘有报效之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好吧,我总算没有看错人。”大妃感到该收兵了,“汗王对你是寄予厚望的,我一定力劝他让你继汗。”

  “多谢母妃关照。”皇太极深施一礼。

  “那我就告辞了。”大妃扭扭搭搭走了。范文程走进来连声夸奖:“四贝勒分寸把握得甚好,不与之同流合污,也不能让她感到你是敌人。”

  “可叹哪!”皇太极明显闷闷不乐。

  “贝勒爷为何这样伤感?”

  皇太极沉吟少许:“可叹父汗盖世英雄,竟有这等寡廉鲜耻的妃子,岂不将他的脸面丢尽!”

  范文程劝道:“古人云,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唐高祖开国皇帝,也有妃嫔与二子鬼混。即以尊家而论,不是也有褚英忤逆吗?想开些,贝勒洁身自好也就是了。”

  皇太极看看虎丹羹:“范先生,你就将它开销了吧!”

  范文程将杯盖放好:“这羹不能吃,我料定大汗必要追查。”

  皇太极大惑不解:“先生何出此言?”

  “只因我看见代因扎尾随在后,她必不肯放过大妃。”范文程说来信心十足。

  果然,代因扎在孟姑房中找到了努尔哈赤,并当面告了御状,历数了她目睹的大妃的放浪行为。努尔哈赤气得半晌无言,良久,狠狠一巴掌扇过去,代因扎嘴角流出鲜血,粉面麻辣辣地发烫,委屈得放声大哭。心情烦躁的努尔哈赤暴跳如雷:“要再嚎叫我一刀把你抿了!”

  代因扎真就不敢哭了,硬是憋了回去:“你太不说理,奴家都是亲眼所见。”

  “你去将那虎丹羹与我取来。”努尔哈赤想验证一下真伪。

  代因扎去不多时,端回皇太极处的原物,而代善那里只是空碗:“看吧,妾身不敢说谎。大贝勒吃掉了,四贝勒原封没动。”她以为努尔哈赤定要严惩大妃,说不定会将大妃处死,谁料汗王看了看竟未作任何表示,而是破天荒地主动说要去她的房中歇息。代因扎喜出望外,引领汗王来到自家卧房,来不及沐浴了,但房内遍插檀香点燃。铺开绣衾,原指望这一夜颠鸾倒凤得畅情怀,可是汗王于情爱上却毫无兴致,全不理会她的温存。她稍一主动些,便被汗王心烦地推开。代因扎怕将汗王惹恼,不敢再过分强求,这一夜只见汗王辗转反侧,短叹长吁不曾入睡,代因扎明白,汗王在为大妃之事闹心。

  次日天刚放亮,努尔哈赤一大早即起来,代因扎服侍梳洗过后,早膳也不用即去了勤政堂。他一夜难以成眠,倒不仅为大妃的缘故,而是在为代善苦苦思索。褚英业已下狱,原想代善继承汗位,但代善这种品德能当汗王吗?怎么办?再将汗位他移,刚刚废了褚英,岂不遭人耻笑。他正拿不定主意,恰在勤政堂门前与阿敦相遇,想起人称阿敦勇而多智,何不听听阿敦见解,便叫阿敦入内。

  阿敦不知所以,心中未免忐忑不安。进到堂内,一时不见汗王开口,不好就这么僵着,便问:“汗王呼唤,不知有何差遣?”

  努尔哈赤犹豫的是如何提起,阿敦发问,他也就不再避讳了:“我问你,在本汗诸子之中,何人可继我为汗?”

  阿敦不觉一愣,汗王一大早为何提起此事,莫非又发生了什么变故?他紧急地转动着智慧的脑筋,迟迟没有回答。

  努尔哈赤耐心地打消他的顾虑:“有何看法尽管直说无妨,我会为你保密的。”

  阿敦心说,褚英被废,代善继位的架势已摆在那里,这是尽人皆知的。汗王突然提起,莫不是代善业已失宠。但他还不肯轻易暴露观点,因为他不想得罪代善也不想得罪皇太极,便加以推托:“知子莫若父,尽管我是汗王从弟,但是这话也不好说啊。”

  努尔哈赤显出不耐烦来:“本汗既然问你,就是对你信任。我的问话你总要答复吧!”

