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军礼  

作者:王 山




  客车出了县城不久,就驶上了崎岖蜿蜒的山区公路。车内的座位基本坐满,只有前边靠过道的一个座位空着,上面放着一个黑色的尼龙提包,旁边站着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发车前,年轻的车长曾劝过小姑娘,让她把提包放在座位下面,腾出来座位坐着。小姑娘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哀伤地摇了摇头。
  客车在大山里急速地行驶,一会儿上坎儿一会儿下坡儿,要不就是拐弯儿,车上的人也跟着前摇后晃左右摆动,小姑娘只好一手抓着靠背,一手扶着提包,生怕它掉下座位来。车上的人见,了都觉得有些奇怪,还有的甚至怀疑小姑娘缺心眼儿,放着座位不坐甘愿挨累。
  
  过了大约一个多小时,客车停在了一个镇子边,一番上下之后,车里的人明显多了起来,就有几个人没座了,和小姑娘一起站着。当然也有人想坐她身边的座位,都被小姑娘亮出票来拒绝了,这当中就有一个抱着雪白狮子狗的中年妇女。
  车开后,小姑娘身后的一个大个子年轻人轻轻地对小姑娘说:“小玲,你累了吧,来歇会儿吧?”车上的人这才知道小姑娘的名字叫小玲。只见小玲抿紧嘴巴摇摇头,小声儿说:“谢谢刘叔叔,我不累。”大个子年轻人叹了口气,无奈地坐下了。
  就在此时,那个抱狗的中年妇女顺手就把怀里的狗放在了座上的提包上,边活动着胳膊边对小狗说:“豆豆儿,听话,你先趴会儿,我的胳膊都累酸了。”小玲一见,小脸儿立即涨红了,气鼓鼓的说不出话来,愣愣地看着发呆。说时迟那时快,那中年妇女没等放下胳膊,就见刚才和小姑娘说话的那大个子年轻人“腾”地站了起来,抓起那只小狗就扔了下去!然后瞪着铜铃大眼吼道:“破狗往哪放啊?这也是你放狗的地方?”他身边另外一个矮个子年轻人想阻拦已经来不及了,小狗被摔了个跟头,汪汪汪地叫了起来!
  “豆豆儿!”中年妇女见状尖叫一声,推开小玲扑了过去,抱起小狗一看,它的一只前腿耷拉着,明显是骨折了!她转过脸来冲着大个子年轻人叫道:“你凭什么摔我的宝贝啊?我这是花一千元钱买的!你赔!你赔!”车上的其他旅客也跟着起哄,纷纷指责那人不该虐待小动物。
  扔狗的大个子年轻人根本不服气。梗着脖子跟着叫:“赔什么赔?赔什么赔?你也没看看这是什么,是你放狗的地方吗?”这时那位小个子年轻人挤到中年妇女跟前,说了声对不起,然后又问要赔多少钱?一千!少一分也不行!”中年妇女边拍着小狗边瞪圆眼睛说。小个子年轻人把自己的钱掏出来数了数,和同伴说:“你的呢?也拿来吧。”大个子年轻人白了中年妇女一眼,嘟哝着掏出了兜里的钱。小个子年轻人数了数,递给中年妇女说:“对不起大姐,就这么多了,你看行不?”中年妇女一数还少一百多块前,最后,她不情缘地瞪着大个子年轻人说:“要不,就用你的夹克顶了吧?”大个子脱下夹克递给中年妇女,发现小玲在低头流泪,就边给她擦泪边说:“小玲怎么也止不住泪,她硬咽着问:“刘叔叔,你们把前都赔人了,怎么回去呀?”“小玲,你放心,会有办法的。”小个子年轻人安慰小玲说。
  这时候,车上的旅客又开始议论了,都在为他们的举动感到不解,更多的人都猜测提包内到底装得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就这么金贵呢?于是小声儿地嘁嘁喳喳,有的说没准儿是毒品,也有的嘀咕千万别是炸药吧?顷刻间,车内的空气紧张起来,纷纷要求车长立即停车检查。
  客车停下了,前排一个警察站起来,走到小玲面前,掏出证件亮了下,然后说:“小姑娘,为了全车旅客的安全,我想检查一下你的提包。”小玲表情严肃地摇摇头,然后扭过脸看身边的两个年轻人。警察便对他们说:“同志,希望你们能配合一下我的工作,打开看看好不好?”这时大个子年轻人站起来说:“同志,我敢保证,提包里绝没有什么违禁物品。你们最好还是不要检查了吧?确实是不方便。”众人当然不依,那中年妇女更是叫得最响:“干啥呀?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还神秘兮兮的?如果出了事儿你能负责吗?”见不打开不行了,于是,那小个子年轻人看着小玲说:“小玲,还是由你打开吧。”
  众人都伸长脖子,把目光聚在眼前的提包上。小玲小心翼翼地拉开提包拉链。露出了一个红布包,打开红布包的刹那间,人们都愣住了!
  那位警察也愣住了,可毕竟还是他反应快。接着便啪地一个立正,右手一举行了个标准的军礼。
  众人定睛一看,首先映进他们眼帘的是一面折叠整齐的八一军旗。上面别着三枚金光闪闪的军功章,下面盖着的是一个精致的骨灰盒!
  “爸爸!”“连长!”三个人同时呼唤起来!随着喊声,泪水哗哗地流了下来。
  在人们的诧异声中,开车的那位四十多岁的司机也挤了过来,见状也面色凝重地敬了个军礼,然后问道:“同志,这位烈士是……”
  大个子年轻人抹了把泪,向大家讲述了一切。原来,他们两个都是武警部队的排长,是专门护送他们连长骨灰的。前些日子他们所在的部队奉命围剿一个贩毒集团,在追击他们头子的时候。连长为了掩护一个新战士而牺牲了。连长的家就在这个县,他的妻子早在几年前,由于不甘寂寞和贫穷跟着一个大款跑了,家里只有六十多岁的老娘和才十一岁的女儿小玲。当地武装部接到通知后,只好领着小玲去接爸爸回家。他们一行护送到了县城,乡武装部的同志有事先走了,他们想打出租车送烈士回乡,小玲没让,她说,爸爸生前就反对浪费,咱们还是坐客车回去吧。为避免影响车上旅客的情绪,他们只好买了个尼龙提包把烈士的骨灰盒装了进去。
  听到这里,车山的许多人流泪了。司机环视一下大家。含着泪说:“乡亲们,是咱们的英雄回来了!烈士为人民献出了生命,我们可不能这样对待他啊!他的家又是这样的贫寒,我们更不能袖手旁观!我当过兵,最理解军人。我提议:为了让英雄的英灵能够安心地魂归故里,在座的各位,凡是当过兵的,都来表示一下心意好不好?”他说完,首先掏出两张一百元钱递到了大个子年轻人面前。车上的客人纷纷点头称是,有两个男子站起来了。又有几个男女站起来了,接着车上的人站起来一大半,手中都挥舞着钞票,有一百元、伍拾元还有二十元的。
  那位中年妇女赶紧把衣服连同赔偿的钱塞在小玲的怀里,然后红着脸小声对她说:“小姑娘,也算我一份儿,行吗?”
  客车又启动了,那红色的包裹被端端正正地安放在副驾驶座位上。过道里站着的,除了小玲之外,还有那两个脸色庄严的男子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