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关于师陀的一篇佚文《奈何桥》

作者:江 红





  《奈何桥》(小说),署名芦焚(师陀1946年前使用的一笔名),发表在1934年10月1日出版的文学杂志《当代文学》第一卷第四期第43页,《师陀全集》未收入,师陀的相关回忆文章中也未见提及。杨义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和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有关师陀的论述也未涉及《奈何桥》,其他文学史也未见提及。
  《当代文学》(月刊)系当代文学社主编,天津书局发行。上海图书馆近代图书库馆藏有1934年7月1日至1934年10月1日的期刊原版,共四期和第五期目录预告。此刊第一卷第三期内刊登有“曾为本刊撰稿者”名单,其中包括艾青、芦焚、绀弩、金丁等。而第一卷第二期中刊登的芦焚的《哑歌》(小说)已收入《师陀全集》(以下简称《全集》)第一卷短篇小说集《谷》。蹊跷的是同样刊登在本刊的《奈何桥》为什么没有收入《全集》?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考证了《奈何桥》的风格和内容以确定此篇确是芦焚即后来改笔名为师陀的现代作家王长简之作。
  《奈何桥》的文体风格和师陀的其他短篇小说一样,有散文化的倾向,开篇至尾采用第一人称叙事,笔调随意散漫。叙事风格也和他的其他短篇作品一样,记叙中不断穿插剖析性感受性的议论和抒情文字。如师陀的其他短篇作品一样,同样涉及“对自然的深情体验和对社会人生带嘲讽理性的关照”。(杨义语)①也和师陀的后期作品《果园城记》中的短篇作品风格一致,叙事节奏缓慢,每一节终了之后都余音袅袅,惹人深思。语言恬淡却别有韵味,看似冷镌的笔触却饱蘸着分明的爱憎。由此可见此篇虽然暴露了师陀早期创作的语言跳跃等缺点,但和其后期创作的风格保持了总体的一致性。可以从作品风格判断,《奈何桥》确是师陀早期作品之一。
  具体到作品内部细节,仍然可证明此文出于师陀之手。《奈何桥》中的风景描写如师陀其他作品一样,是作者善于织绘的例证,如小说第三节在叙述到主人公“我”流落街头后出现了这样的描写:“浅灰色的天空,有绛色的云无声的滑过,山岚渐渐转了风色。当眼落在桥下的潭里,我惊觉得以为他是为人形成的,为人存在。”②这样冷不防地出现的一段突兀的风景描绘,仿佛与情节极不协调,却制造了一种幽深的诗境。在师陀其他短篇作品中这样的手法随处可见。
  更确凿的证据是《奈何桥》的题材所涉及的“我”赶往泰安途中和在泰安的经历正和师陀在《怀念赵伊坪同志》中回忆的经历相符。“我花剩下的钱只够买车票到泰安……我们(指我和赵伊坪)上了火车,把困难留给将来,真是浑身轻松。”③这里回忆的事件和心态正和《奈何桥》中的心理描写“把这些可气又可笑的想头(在济南可能有‘一打以上奇遇’)都放在济南”④相吻合。而回忆文章中提到的“我们逛了城里的岳庙,看了庙里的唐槐汉柏,荡了泰安城里用青石板铺的大街小巷。”⑤也和《奈何桥》中有关“唐槐汉柏”和“石条铺的狭路”的记叙一致。
  如果“小说是回忆”,那么师陀在“泰安”之行的基础上创作的这篇小说一定程度上为我们证明了师陀的个人经历中曾有一段泰安之行,而不是如《师陀研究资料》中的《师陀生平年表》所记录的“1932年7月师陀回杞县为父亲办丧事后,于1933年春便到河南省辉县太行山区住了两三个月”。而是于1932年秋收后临时改变了去北平的计划和赵伊坪一起去了泰安,又展转到过济南。
  而《奈何桥》这篇佚文也是师陀短篇小说中唯一一篇带有郁达夫“零余者”小说痕迹的作品,虽然笔调较郁达夫作品的感伤病态情调要明朗昂扬一些,但同样抒写着难遣的羁旅牢愁,表现对自我灵魂的拷问和对命运的探求。总体来说这篇佚文中表现的羁旅之情中的无奈和豁达,以及对下层劳苦大众之间互助同情的力量的发现是作者同时期其他类型的小说所缺乏的。就作品所展现的内容和主题而言都是异于师陀其他短篇作品的,因此它的发现将丰富师陀小说的类型。
  小说中所表现的乡土观念也将揭开师陀早期乡土小说的主题之谜。即在他的早期创作观念中乡土不是一个无限向往的心灵港湾,而是一个“前代的熔炉”,“如果一再把自己交给家庭炉造,要算再可悲可耻不过了”。⑥于是即使流落到无可奈何的“奈何桥”,对如何生活下去都无从把握,乡土依然不能成为年轻闯将师陀的魂之所系。
  由此展开,可见师陀的乡土观念事实上经历了三个时期,从“奈何桥”时期对乡土的弃绝到分家事件后对乡土“从心底里憎恶”,再到“果园城记”时期对乡土的爱恨情仇已经积淀升华为一种关于生命、情感和时间的存在之思,而不是如一般论者对师陀的部分作品做静态考察后做出结论,称师陀作品中流露出对故乡的厌弃感⑦。一些论者也注意到师陀乡土观念的复杂性,认为师陀采取一种背对故乡的姿态,对现实中的故乡往往采取讽刺、批判否定的态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故乡念兹在兹而致的乡愁。⑧显而易见上述观点均未涉及师陀乡土观念发展变化的过程,也就无法把握师陀不同时期的乡土小说的特质。而《奈何桥》的发现将为研究者以发展的眼光重新关照师陀的不同时期的乡土作品,动态地考察师陀的乡土观念提供一个全新的文本参考。
  
  注:
  ①出自《杨义致师陀的信》,《师陀全集8》第105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
  ②引自《奈何桥》,署名芦焚,载《当代文学》,第一卷第四期,第49页。
  ③引自《怀念赵伊坪同志》,署名师陀,载《新文学史料》,一九八七年第四期。
  ④引自《奈何桥》,署名芦焚,载《当代文学》,第一卷第四期,第48页。
  ⑤引自《怀念赵伊坪同志》,署名师陀,载《新文学史料》,一九八七年第四期。
  ⑥引自《奈何桥》,署名芦焚,载《当代文学》,第一卷第四期,第45页。
  ⑦这种观点可以参考范培松:《序言》,《师陀散文选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范培松编,第4—11页。
  ⑧这种观念可见《中国现代作家的现代叙事———师陀的还乡之旅》,卢建红,《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月第43卷第6期,第57—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