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女人与酒

作者:佚名




  甘甜溢香的酒是谁发明的?在甲骨文和金文里已经有了“酒”字,不过“酒”字不从水,而是写成“酉”字。据考古学家考察,这就是最早的“酒”字了。酿酒的历史要追溯到文字产生之前的遥远年代。《战国策·魏二》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酒是帝女令仪狄制做的。帝女何许人也?一说是舜之女,一说是天帝之女。
  帝女也罢,仪狄也罢,都是女性。这说明女人确实是酿酒业的创始人。后来有杜康之说,晚矣,此为男权社会的修正罢了。
  女人不仅是酒的创始人,而且与酒还有许多故事呢!
  
  夜奔当垆的卓文君
  
  汉代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他们是如何相识的呢?原来,卓文君之父卓王孙思慕司马相如的名声而大摆酒筵。主雅客勤,个个微醉。司马相如应邀抚琴助兴。美丽多才的卓文君在屏风后听到司马相如的琴声,一曲《凤求凰》拨动了她不甘遵循封建礼教而终身寡居的心弦。有酒才有诗,好诗借于酒兴。那么可不可以说这美满的琴瑟合音是以酒为媒呢?大家闺秀卓文君只身夜奔司马相如。
  卓文君之父为汉代的首富,但是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不给女儿半文财产。卓文君夫妻二人囊中羞涩无法度日,只好开个酒店。淡妆素抹的卓文君,亲自站在置放酒瓮的土台上卖酒,不卑不亢,神态自如。为了爱情永驻,司马相如亦不抚琴,他与酒店的伙计一样身着短脚裤,提壶洗碗干杂活,谈笑风生。
  最后卓王孙只得妥协。在封建社会里,女人重情,男人薄情。为追求婚姻的自由,身世显贵的卓文君当垆卖酒,没想到司马相如后来要纳妾。卓文君把酒赋诗:“今日斗酒会,明日沟水头,蹀躞御沟上,沟头东西流。”她义正词严地谴责了司马相如,在《白头吟》中表达了“愿得一心人,白头了相离”的美好愿望。女才子卓文君不仅仅开过酒店,而且还会喝酒呢!
  
  借酒消愁的女诗人
  
  中国的仁人志士往往少立壮志以身许国,当其报国忧民的政治理想被残酷的现实击碎之后,他们往往借酒消愁,表现出风流倜傥、狂放不羁的性格。殊不知,借酒消愁的不单是男子,中国的知识女性往往也借酒消愁。
  汉代女文学家班婕妤多才多艺,曾被汉成帝宠幸,后皇帝移情她人,她自作赋曰:“顾左右兮和颜,酌羽觞兮销忧。”她既为爱情的毁灭而忧愁,更有自尊自重、自我解脱的方法,借酒消愁还不足矣,尔后她毅然离开了皇宫。
  在下层妇女中,借酒消愁的也不为少数。唐代的女道士兼女诗人往往也借酒消愁。“旦夕醉吟春,相思又此春。雨中寄书使,窗下断肠人。山卷珠帘看,愁随芳草新。别来清宴上,几度落梁尘。”她愁思绵长,自称为断肠人。为了忘却这愁思而旦夕饮酒,以酒浇愁。但即使如此,又怎能消愁?在《寄予安》里,她写道:“醉别千卮不浣愁,离肠百结解无忧。”这百转千回的感伤可与“举杯消愁愁更愁”媲美了。这美妙的诗情缘于酒,没有酒,何能有如此豪兴?
  如果说前两位诗人表达的是对那些朝秦暮楚的男性的谴责,她们借酒而一抒胸中的块垒还局囿于个人的情感,那么北周赵王字文昭的女儿千金公主远嫁到遥远的突厥,则更深刻地表现出妇女颠沛流离的命运了。“盛衰等朝暮,世道若浮萍。荣华实难守,池台终自平。富贵今何在?空事写丹青。杯酒恒无乐,弦歌讵有声。”虽贵为公主,但毕竟是女人,始终逃脱不了被支配的命运。在异国他乡,婚姻的痛苦和思国怀乡的痛苦互相叠合着,剪不断,理还乱,已经达到苦不堪言、举酒亦不能消愁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