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3期

读来编往

作者:佚名




  参与
  
  2001年,69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联合发出《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倡议书》,倡议在孔孟之乡济宁“建设中华民族的世纪性文化工程一中华文化标志城”,使其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文化工程”。2007年10月22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出《关于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有关意见的通知》,按照规划,“它将是一座东方圣城,一个所有热爱中国文化的人都向往的圣地、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权威人士介绍说,这座圣城以北起孔庙、南至孟庙为南北中轴线展开,新建项目要求突出“精神文化至上”的理念,要建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其建设周期至少是百年以上,将耗资300亿元人民币。项目一经提出,便广受关注,各方关于该不该建的问题论战不断。
  有感于这种讨论,本刊在第五期杂志刊出了关于这一观点的讨论,活动推出后读者各抒己见,积极参与,现将部分读者及网友的观点摘录如下:
  
  支持者认为
  
  1、中国有五千年文化,根据弘扬中国文化,发展国家软实力,应该建一个这样的文化副都,至于建在济宁也是比较适合的,那毕竟是中华文化发源地——孔孟之乡,不过当地的周边建设应该与之相配套,还有人文素质,都应有所提高。真的建成以后,国家很多关于文化教育方面的事宜都应该在此举办,当地的文化建设也很重要,千万不要建几栋楼放那儿就完了,真心希望中国文化能发扬光大!(河北秦皇岛 李勇)
  2、中华文化标志不是历史阶段的表达,不是已被社会淘汰残缺不全的内容。作为民族文化的标志,不仅能够表明影响深远的五千年文化内容,更重要的是它是未来,是希望,是生命力的永恒。(四川成都 王新)
  3、强烈支持,中国的文化流失已相当严重,文化的凝聚与回归迫在眉睫!(网友 静夜思)
  4、应该建这样一个“文化副都”,西方的不少国家的首都也分“文化首都”和“政治首都”。(网友 黑黑)
  5、我觉得该建。办奥运会千亿元都花了,现在建个文化城是体现中华文化的标志,所需费用与奥运会相比也只是九牛一毛,何况自古以来孔孟思想的影响力是很大的。(网友 悠悠)
  
  反对者的理由
  
  1、孔、孟仅仅是教育家、思想家,与中国文化相去甚远。建一个文化副都,是想与真实文化分庭抗礼吗?(网友 茄子)
  2、还是不建好。针对新郑的黄帝故里建设,我身边的一位少数民族干部曾经问我:“黄帝陵属于历史遗存,历代都在朝拜,将其整修一下可以理解,现在又在光秃秃的山上建设黄帝故里。如果我们55个少数民族也都建设自己的先帝故里,各个民族都去朝拜本民族的先帝故里,55个民族互相竞争,其结果会是个什么样子呢?岂不是形成恶性竞争的结果?”那么,中华文化标志城会不会遇到同样的尴尬呢?(安徽铜陵 张艳)
  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是建个标志城就能表现出来的。(网友 千年一叹)
  4、我看在原有的孔府、孔林的基础上适度扩建是明智的。(网友 哈哈)
  5、文化在心中,而非看地上伫立多少建筑,建了多少个标志。(网友 凝笑墙东)
  6、反对用纳税人的钱去盖这样的东西,借文化名义大兴土木。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办,还需要花很多钱,比如教育问题,医保问题,人保问题,资源开发问题,能源问题,环保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等等许多问题还没解决好。(广东梅山 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