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敦煌刀客

作者:何 奇




  第一章 飞贼夜行盗宝珠
  
  雍正七年仲夏的晚上。一个蒙面盗贼悄悄潜入敦煌莫高窟附近的红柳林。半夜时分,又从沟西的石崖飘然而下,撬开大佛殿门闪人殿内……这蒙面盗贼轻功不凡。只见他三纵两跃,便攀上弥勒大佛肩膀,从腰里拔出凿子和铁锤。凿取镶嵌在大佛眉宇间象征寿痣的红宝珠。虽然敲打声很轻很小,但仍在空旷的石窟大殿里铿锵回荡。大佛殿前是几间低矮的僧房,护窟和尚真法虽然在酣梦中,但他邪“顺风耳”,听出了大佛殿里的动静,惊叫道:“有盗贼!”一个鲤鱼打挺起来,提起五尺铁棍冲出宅门,向大殿赶去。
  那蒙面盗贼已盗得宝珠,双脚环着大殿的柱子,猿猴般溜下来。正要出门,被真法和尚横棍堵住,唬道:“快快放下宝珠,真法免你一死!”他想吓唬盗贼留下宝珠,免得一场生杀之难。但蒙面盗贼哪里听劝,要夺门而去。真法和尚大声警告,“事不过三,再不留下宝珠,本僧便大开杀戒,取你性命!”可那盗贼好像没有听见,还是往门外冲。
  真法是佛窟的护窟和尚,俗称铁头棍僧。他棍法娴熟,武功高强,特别是铁头神功,沉重千钧,凶猛异常,所向披靡。他见蒙面盗贼不听劝,要携宝逃跑,便抡起铁棍劈头打去,那盗贼慌忙拔刀挡架,“叮咚”刀棍相撞,火星飞溅,大殿震得尘土纷落。
  真法和尚原想这一棍如霹雳雷电,沉重快拄,盗贼必死无疑,哪想被盗贼举刀挡架过去,同时感到棍棒如打在坚硬的花岗石上,震得胳膊麻木酸痛。他陡然大惊!他这铁棍力重千钧。就是魔鬼魍魉也会闻风丧胆,丢命丧生!但……能接住他这一棍,说明这盗贼功夫非常深厚。在西部江湖上,能接住他这一棍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他的师妹飞天女侠金露梅,另一个是师弟黑蝎子杨无德。他们同是千佛洞莫高大师的弟子。十年前,真法曾与露梅有过一段生死恋情,后因黑蝎子杨无德从中挑拨,金露梅赌气隐退江湖,不知去了哪里?直到现在还杳无音信;黑蝎子杨无德听说去了西域黑驼国,做了黑驼国王府卫队的武术教头……莫非他又回来了?
  他正想着,那盗贼拨过他的铁棍,一闪身溜出大殿。他返身追赶,但见那盗贼身轻如飞,掠过殿前的白杨树梢,跃上山崖逃之夭夭……他见蒙面盗贼脚下生风,转眼消失在夜幕中,便停住脚步。他很清楚,如此高超的轻功,他追也是白追!
  弥勒大佛额上的宝珠被盗了!这无异于挖掉佛窟上所有僧侣的眼睛,揪去敦煌民众的心尖啊!这是天大的造孽,是对佛祖天大的亵渎啊!僧侣沙弥们望着大佛额上空缺的黑洞,顿时如炸了锅!捶胸顿足,呼天抢地,大放悲声!
  那颗宝珠是千佛洞所有宝藏桂冠上的珍宝!据传是女皇武则天手中的珍品,是西方佛国敬献给女皇的宝物。据记载,公元684年武则天当政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地位,直接利用佛教宣传统治人民,号令普天下建造佛堂寺院,塑大佛金身,造弥勒佛供养。在这种佛法盛行之时,敦煌禅师灵隐和居士阴祖等,于唐代武周延二年(公元695年)在千佛洞共同建造四层楼殿,塑造起世界上最高的弥勒金身大佛像。女皇闻听后,便将这颗宝珠赐给佛窟,并派遣数辆车马,在卫士的保护下送到千佛洞。
  当时敦煌地方和西部所有佛窟的僧侣闻此喜讯,前去百里外夹道迎护,在大佛殿前举行盛大庆典仪式,将这颗象征紫红色寿痣的宝珠,镶嵌在大佛额头上。现在宝珠被盗贼盗去,岂不是揪去所有僧侣的心?他是哪路盗贼?狗胆竟然如此之大?长着几颗脑袋?
  大佛宝珠被盗,不但惊动了西部所有佛窟僧院的佛徒沙弥,同样惊动了朝廷官府衙门。敦煌地方衙门怕朝廷官府追究责任,便指派县衙风流捕头张占彪,莫高大师派铁头棍僧真法,共同跟踪追击,限期捉拿盗贼,夺回宝珠!
  
