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巧把五谷变金沙

作者:路未央




  玉米、绿豆、黄豆等五谷杂粮除了当粮食和加工饲料,能否派上其他用场?陕西人张景林把五谷杂粮等植物的种子经过防腐防虫等处理后,利用其五彩缤纷的天然色彩,粘贴成各种风格的字画,不但在国内市场备受欢迎,供不应求,更成了老外眼中稀罕的艺术珍品。
  
  五谷画横空出世
  
  张景林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陕西礼泉县的一家机关单位上班,下班之余,从小爱好书画的他就把自己关在房里,写写画画,希望在书画上做出一些成绩。
  2001年6月初,张景林回老家看望父母。一天中午他在树荫下纳凉时,顺手抓起正在翻晒的玉米,在地上摆出“五谷丰登”几个字。看着面前用玉米“写”出的金灿灿的字,张景林顿时惊呆了:这不是现成的上好书画材料吗?如果我用大自然的馈赠——植物的种子来创作书画作品,不就是一种创新和尝试吗?
  兴奋之余,张景林立即琢磨开了:第一,植物的种子取材方便,价格低廉,农村应有尽有;第二,植物的种子五颜六色,色彩艳丽,无需任何加工上色;第三,用植物种子为材料创作的书画,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崇尚自然的生活理念。
  
  墙内开花墙外香
  
  经过近半年的反复摸索和试验,张景林终于从30多种材质中找到了适合粘贴种子的载体,又解决了粘贴剂的问题。可接下来,他又碰到了新的难题。原来,五谷画放置一段时间后,上面的种子有些因为受潮霉变了,有些则被虫蛀了,还有些甚至腐烂了。
  张景林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经过20多次反复试验后,终于成功地解决了种子的防腐防潮防虫蛀问题。此后短短半年时间,他一鼓作气创作了20余幅五谷画作品,既有书法作品,也有人物肖像,还有花鸟虫鱼和山水画。
  2002年8月的一天,张景林的大哥给他打来电话说:“有个外贸代理商无意中在我办公室的墙上看见了你送给我的那幅五谷画,他想跟你见见面。”没想到一个小时后,那个名叫张广城的代理商果真找上了门。
  猛然看到一大堆风格各异的五谷画,张广城高兴坏了。他二话没说,匆匆挑选了4幅画,扔下4000元钱就走了。临走时,他丢下一句话:“这些画你给我留着,过几天我还会再来。”
  5天后,张广城果然如约而至。他一进门,就从包里抽出厚厚的一大沓钱说:“这是5万元订金!一幅画1000元,你就给我按这个价位作200幅吧!”张景林以为他在说笑,嘀咕说:“200幅?你不是拿我寻开心吧!”见张景林不相信,张广城立即把订单拿了出来。张景林接过一看,订单上白纸黑字,果然是200幅!
  然而,短期内要完成200幅五谷画谈何容易,于是他不得不开始了培训工作。自然,第一个学员便是昔日极力反对他的妻子。因为尝到了其中的甜头,张景林的妻子学得非常认真,从选材到构图再到粘贴,丝毫不敢怠慢。结果短短几天,她就能像模像样地制作出五谷画了。
  
  五谷画催生新产业
  
  一天,张景林从一位朋友口中无意中得知,代理商张广城以1000元订购的五谷画,拿到香港市场竟然以10倍的高价出手,一幅画的差价就高达9000元!得知这个信息,张景林除了大吃一惊外,这才真正意识到五谷画的艺术价值和市场诱惑力。
  不久,张景林得知中国东西部投资贸易洽谈会将在西安召开,他意识到这是个推介五谷画的极好机会,于是不惜重金预订了一个展位。
  这次展会,张景林大开了眼界,同时也收获颇多:他与六七家外商和代理商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为了如期交货,张景林只好把周围邻居和一些亲戚朋友发动起来,经过简单培训后,由他提供经过处理后的植物种子、构好图的画板等材料,请他们代为加工。到2003年年底,张景林由一个业余书画爱好者,成功地完成了向一个商人的角色转变,其个人资产也迅速达到了上百万元。
  2004年年初,张景林经过考察,来到咸阳的著名旅游景点——乾陵,开办了全国首家五谷画艺术苑,由于其独特的定位和风格,吸引了来白天南海北的大量游客,在他们的宣传和带动下,五谷画的影响越来越大,销售也越来越火暴。
  2004年3月的一天,一位游客好奇地问张景林:“你这里好像大都是一些山水、花草和动物的五谷画,你能不能制作真人的五谷画像呢?”游客的提问无意中提醒了张景林,于是他马上推出了制作真人五谷肖像画的服务。很快,一传十,十传百,要求定制五谷肖像画的游客纷至沓来。短短两个月,仅是这一项服务,张景林就赚了近10万元。
  2004年5月,张景林找到咸阳市技工学校,主动提出与学校合作,开设五谷艺术专业,为他的五谷画创作培训后备人才。他的目标是培养两类人才,成绩优秀的学员跟他学做艺术品类的五谷画,一般的学员就做工艺类的五谷画。
  两个月后,五谷画被咸阳市政府正式确定为形象宣传礼品。这样一来,张景林的名气更大了,所接的订单也越来越多。
  为了培养更多的五谷画创作人才,张景林在礼泉县叱于镇办起了首期农民五谷画制作培训班。这样,农村的剩余劳力,甚至是家庭主妇和小学生,坐在家里,就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加工制作五谷画。而原材料由张景林提供,加工好的成品由他统一回收,农民几乎没有任何风险。
  发展到今天,张景林的农民五谷画制作培训班已开办了五期,培训了数千人,五谷画已成为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新兴产业。展望未来,张景林雄心勃勃:“五谷画已逐步成为世界性的订单,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富裕家庭,还是平民百姓,都乐于接受这一新的艺术形式。相信不久,这一神奇的东方五谷杂粮艺术将闪耀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