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滴水之恩

作者:关义军




  一 大胆决定
  
  王顶堤是个穷村,村小学更是破烂不堪,四面进风,八面透气,早就成了危房。学校先后换过八任老师,但都因为条件太差,一个个先后调离了。
  眼看着孩子们无学可上,这可急坏了一个人,是谁呢?她就是王顶堤村唯一一个在县重点中学上高二的王玉容。王玉容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今年才满十八岁,长得亭亭玉立,美丽大方。
  王玉容从小没有父亲,是妈妈赵菊花含辛茹苦把她拉扯大的。村里人厚道,看她们孤女寡母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没少帮她们,这些年从小学到高中,王玉容上学期间的大部分费用都是乡亲们一分一毛给凑起来的。
  现在看到村里那些即将失学的孩子们,王玉容能不着急吗?她思来想去,最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这一天,赶上放月假,王玉容回到了家里,懂事的她主动到地里帮着妈妈干农活,为地里的小麦浇水。
  赵菊花见了连忙劝女儿:“去去去,家里的活儿我一个人忙得过来,你还是抓紧时间多温习一下功课吧。明年你就要参加高考了,时间金贵着呢。”
  “妈妈,你就放心吧,功课我会认真温习的,不会耽误高考的。”王玉容说。
  “光认真还不行,”妈妈提醒说,“容儿啊,咱这学上得可不易呀,你可不能辜负了乡亲们的期望啊,一定得多用功读书才行。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多学本事,将来好好回报这些关心你的好心人啊!”
  “妈妈,我知道。可我……”王玉容看着已经被生活的重担压得腰已渐渐弯曲,头发也渐渐发白,才四十多岁看着却像六十出头的妈妈,想说什么,又有些犹豫了。
  赵菊花看出来了,女儿有心事。就问:“容儿啊,妈妈知道你懂事。可妈妈也不糊涂,你有什么话就说吧,妈妈不会拖你后腿的。”
  王玉容这才把自己已经深思熟虑的想法对母亲说了,她想报答乡亲们这么多年来的养育之恩,想主动放弃明年参加高考的机会,回到王顶堤小学当一名民办教师,教村里这些面临失学的孩子们。
  赵菊花看着王玉容眼含热泪地说:“我的女儿长大了,知恩图报是做人的本分,妈妈支持你。”
  王玉容回到学校把自己的想法同她的班主任周老师说了,由于王玉容是班长,品学兼优,学习成绩在全年级一直名列前茅,如果参加高考,一定能考上一所很不错的大学。对她做出这样的决定,周老师感觉很可惜,但见王玉容决心已定,也不好再说什么:“你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老师理解你,如果今后你在教学上有什么困难,就找老师好了,我会尽全力帮助你的。”
  与王玉容同宿舍相处了两年的同学江小米和刘敏知道了事情的经过,不由得抱着王玉容难舍难分哭得跟个泪人似的,她们俩嘱咐王玉容有什么事情一定要告诉她们,她们和全班同学都是她的后援,都会出手相助的。
  
