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3期

皇帝也卖官

作者:李兴濂




  按理说,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天下是皇帝的天下,皇帝怎么能干起卖官的生意?不过,历史上确有其事,汉灵帝就是一个卖官的皇帝。
  光和元年(178年),灵帝在西园正式开办一个全国官吏交易所,明码标价,公开卖官,“自关内侯、虎贲羽林人钱各有差”。卖官的规定是:地方官比朝官价格高一倍,县官则价格不一;官吏的升迁必须按价纳钱,求官的人可以估价投标,出价最高的人就可中标上任;除固定的价格外,还根据求官人的身价和拥有的财产随时增减。卖官的官价是:三公级、司徒、司空、太傅、太尉、太仆、尚书令、牧、一等侯等享俸两千石的,其官位一律收钱两千万;郡守、县令、校尉、州掾、丞、主簿等食俸四百石者,其官位一律收钱四百万。官位的价格是官吏年收入的一万倍。
  帝旨一出,各地有钱有势者踊跃认购求官,开开业大吉。
  不久,灵帝针对那些有心无财者又特行一条规定:无钱者可先行赊之,需资到位后加倍清偿。这一下绝大部分地方官位被抢购一空,但还有边远恶瘦的地方官位无人问津。灵帝又行一策:这些地方的官价可以讨价还价协商。这回官市打更加兴旺,购官者趋之若鹜。灵帝因势利导,同年再度下旨:将朝中“三公”重位按每职一千万拍卖,“只留帝位不市”。段颎、张温等人虽然功劳很大,声望也很高,却也都是先交足了钱,才登上公位的。
  及至后来,更变本加厉。以后官吏的调迁、晋升或新官上任都必须支付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官位标价,也就是说,官员上任要先支付相当于他25年以上的合法收入。许多官吏都因无法交纳如此高额的“做官费”而吓得弃官而走。
  出身于北方名门望族、历任郡守及朝廷卿职的崔烈,中平二年(185年)三月通过关系,花了500万钱买了个司徒。到了册拜之日,宫廷举行隆重的封拜仪式,灵帝亲临,百官肃立阶下。望着崔烈春风得意的样子,灵帝突然觉得崔烈的司徒一职来得太便宜了,忍不住满怀惋惜地对随从亲信说:“悔不少靳,可至千万!”旁边的中常侍插嘴说:“他能出500万,已经很不错了。像崔公这样的冀州名士,岂肯轻易买官?陛下您不知道找从中做了多少工作!”事后,崔烈的儿子对崔烈说:“人人实在不该当这个三公。外面议论纷纷,都嫌这个官有铜臭味。”“铜臭”这个典故就是从这儿产生的。卖官已卖到朝廷的最高官职一三公,可见灵帝的贪婪和政治的黑暗。
  汉灵帝卖官所得全部收入国库,卖官持续了6年、生意红火,财源滚滚,后宫库银爆满为患,只得赶修万金堂以盛万金。不过,卖官钱的用法与时下贪官相同,都是用来包:二奶、建豪宅,供
  汉灵帝下诏在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兴建解读馆,后宫有美女“数千令人,衣食之费,日数百金”,“宫女无用,填积后庭,天下虽复尽力耕桑,犹不能供”。灵帝又大修宫室、铸造铜人,每日在宫中淫乐,曾在西园游乐场与一班无赖子弟玩狗,并给狗带上了进贤冠和绶带。东汉的进贤冠为文官所用,前高7寸,后高8寸,长8寸,给狗戴上文官的帽子,实际上是对官吏的一种侮辱,这就是“狗官”一词的由来。汉灵帝高兴地说,这天堂的日子,活上一万年才好呢!
  皇帝是如此,那些贪官酷吏更是变本加厉地搜刮、盘剥百姓,榨取更多的“礼金”来给灵帝送礼,以换取更大的官职,然后利用手中更大的权力来捞取更多的财富。谁料好景不长,终于激起了黄巾大起义。
  189年四月,刘宏一命呜呼!不过,封建社会的用人路线又多了一条选择:任人唯钱。因而贪官污吏的产生也是必然的、不可救药的,不贪污、那本钱不是泡汤了吗?以钱换权,用权赚钱,权钱交易,看来也不是现代社会的发明,古已有之!
  
  编辑 赵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