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总统保镖

作者:张 眉




  天资神童拜名师
  
  清末年间,湘西岩板田村有户殷实人家。家中的独生子叫杜心五,聪颖过人喜读诗书,六岁时便能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是远近闻名的神童。
  杜心五生来身体就很瘦小,家里人对这根独苗苗甚为担心。湘西地区习武之风盛行,武馆林立。为强健儿子的体魄,父亲便领杜心五往一家名声颇大的武馆去学艺。
  进了武馆,杜心五稳稳一站,沉静地看了起来。最后,他微微摇头,抽身便往外走。父亲感到奇怪,便问原由。杜心五悄声说:“这般练法,只是伸伸胳膊踢踢腿,活动一下筋骨而已,学不到什么真功夫!”
  父亲看他小小年纪。竟然对武术有先天的领悟,心中暗暗称奇,也就随他意愿,返回家中。
  此后,杜心五除了读书,还寻来几本拳经研读。模仿着在大院中蹦蹦跳跳锻炼身体。
  九岁那年的夏天,一群在武馆习武的儿童在杜家门前嬉耍,一个比一个地在大樟树上攀爬。杜心五站在门前观看,不禁心痒起来。他憋了一口气朝大樟树奔去,来到树前,如履平地一般,两脚借着奔势在树身上一连走了十几步,然后双手抓住了最高的枝桠。儿童们一看,齐声叫起好来。
  接着,杜心五双脚一伸,勾住了枝桠,倒悬着身子在空中荡起了秋千,树下看热闹的孩子们一个个目瞪口呆,醒悟过来乱拍巴掌。
  突然。只听“啪”的一声,枝桠断了,杜心五猝不及防。身体旋转着从空中坠了下来。树下的儿童们吓得不知所措,都惊恐地啊啊大叫。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村路上一个倒骑毛驴的老头,从驴背上一腾身,如离弦之箭跃至树下,两手一伸,稳稳地托住了即将坠地的杜心五,然后轻轻地将他放在了地上……
  等周围的人们醒悟过来时。那老头却早已骑上毛驴,消失在远方了。杜心五眺望着天际,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之中……
  时隔半月,杜心五去私塾上学。突然发现前方不远处有个老者的背影,十分酷似救过自己的骑驴老人。于是,他飞快地追赶了上去。谁知老者依旧不紧不慢地走。自己却气喘吁吁撵不上。眼看着老者拐下大路步进稻田中了,杜心五灵机一动,快步跳下大路,选了条捷径追赶上了老人。
  这是条仅容一人通过的田埂,老人躬腰驼背在前面慢吞吞走,杜心五没法看清面目,就焦急地喊:“大爹,你能不能让我先过去?”
  老人头也不回:“这路太窄我避让不得,你要想走快,就抓紧我的辫子吧!”杜心五不假思索。两手抓住了老人的辫子。老人又说:“闭上眼睛切莫松手!”说话间,老人一甩头,杜心五身不由己地腾空而起,没等明白过来,身子已然落在了老人的面前。睁眼一看,没错,正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杜心五是个有心人,感到老人的功夫高深,便朝地下一跪:“老人家把我收下吧!”
  老人盯住他诚挚的双眼。沉吟片刻:“我如今还有急事要办,咱俩如有缘分,日后定能相见!”杜心五热泪盈眶叫起来:“老人家。我往哪儿寻找你呀?”老人手往东南方向一指。然后大步流星走离了田埂,转眼间便无踪影了。
  杜心五遥望一下老人所指的地方,云遮雾掩中隐隐约约现出一座山峦。那就是盖子山。听老辈讲,是个奥秘的地方。杜心五想了想,坚毅地迈开双腿。朝远处的高山走去。