  二 塌天大祸
  
  王玉容回到村里,马上找到了老支书王九爷。
  王九爷一见王玉容就高兴地说:“丫头,你来得正好。”说着话王九爷小心地打开了身边的那只破皮包,从里面拿出了一大沓整整齐齐的人民币,只见这些钱的面额都很小,大部分都是些二元一元的零钞,最大的钱也不过是十元的,甚至里边还夹杂着很多一角和两角的,足见这些钱来之不易。
  “丫头,我知道你又该缴学费了,这是村里的乡亲们给你凑的,你拿着缴学费吧。”王九爷说。
  “九爷,我……我不要了。”王玉容感激地说,“乡亲们也不富裕,这些钱还是留给乡亲们用吧。”
  “这丫头,咋这么见外呢?快拿着。”王九爷说,“你是咱王顶堤的希望呀,只要你出息了,乡亲们再多付出些也没啥。”
  “九爷,您老的心意我懂。我的意思是说,我想为咱王顶堤多培养些希望。”王玉容这才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王九爷听了,眼睛湿润了,看着王玉容半晌才说:“好孩子呀,难为你了,你让咱村里的乡亲们怎么感谢你呀。”
  “九爷,您老可别说了,如果没有咱村里的这些好心人帮着,我还不是早就辍学了,哪还能有今天?现在我能为村里出些力,我真的很高兴。”
  春去春又回,转眼王玉容在王顶堤小学教书都一年了。一个人既当老师又当校长,教六个年级三十多个学生,相当辛苦。
  这一天,王玉容正在给三年级上语文课,突然响起了刺耳的声音,还没等王玉容明白是怎么回事,一大片泥土便突然掉了下来,正砸在前排同学的桌子上,霎时间尘土飞扬,弄得同学们都像个土人。
  王玉容抬头一看,不由得吃了一惊,只见那原本就是危房的教室,这会儿裂了纵贯墙面的两个大口子,房梁失去了依托,已经岌岌可危。眼看就要屋倒房塌,孩子们都被吓坏了,呆愣愣站着,大声哭了起来,一动也不敢动。
  “同学们,都不要慌。有王老师在,不用怕。”王玉容大声招呼着同学们,让同学们在班长赵小虎的带领下,一个一个地撤出了教室。而王玉容自己却用她那单薄的身子死死地顶住了眼看就要倒下来的房门,当最后一个孩子跑出去的时候,她实在是一点力气也没有了,被倒下来的房门活活给砸死了。
  “王老师,王老师。”孩子们的哭喊声招来了不少乡亲,他们都拼命地用手小心往外救着王玉容。
  当赵菊花得到噩耗,一路跌跌撞撞来到学校,看到女儿已是面目全非,惨不忍睹,当时就昏了过去。
  “玉容班长,我们看你来了。”刚刚从县城赶来的江小米和刘敏,没想到和王玉容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见的面,真是悲痛欲绝,哭得死去活来。
  “玉容,好孩子,你是为咱王顶堤村的孩子们死的,为了咱王顶堤的希望死的,咱王顶堤人永远不会忘了你的恩情。”王九爷老泪纵横。
  乡亲们也为失去这样一位人见人爱的好老师悲痛不已,他们在德高望重的老支书王九爷的带领下,决定用王顶堤村有史以来最高的规格最隆重的仪式,厚葬王玉容。
  在举行葬礼的过程中,乡亲们都自发地来到了王玉容家里,那些学校里的孩子们更是披麻戴孝为老师守灵。整个灵棚里,伴着唢呐吹奏的哀乐声,孩子们哭得心都碎了。王玉容安详地躺在床上,仿佛刚刚睡着。她身上穿的那件新衣裳,是老支书王九爷即将过门的孙子媳妇的嫁妆,为了给玉容化好妆,全村人凑钱从县城里请来了最好的化妆师。
  
  三 同学心愿
  
  江小米和刘敏是怎么得知王玉容遇难的噩耗呢?说起来,全都是一种巧合。
  自从王玉容和江小米、刘敏分开以后,江小米和刘敏就十分关心她们的好朋友王玉容的情况。由于信息不通,加上从县城到王顶堤路途较远,江小米和刘敏虽然总想抽个时间去看看王玉容,但一直也没有如愿。
  过些天就要高考了,学校放假,让同学们自己在家里复习,调整一下状态,做最后的冲刺。江小米和刘敏一听可高兴了,她们俩决定就利用这个机会去看看老同学王玉容。等她们兴冲冲来到王顶堤的时候,怎么也没有想到会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和老同学见面。
  晚上她们陪着赵菊花一起整理王玉容的遗物,当她俩打开她们和王玉容分别时合伙给她买的那个笔记本的时候,她们发现那上面密密麻麻记了很多东西,都是王玉容当上民办教师以后的日记。
  ×月×日
  今天是我当上王顶堤小学老师的第一天,我的心里真是太高兴了。面对这些可爱的学生,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教他们学知识,绝不能让那些关心过我的好心人失望。
  ×月×日
  今天,我开工资了,虽然只有一百五十元钱,但我已经是很高兴了,我终于挣钱了,我也有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了。我已经同妈妈商量好,我要把这些钱都用到这些孩子的身上,为他们买课本、买书包、买作业本,为他们缴学费……
  ×月×日
  教室真的是太破旧了,很危险。如果什么时候我有钱了,我一定想法把教室好好修一修。天太冷了,赵小虎、王小月、郑当当等好几个学生的手和脚都冻了……
  江小米和刘敏再也看不下去了,她们决定,尽自己的能力来帮王玉容完成她的遗愿,让她少带走一点遗憾。可怎么帮呢,她们一时间也没有好办法。就在这个时候,刘敏眼睛一亮说:“我有办法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