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我们都是汶川人

作者:罗秀松




  一、遭地震 全国人民大行动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正在家中午睡,突然一阵剧烈的震动把我从梦中惊醒。我开始以为这是我家后面的碧水湾建筑工地的挖掘机在挖掘山石时造成的震动,但我逐渐发现这震动远远超过了挖掘机的程度!瞬间我立刻意识到这是地震!
  我立即叫醒了还在睡梦中的妻子,我们慌忙打开房间门又冲过客厅去开防盗门。当我打开了防盗门冲进过道准备下楼时我妻子哭叫着说她双腿发软走不动了,我忙回身扶着她往楼下冲去。我家在二楼,我们下楼来到外面的空地时,震动仍在继续。我向两边楼上的住户们大叫地震了,不能下楼的让他们尽量就近躲藏起来,顶上两层的人最好上屋顶躲避!同时提醒逃到空地上的人注意头上的高压线,如果电线掉下来必须马上躲开!
  这时地震已经持续了2分钟,只见大地还在强烈地抖动,楼房的玻璃被震得哗哗破碎直往下掉,有的墙砖也被抖掉下来,有的烟囱被震垮塌,有些房屋甚至拉裂移位,四周楼房中的人们还在纷纷慌张地向外跑。
  约5分钟后,震动停止了,但人们的惊骇却没有停息下来。大家议论纷纷,不知什么地方发生了强烈地震。因为经历过1976年的松潘平武大地震的我们都明白,尽管我们这里震感强烈,但可以肯定震中不是我们这儿。我见这时空地上已经有很多人了,便叫大家趁这时的平静马上到300米外的连界体育大广场上去,那里不仅平坦开阔,四周的建筑物也不高,应该是躲避地震的最好的地方。
  我们来到人山人海的广场后,从广场边一家电器商行大门口的大彩电播出的新闻节目中得知,我省汶川县发生了7.8级大地震,全国有震感的达16个省市。我们所在的威远县云连山区处于同一地壳断层带,虽然相距震中较远(路面相距365公里),但震感也比较强烈。
  退休后便被选进社区居委会的我意识到这次地震会对我们这里造成不小的损失,便马上用手机联系我们街道社区居委会的几位干部,准备立即到各生活小区与居民小组察看,看有无人员伤亡或房屋垮塌。可是我无论拨谁的手机号码,显示屏上不是出现“网络故障”就是“网络繁忙无法联络”的字样。于是我只好急忙往社区街道居委会办公室跑去。
  我到办公室后,我们社区居委会的几个干部都不约而同地赶到了。我们迅速进行分工,马上分别前往各人分管的片区内察看,并约定一小时后回办公室碰头。
  我分工察看老街的四个居民小组。由于这四个居民小组绝大多数都是土木结构和上百年的老房子,所以在这次地震中造成的破坏和损失特别严重。更严重的是此时还余震不断,使不少的房屋结构松动产生裂缝,还有偏房冲棚断裂、烟囱垮塌、门窗变形,确实令人胆战心惊。我在察看的过程中一边动员那些仍坚持在家不愿去广场躲避地震的人出去躲避,一边做好房屋损坏记录。
  傍晚回家后,我才发现我家房屋背后由于建设施工挖掘震动造成的房屋裂缝,因地震变得更大了!并且屋顶的隔热石棉瓦均被震开,家中壁橱柜中的碗大部分被震抖掉在地上摔碎,墙上挂的石英钟也被震下来摔坏,书柜中不少书被抖掉在地,桌子上的菜碗也抖掉摔碎了!值得庆幸的是,家中无一人受伤。
  当天晚上全家去广场避震,发现广场已被很多人搭篷占满了。我们由于都带了椅子,便随即找了一个地方坐定,听人们摆谈今天地震时的各种遭遇。21点40分,我从镇值班干部处得知,我镇毁坏房屋10000多间,受伤173人,四新村12组一农户房子垮塌使家中一老太太被砸死,成了我镇这次地震中唯一的“震亡”人员。
  凌晨1点10分,天空中下起了雨,这时风也来凑热闹,使温度本来就低的广场上寒气渐渐浓了起来,但是谁也不敢回家。雨越下越大。不少被地震震裂了屋子的居民纷纷来反映,说屋漏有危险又没有地方躲雨,我们便安置他们到农贸市场的大棚下去。这时,一群人自动聚集起来,先是议论这次地震所造成的破坏与群众的损失,然后大家把议论的中心转向了同一个问题:在这次汶川大地震后,我们该怎么办?没有任何争论,大家一致认为,面临这场灾难,我们大家都应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于是一批青年小伙子马上组成两支治安巡逻队配合派出所巡逻街道、维持广场与综合市场大棚内的治安和秩序,各社区居委会的干部则准备第二天的“献爱心、我们都是汶川人”的募捐。
  
  二、献爱心 我们都是汶川人
  
  第二天我们正在做募捐箱和宣传横幅时,令人感动的一幕出现了,社区吃低保的几个老太太竟然冒雨最先来捐钱了!她们说在电视里看到汶川、北川等县遭遇重大地震灾害,造成了那么大的损失,就想为灾区表示一点心意!看着她们手里拿的10元20元的钞票,想到她们每月才145元的最低生活保障费,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们收下了她们的捐款后,我们几个居委会的干部也马上掏出身上的钱来捐款。随后我们举着赶制的“献爱心、我们都是汶川人”、“行动起来,我们和汶川心连心”的横幅,分成几个募捐点进行社区募捐。
  尽管这时阴雨连绵,尽管这时仍有余震,可闻讯前来捐款的人还是络绎不绝。这些人中有商贩、有居民、有老人、有小孩。他们有的捐1000元,也有捐100元或10元20元的。使人感动的是。捡破烂的低保户刘大娘竟然捐了50元!我们社区半天就收到捐款11598元!蓝梦发廊的老板肖坤武除了他们发廊每人捐1 000元外,还发动社区个体户们献爱心。他既组织发廊的员工开展演唱宣传活动,还在广场举行“爱的奉献”烛光演唱会,三天里共募捐到28,780元。此外,我们社区内的几家个体户在14日直接向全国红十字协会捐献16,800元。全镇也展开了向灾区捐款献爱心活动,共收到捐款357,657元。
  
  三、赴灾区 四川人民要雄起
  
  在弹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英雄们的壮举是高高举过头顶的炸药包,是奋不顾身扑向喷火的机枪的胸膛……
  在鲜花盛开的和平时期,英雄更多的是人性美丽的善举、拳拳关爱的奉献。
  现在,英雄不再遥远,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慷慨赴死,他们就在灾难面前,就在我们身边,他们同样伟岸!
  12日深夜在广场首先提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倡导者、个体户冯仲书当夜就和全家五兄妹联系,第二天五兄妹便集资1万元买了1000斤苹果、3000斤黄瓜、200件方便面、300件矿泉水租车奔赴重灾区之一的绵竹县汉旺镇。
  冯仲书是连界古镇“味之源”餐馆的老板,他五兄妹中有的当商贩有的在打工,都不算是大款,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诚实、有爱心。冯氏兄妹的事迹立即在连界古镇传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口号深入群众的心底,大家抗灾自救的同时,有志愿者又乘自费包租的中巴奔赴重灾区,投入了当地的救灾工作。
  连界古镇的第一批志愿者是以退伍武警战士、共产党员方平为首的6个青年小伙子。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