  阿敦情知搪塞不过了,依然是不肯说得太明:“其实汗王心中有数,自然是年轻有为、智勇双全、人人称赞的那个了。”

  “你所指可是皇太极?”

  “汗王英明。”

  “阿敦,其实本汗早就意在皇太极,只是嫡长为先,恐遭他人议论。”努尔哈赤说出担心。

  “汗王大可不必,”阿敦顺着努尔哈赤的意思说,“汉人规矩,我女真人何需恪守。再者说即使汉人传位,也并未一律长幼相继,还应选有德者任之,方可保基业永昌。”

  努尔哈赤不住点头,说明阿敦的话对了他的心思:“说得极是,所言有理。”

  阿敦惟恐夜长梦多引火烧身:“大汗,若再无垂询,小弟就告退了。”

  “好吧,你可以走了。”努尔哈赤又叮嘱说,“但有一点,此事不得对任何人提及。”

  “小弟谨记,决不敢走漏半点风声。”阿敦躬身退出。但他万万没想到,隔墙有耳,他与汗王的对话,全被大妃听个正着。

  大妃一夜不见汗王归宿,早起寻到勤政堂,恰好听到了阿敦与汗王的对话。通过昨夜接触,她已将自己的命运与代善联在一起。就冲皇太极的态度,若真继位焉有自己的好果子吃。她便一阵风似的,到代善那里报信。

  代善未曾担心位置不稳,大妃的信息令他大为震惊,立刻派人将阿敦传到府中,劈头便训:“阿敦,你好大胆子,竟在汗王面前说我的坏话,当心我继位后灭你满门!”

  阿敦真猜不透代善何以这样快就得知自己与汗王的对话。怕引火烧身,而偏偏就惹出了麻烦,虽说自己是叔父辈分,但代善是大贝勒,不敢不畏惧三分:“大贝勒,我哪有那个胆量,是汗王提起,我只是哼哼哈哈作答而已,你继位与否,还不是汗王一句话。”

  代善追问:“大汗当真对我失去了信任?”

  阿敦不好明说,信口敷衍道:“其实汗王还是坚持以嫡长为先,怎奈皇太极贼心不死,他与阿敏、莽古尔泰合伙说你坏话,长此下去,难保大王不变心。”

  “原来是这样。”此刻,代善越发仇恨皇太极。

  阿敦见状,趁机溜走了。

  代善当然不甘坐失太子之位,他立时去面见汗王。进了勤政堂,便扑通跪倒在努尔哈赤面前:“父汗,要为儿臣做主啊!”

  努尔哈赤正为大妃之事烦心,见代善如此,皱起眉头:“你这是为何?有话起来说。”

  “父汗,皇太极、阿敏之流在您面前诽谤儿臣,他们均系造谣生事,父汗切不可信以为真,儿臣对您是耿耿忠心哪!”

  “这是从何说起,皇太极何曾对为父说过你的不是?”努尔哈赤生疑追问,“你是从哪里得此信息?”

  “父汗,是阿敦适才亲口告知儿臣,千真万确呀!”

  努尔哈赤不禁对阿敦深恨:“这个阿敦,方才本汗再三叮嘱,不可胡言乱语,他竟然两面三刀挑拨离间,这还了得!”

  “父汗之意是……阿敦他说了假话?”

  “他是一派胡言。”努尔哈赤认定是阿敦走露了风声,担心再将自己议及汗位继承之事张扬出去,当时传下口谕,将阿敦戴铐钉镣收监囚禁,家产抄没充公。可叹阿敦连分辩的机会都没有,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成了阶下囚。

  同时,努尔哈赤也对大妃的处置拿定了主意。念及大妃已育四个子女,不忍加诛,也不想让家丑外扬。他发布口谕说,大妃私藏金帛,有违家法,姑宥其死,遣令大归,抄没其家,移居城外,永不得再入赫图阿拉城。

  消息传出,范文程举杯向皇太极祝贺。皇太极掩不住内心的喜悦,笑意挂在眉梢,将满满一杯高粱美酒一饮而尽。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