  第二章 客店的神秘女人
  
  追捕行动开始了。真法和尚根据那夜盗贼逃跑的方向,以及与盗贼交手的情况断定:那蒙面大盗必是从黑驼国来的黑蝎子杨无德。于是,铁头棍僧真法与县衙风流捕头张占彪骑着快马向西域黑驼国出发了。
  真法和尚虽然推断盗贼是黑蝎子杨无德,但想不通的是,当年黑蝎子在千佛洞莫高大师门下习武练功,后来闯荡江湖,并没有对敦煌佛窟有过侵犯,可现在为什么突然盗窃大佛宝珠?他要干什么?后来他才从来往于丝绸之路上的客商和西域人口中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黑驼国国王的宠妃狐媚,不久前做了个梦,梦见遥远的东方千佛洞弥勒大佛额上镶嵌的宝珠金光万道,耀眼夺目,非常好看!又听说那宝珠是唐朝女皇武则天手上的爱物,便缠着国王给她取来,放在她的身旁。国王是个昏庸无道的昏君,整天沉湎美色,荒淫无度,见自己的宠妃要那宝珠,哪敢怠慢,便下诏全国,许下重愿:谁能将那宝珠拿来献给宠妃,将赏赐十只金碗,十只银碗,再用十只金碗盛满银豆,用十只银碗盛满金豆,还要赏赐十个美女和土地庄园。这样厚重的赏赐,还有十个沉鱼落雁,倾城倾国之貌的美女!哪个不动心?就是魔鬼也会动心!可惜,那宝珠在遥远的千佛洞,又镶嵌在几十丈高的弥勒大佛额头上,还有护窟武僧们看守,没有高超的轻功、精湛的武术,连宝珠的边也沾不了,大家只好望洋兴叹!
  这时,黑蝎子杨无德出现了。他身怀武功绝技,已在黑驼国任王府武术教头数年。眼见国王整天美女相伴,对酒当歌,尽享荣华富贵,而自己则独出独进,身无长物,心里很是不平。当看到国王的皇榜许诺,心里暗自大喜!他清楚,凭着他的轻功和娴熟刀技,定能盗来大佛宝珠,于是揭下皇榜,带着兵器独出西域,人阳关来到敦煌……
  黑驼国是西域众多国家中的小王国。距离敦煌遥遥数千里。一路荒山野岭,大漠戈壁,荒无人烟。真法和尚与捕头张占彪扮做丝路商客,沿着丝绸古道日夜兼程,遥遥月余,才到黑驼山下。
  这黑驼山是进入黑驼国的必经之路,关口要隘。它南北横穿大漠戈壁,逶迤连绵数百里。最南端的山脉,峰峦起伏跌宕,如黑色驼群在地平线上奔驰涌动,所以称黑驼山。中间有条断裂的罅隙,百余米宽,有如大山的裂缝,因地势险要,狰狞恐怖,名日“黑峡谷”,穿过这条峡谷就是黑驼同。这天太阳快落时,真法和尚忽然发现前面的旷野里有几座低矮破旧的石屋,几丝炊烟,如丝如线,升上天空,不禁激动地叫喊:“炊烟!驿站到啦!”
  数天里,他俩除了在两个驿站上见过人马,再没见过人烟,闷得心里发慌发燥。此刻看到前面有了人烟,真法和尚几乎从马鞍上跳起来!他想给后面的风流捕头张占彪通报惊喜,但见他软面条般坐在马上,眼睛紧闭着,好像睡死过去,便闭上了嘴。这个风流捕头很喜欢女人,碰到漂亮女人,便像闻到臭肉的绿头苍蝇,嗡嗡跟在屁股后面转。据说一天不跟女人黏糊,便像大炯鬼断了顿,萎靡不振。所以人们给他送了个具有双重含义的名称——风流捕头。但这次出来,偏偏缺少的就是女人,因此风流捕头好像抽去筋骨,蔫头耷脑,一副霜打的茅草样儿。真法和尚见他那副样子,心里不由生出厌恶来。这副熊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