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2期

在江西省文联六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刘上洋




同志们:
  上午,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刚刚结束。省文联又在这里召开六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学习贯彻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工作,研究今年各项工作任务,讨论通过省文联2004—2008年工作规划。借此机会,我向与会各位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全省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
  2003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重要而非同寻常的一年,也是我省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一年来,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解放思想,团结奋斗,经受住了非典疫情、洪涝灾害和严重干旱三大严峻考验,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改善。赣鄱大地处处涌动着改革、建设的滚滚热潮和勃勃生机,全省人民朝着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2003年,也是我省文学艺术界不断开拓进取、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一年来,省文联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联络、协调、服务”的职能,团结和带领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工作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导向正确,成果丰硕,文艺园地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具体来说,一是有一大批优秀作品在全国获奖并产生较大影响。如陈世旭的中篇小说《救灾记》获《小说选刊》优秀小说奖,熊正良的中篇小说《我们卑微的灵魂》获首届“茅台杯”人民文学奖,刘华撰稿的电视散文《井冈杜鹃红》获中国电视“星光奖”,彭学军的小说《你是我的妹》获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陈特明、邓伟民合作的歌曲《又是八月桂花开》获中国音乐金钟奖,舞蹈《人·水·魂》、《客家女人背》获“群星奖”,叶学龄的摄影作品《热恋》获国际影展金奖,帅安的美术作品《庐山草堂》获全国中国画展金奖,余大喜的论文获中国文联第三届文艺评论一等奖,等等。真可谓文坛宿将老当益壮,艺苑新秀崭露头角。二是围绕“弘扬井冈精神,兴我美好江西”主题教育活动,举办了一系列有较大影响的文艺活动。比如,红谷滩之夜国庆大型文艺晚会、全省美术书法摄影展、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110周年文艺演出、首届全省小品小戏大赛等,这些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三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文联五年工作规划。去年,省文联党组成员分别带队下到全省各市、县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对新时期各级文联组织在发展文艺事业中取得的新经验新办法、全省文艺队伍和文艺创作情况,以及基层文联当前遇到的困难和工作中的不足,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省文联起草了《2004—2008年工作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文联今后五年的工作重点和奋斗目标。所有这些,充分说明我省文艺战线的同志,为我省文学艺术的繁荣,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充分体现了江西文艺界良好的精神状态,也体现了江西文学艺术事业发展的光辉前景。
  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推进我省文艺事业健康繁荣发展谈几点意见。
  
  一、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牢固树立正确的创作思想
  
  正确的创作思想,是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根本保证。这些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潜心创作,推出了一大批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文艺工作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我们也要看到,随着文艺创作生产的日益繁荣,创作上缺乏社会责任感、媚俗化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无疑损害了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作为党的文艺工作者,要始终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牢固树立正确的创作思想,努力成为先进文化的实践者和传播者。
  一是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精神文化产品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进入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主体。但是由尸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社会上还存在一些落后的、腐朽的文化,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领域面临着纷繁复杂的新形势、新情况。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思想文化激荡日益加剧。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西方文化产品不断地进入我国市场,我国的主流思想文化不可避免地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产品、文化资本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另一方面,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在积极吸收国外一切文明成果的同时,有效地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和思想文化的渗透;如何抓住机遇,加快文化建设,用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反映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抵制各种消极腐朽文化的侵蚀,用优秀文化成果为人类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等等,都是当前要认真思考并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只有始终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牢固树立正确的创作思想,才能不断提高认识生活、分析生活、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才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精神状态,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实现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重任。
  二是要大力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艺工作者是人类文明薪火的传递者。要注重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东西,注重在创作中体现民族风格、民族气派,体现为人民大众创作的思想。我国的文学艺术源远流长,有着“文以载道”、感时忧国的优良传统,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无不体现了这个传统。特别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更是点燃了民族精神的火炬,造就了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一代文学巨匠。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点、深受群众欢迎的作品,在推动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进人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我国的文艺家唱响时代主旋律,谱写了世纪之交中国文艺的辉煌乐章。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的瑰宝,必须很好地吸收、借鉴和弘扬。
  三是要紧扣时代脉搏。文化是引领社会进步的灯火。广大作家艺术家要以敏锐的目光,独特的视角,前瞻的姿态,展现中华民族崭新的精神面貌和美好的心灵世界,为这个充满活力的时代立言;要直面现实,揭示矛盾,正气浩然,激浊扬清,为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出警世之声;要关注现实生活、反映时代风貌、传递人民心声,为广大人民群众创作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比如歌曲《为了谁》就是作者深入九江抗洪第一线,亲身体验抗洪斗争有感而发的作品。它紧紧扣住时代脉搏,讴歌抗洪精神,真切感人,问世不久即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广泛传唱。我们读张平的长篇小说《抉择》,为李高成等的凛然正气而振奋,为作家能顺应党心民心,发出反腐倡廉的振聋发聩之声而感佩。
  
  二、坚持多出精品,积极探索文艺创作规律
  
  文艺精品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把握社会脉搏、体现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最能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价值。我们要充分认识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精品意识,积极实施精品战略,努力多出精品力作。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