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按响“纳斯达克”开市门铃的中国人

作者:周季钢




  2005年7月14日,32岁的江南春成为第一个被邀按响纳斯达克开市门铃的中国人,他一手创办的分众传媒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江南春一举成为中国科技财富新贵,坐拥近30亿元人民币的身价。
  
  虚荣的诗人
  
  从诗人到商人,在他看来,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只是在创造一件不一样的东西,而其中大的道理相差并不大。曾经写诗的经历让我容易投入、善于思考更本质的东西,也更容易调动自己的激情和创造力到自已喜欢的新媒体事业里面去。”
  
  直接导致江南春进入商界的事件是学生会主席的竞选,江南春欠下了“巨额”的160元“沟通费”。“学生会主席”这个“政治资本”很快有了用处,在上影厂广告公司举办的勤工俭学活动中,江南春捷足先登。
  江南春的第一个活是上海汇联商厦。江南春优秀的口才和诗意的头脑迅速取得了汇联商厦人事科长的信任,于是给了他1500元创意一个广告。江南春连夜赶写了一个剧本,客户看了非常满意,马上投入十几万元拍广告。
  此时正值上海淮海路新建,江南春每走进一家商厦,便开门见山地说:“人家都做了广告,你做不做?”由于得到卢湾区商委的支持,几乎整个淮海路商厦的形象工程全部被江南春揽下。在其所在广告公司当年的400万元总收入中,江南春完成了150万元。
  
  在创意面前,生意是不平等的
  
  1994年,还在上大三的江南春成立了一家中日合资公司——永怡传播,自任总经理;1996年永怡传播和IDG合作,开始涉足IT广告业;截至1998年,永怡传播一举占据了上海IT广告领域95%的份额,代理了包括证券之星在内的7家网站的广告。
  2000年互联网遭遇寒冬,2001年江南春的IT客户几乎全部消失,永怡传播遭遇了第一次阵痛。虽然江南春也曾尝试多元化,先后涉足家电、手机和金融业,但市场拓展并不成功,进入新市场壁垒重重。
  江南春谈到:在广告产业的价值链中,广告代理公司处于最下游,赚很少的钱,付出最多的劳动。他想从这种尴尬局面中摆脱出来,不再做创意和广告设计,转做媒体的策划与购买。
  这时一位朋友告诉他:“我已经不再做那个小网站了,现在改做网络游戏。”江南春清楚地记得,当朋友说他的网络游戏同时在线高达11万人时,时间是夜里12点半。这位朋友就是陈天桥。
  “11万人同时在线,意味着至少拥有70万收费用户,每个用户每月35元,一个月就达到2450万元。”江南春几乎快要疯掉了,仅仅运营《传奇》四个月的陈天桥,营业额就突破1亿元。自己突破这个业绩却花了6年时间,截至2001年,永怡传播营业额才突破1.5亿元。就在此刻,江南春第一次喊出了几乎被奉为经典的台词:“在创意面前,生意是不平等的。”
  
  一不小心玩大了
  
  分众传媒的横空出世就是来自于江南春一次灵感突发的创意。
  在一次闲逛太平洋百货时,站在电梯门口苦等的江南春听到一句平常的抱怨:“电梯也太慢了!”江南春灵感突至,既然不让在写字楼贴平面广告,如果换成电视,播放一些时尚广告,这样等电梯就不会觉得慢了,同时又有很好的广告效果,一举两得。
  江南春找到国贸的老板,并将这个想法告诉了他。国贸老板表示可以考虑。
  2002年3月,江南春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一家台湾液晶厂商;2002年7月,第一台样机送到江南春手中。然而当他拎着液晶电视走进国贸的时候,却当场被推了出来,原因是5cm厚的液晶显得颇笨重,“影响了国贸的形象”。
  后来,液晶显示器被改成了3cm厚,但制造成本也提高了不少,达到8000元/台。2002年10月,江南春申请到第一张上海“商业楼宇液晶屏发放许可证”,300多台液晶显示器装进了上海最高档的50栋写字楼。与此同时,相关的广告招商也同步进行,招商银行信用卡、轩尼诗洋酒成为分众的第一批订单。
  2003年3月,分众出师北京。一不小心就把事情玩大了,已经投入2000万元的江南春索性成立了分众传媒公司,专注这个被称为“自行车上的传媒王国”的新产业——在外人看来,分众公司的所有工作,几乎就是每周派业务员骑着自行车到写字楼更换液晶电视里的广告盘。
  
  谨慎与胆量
  
  但很快,江南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广告主并没有忙着掏腰包,他们还在观望。“每天都在烧钱的日子让我如坐针毡,再烧三到五个月就烧到我的底线了。”江南春想到了自己十几年的努力将会付诸一炬,经常做梦都吓得汗流浃背。
  2003年5月的一天,在分众对门办公的软银中国区首代余蔚突然敲开了江南春的办公室。余蔚开门见山:“如果你要打造这样一个全国性的媒体广告平台,需要多少钱?”
  江南春顿时明白余蔚的用意,但当时他依然对投资商非常陌生。江南春首先想到把分众传媒这个概念讲给余蔚听,事实上,在光临江南春的办公室之前,余蔚花了两个星期对分众的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其经营模式已经烂熟于心。余蔚做出投资分析之后认为:“是一个很创新的模式,会有几十倍的回报。”
  三个小时的交谈之后,江南春获得了余蔚的1000万美元的投资,并将业务进一步扩展到上海、北京外的四个城市。
  从2003年2月开始,虞锋带领聚众传媒从北京京广大厦出发,三个月后杀入江南春的腹地上海,“双寡头”剑拔弩张。和江南春相比,学历史出身的虞锋显得冷静凶猛。2003年12月,虞锋一次性引入上海信息投资公司2亿元投资,随后引进凯雷集团3500万美元的投资,这解决了聚众传媒连续三年每年240%高速发展所急需的资金。
  根据2005年央视市场调查机构(GTR)的研究报告,分众和聚众目前楼宇的市场份额是:分众70%,聚众占28%;而另一家机构的市场调查结果则是,分众聚众平分秋色。
  时隔一年之后,江南春才决定引进第二轮投资,他成功引进鼎晖国际等6家投资机构的1250万美元投资,2004年11月,高盛等三家机构再次向分众注资3300万美元。与此同时,江南春开始向纳斯达克进军,对手虞锋也喊出了登陆纳斯达克的口号。
  这一次,江南春再也没有磨蹭。2005年6月,江南春开始进行IPO路演,7月14日正式登陆纳斯达克。以每股17美元的价格发行1010万股,共融资1.717亿美元,创下中国概念股在纳斯达克融资规模之最。拥有分众约40%股票的江南春身价暴增至2.72亿美元,跻身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前30强,赶超了搜狐的张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