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傻瓜皇帝司马衷和黑皮丑后贾南风

作者:王 强




  魏晋风度,听上去似乎令人十分向往,但真正掀开那一页页厚重的史书,更多的是刀与火的杀伐,是血与泪的呻吟,是奸谋的得手和忠义的沦丧。
  西晋司马氏在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俘孙皓三分归一统后,结束了自董卓之乱长达91年的分裂。但是天不柞晋,晋武帝没有选对接班人,他的傻瓜儿子司马衷即位后,像个木偶人一样,任由黑丑娘们贾南风乱政,骨肉相残,朝纲紊乱,很快就导致了血雨腥风的“八王之乱”,人民死亡无数,兵戈相接不歇,中原动荡,重堕分裂,杀戮不断,生灵涂炭。
  
  一
  
  司马衷是傻瓜实属意外。他的父亲晋武帝“长发委地姿容堪伟”,他的母亲皇后杨艳“少聪慧、善书、资质美丽”。这样一对强强联合的夫妻,共生下三子三女,其他都不错,惟独太子司马衷生下来就傻乎乎的,智商委实低得很。
  虽然帝王父子不像寻常人父子那样常在一起吃住,但晋武帝司马炎还是从太子呆滞的目光中知道他的脑子里进了水。司马炎并不缺儿子,他共有子26人,“八王之乱”中有三王(楚王司马玮、长沙王司马义、成都王司马颖)以及后来的晋怀帝司马炽都相貌堂堂,智商超人。晋武帝与杨后的关系不错,他回宫后,表示太子不堪继承大统,想换一个儿子。不料杨后闻之大惊,说:“立嫡立长不以贤,岂可动乎?”皇后的话虽然有道理,但让一个大傻帽坐上储君的位子,实在是妇人之见。晋武帝耳根子软,经皇后一劝也就不再改变主意了。
  晋武帝毕竟是结束三国混乱的人物,他对太子实在不放心,便派自己的才人谢玖清教儿子房事,以寻求聪明的孙子。据《晋书》记载:“武帝虑太子尚幼,未知帷房之事,乃遣(谢才人)往东宫侍寝。”《晋书》中这句话泄露真相,晋武帝肯定是用过这位貌美的谢才人的,觉得谢才人聪敏、善解人意,才派去给自己傻儿子做性启蒙。谢才人“由是得幸有身”,“求还西宫,遂生愍怀太子”。几年后,傻乎乎的太子司马衷进宫朝见父皇,见一个三四岁的自胖小子与数位皇子在一起玩耍,非常可爱,便拉着小孩的手嘿嘿傻笑。晋武帝告诉他说:“是汝儿也。”司马衷不明就里,傻乎乎地应允下来。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儿子司马衷即位,是为晋惠帝。这个傻瓜皇帝连自已都搞不清楚,又怎能管理国家呢?这自然闹出了许多笑话。有一天,晋惠帝在后花园中东游西逛,那时是初夏季节,池塘里传来阵阵蛙声。于是皇帝大感兴趣,就问周围的人:“你们说,这些小东西是为官家叫呢,还是为私家叫?”
  一个傻瓜提出的问题,有时候一百个聪明人也回答不上来。对于晋惠帝这种跳跃思维,左右随从都感到匪夷所思,面面相觑,不知道说什么好。有一个经常跟随他的太监,对他的这种跳跃思维比较了解,就郑重其事地说:“陛下,这些青蛙若在官场里叫,那就是为官家;要是在私家地里叫,那就是为私家。”这种完全废话的答案,正好与晋惠帝的智力水平合拍,所以他听了很高兴,觉得困扰自己多天的大问题算是被解决了。
  这件事传出去后,人们都觉得这位皇帝的脑子里缺了一根筋。不久又发生的一件事却让这位皇帝大出了一次风头,留下了千古笑谈。
  有一年,某地闹饥荒,粮食颗粒无收,老百姓饿死无数。公文传到京城后,众官员聚在一起议论对策,晋惠帝呆头呆脑地听着,感到十分奇怪,就问道:“好端端的人怎么会饿死呢?”大臣们觉得傻皇帝难得关心一下百姓生活,就连忙解释道:“当地正闹灾荒,老百姓没有粮食吃。”晋惠帝感到很奇怪,突然灵机一动,很是得意地想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没有粮食吃也不要紧嘛,为何不吃肉粥呢?”大臣们听了皇帝如此“绝妙”的主意,一个个目瞪口呆,哭笑不得,晋惠帝也凭借着这件事留名史册。
  想来中国从古到今也有过不少皇帝,除了太好的和太坏的之外,大部分恐怕只能留在落满灰尘的厚厚史书中,等待历史学家去发掘了。这位傻乎乎的晋惠帝,却因为那句“何不食肉糜”让不少人知道了他的大名,也算是一种幸运吧。
  像晋惠帝这样的活宝,是应该住进精神病院的,而他偏偏做了皇帝。做了皇帝后,如果国家没有什么重大事件的话,也不过就是给人们留下笑料。然而,刚刚统一的西晋王朝偏偏事情很多,这就为一些外戚、后宫、朝臣留下了问鼎九五之尊的机会于是,皇后贾南风就粉墨登场了。
  