  傍晚时分,杜心五才疲惫地爬上了盖子山。只见幽径飞瀑,红枫辉映,景色美不胜收。这时,干粮早已吃尽,肚中咕咕乱响。正四下乱撞,发现后山凹里有间草屋,四周有两丈余高的石头围墙。绕走一转,却不见门户。杜心五细细一琢磨,认定老人就住在里面,看看夜幕渐渐垂落,不敢惊动老人的休息,便倚着一棵大松树坐下,忍住饥渴闭住了眼睛。
  朦胧中,杜心五听到了异声。他睁眼一看不由毛发耸立起来。远处刮来一阵狂风,夹着令人恐怖的兽吼。顿时,星光失色树涛滚滚。一只吊睛白额大虎朝他扑来。杜心五急巾生智,三把两下攀上了树顶,望着树下的猛虎,浑身浸透了冷汗。
  就在这危急关头,只听嗖的一声,从墙内跳出一个人,借着朦胧星光细瞅,正是那位老人!只见老人一挥掌,将扑树的猛虎打出一丈开外,猛虎抬头一望,像挨了闷头一棍,身躯顿时蔫了。在老人威严的呵斥声中,它畏惧地后退几步。然后一扭身,钻进草丛逃掉了。
  杜心五急忙爬下树,惊喜地跪下叩头。高叫声:“多谢大爹又救我性命!求你收下我吧!”老人微微一笑:“看你心诚,我就破个例,收你为徒弟吧!”
  从此,杜心五就每日跟着老人练功,夜间就学鸟儿在树上栖息。老人待他如同亲生儿子,倾尽全力教他武艺。杜心五生性灵通,又加刻苦习练,半年后,他就学会了飞燕凌空的轻身术,能够飞身而过跳进墙内院中了。
  迈进草屋,杜心五不由惊愣住了。只见当门供桌上,安放着一尊木胎塑像,相貌英武端庄,两目炯炯有神,两手按剑威严而坐。像前灵牌上书写一行楷字: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之灵位。
  老人喟然长叹一声:“徒儿,为师已老朽,血耻家仇国恨的重担就寄望于你了!”
  原来,老人名叫严克,原是英王殿下的护卫长。曾跟随英王转战大江南北、黄河上下。后来,在北伐战斗中,遭遇清妖重兵围堵,血战七日之后,太平军弹尽粮绝,将士大都英勇殉难,英王也负伤被俘。后来,严克率领逃生出来的数十名弟兄,埋伏在黄河滩区,准备营救被押解进京的英王。可恨机密败露。清妖为防不测,就在河南延津县西校场将英王杀害了。严克无奈。只得遁入盖子山中。因得知杜心五天资过人,才有意收留,期冀他日后继承大业,铲除清妖!
  杜心五听过师父的讲述,热泪喷溅地跪翻在供桌前,他指天发誓道:“杜心五一定牢记师训,习文练武,日后报效民族,推翻满鞑王朝!”
  师父严克老泪纵横地扶起杜心五,欣喜长叹:“为师没有选错人啊!”
  在报仇血恨的精神感召下,杜心五更是刻苦学习。两年后,杜心五练就了一双利手,坚硬如铁爪,能够力穿墙壁。轻功也练得十分了得,两手各执四十斤重的铁球。能沿着大铁锅的边缘上跳跃行走。这时,杜心五恰恰十一岁。
  这天傍晚,师徒二人正在院中小憩。忽听墙外一片嘈杂,狗吠马嘶中有人狂喊,给我团团围住,休叫叛匪溜掉了!
  师父叫声不好,连忙起身对杜心五说:“徒儿莫慌!待为师的跳出去与清妖们厮杀,你瞅准空虚时速速逃跑回家去吧!”杜心五执意不肯。握紧钢刃咬得牙齿吧吧响:“不!徒儿决不扔下师父不顾,誓与师父同进退!”
  严克沉吟片刻,立即进屋将英王塑像包裹了,然后背负肩上。又点燃火把将草屋四下一烧,恨恨地说:“好,咱师徒二人今日就开杀戒了!”
  杜心五紧随师父跃上了墙头,往下一望,只见黑压压一片官兵围在墙外。两人发声喊。同时扬起双手。将蚕豆般大的铁珠朝官兵们掷去。刷刷刷刷,铁珠击打在官兵的脸上胸前。一片清妖惨叫着应声而倒。
  趁着官兵队伍混乱的当头,师徒二人跃下墙头,两把钢刀舞得犹如满天雪花飘,一个个清妖倒地身亡。看着官兵们纷纷退避的鼠像,师徒二人更不把这群清妖放在眼里,一阵砍杀后,双双突出了重围,来到了山东的峡谷中。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