  二
  
  贾南风(256—500),小名告,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人。祖父贾逵,曹魏时曾任豫州刺史、阳里亭侯。贾逵晚年得子,欢天喜地,认为必有后福,当有充间之庆,给儿子取名为充,字公闾。贾充就是贾南风的生父。
  贾充在曹魏时任大将军司马昭的军中司马、长史等职,后为廷尉,爵封宣阳乡侯。他能言善辩,为人巧慧,很得亲信。曹魏末年,司马氏势力如日中天,权倾朝野,司马昭为晋王,更是势压公卿,连国君也忍让三分。魏主曹髦深知司马氏久有篡位之心,曾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对贾充十分器重,临死前拉着司马炎的手说:“真正知你者,是贾公闾呀!你不要辜负于他。”贾充因此很得司马炎的倚重,不久被拜为晋国卫将军、仪同三司、给事中,封临颍侯。
  魏元帝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十二月,司马炎在贾充、裴秀等人协助下逼令魏主曹奂禅位。司马炎受禅称帝,史称晋武帝,建元泰始,定都洛阳。贾充因功被加爵鲁郡公,拜车骑将军、散骑常侍、尚书仆射,后又拜为侍中、尚书令之职,参与枢密机要,一时朝野侧目。
  贾充在政治上春风得意,在家中却遇到了大难题。他续娶的城阳太守郭配之女郭槐,是个醋坛子,生性妒忌,甘露元年(公元256年)生下贾南风后,更是变本加厉。她对贾充身边的所有女性都心怀戒备,若是看到谁同贾充有来往,就会醋海生波,闹得贾充人仰马翻,不可招架。
  贾南风的弟弟贾黎民3岁时,乳母带他在家门口玩耍,贾充走来时,小儿子张着手,笑着让父亲抱。贾充便上前弯腰很亲热地拍抚他。这一幕正巧被郭槐看到,她以为乳母跟贾充有私情,不问青红皂白,竟将乳母鞭打致死。贾黎民因乳母离世最终也得病而死。后来,郭槐又生下一个男孩,仍找来乳母喂养。有一天,乳母抱着孩子在院里,贾充上前抚摩孩子的头,郭槐又认定乳母有意勾引贾充,不由分说又将乳母活活打死,这个儿子也因此早夭。对于此事,后人有诗曰:“郭氏心妒破天荒,女人且莫近夫旁。可怜贾充命堪辈,抚摩却遭几天亡。”
  有其母必有其女,贾南风后来的行为较其母有过之而无不及。母亲的好妒之风,在贾南风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母亲的妒忌,也使贾南风学会了一个女人该如何维护自己地位的本领。
  贾南风的母亲郭槐做梦都想让女儿嫁给太子,以便将来好做皇帝的丈母娘。郭槐便使出全身解数,四处活动。她知道晋武帝非常喜欢杨皇后,便费尽心思走“夫人路线”,展开有效的“外交活动”,借枕头风来影响皇帝娶儿媳妇。同时,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