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善恶真假

作者:施勤勤




  一 蒙冤离故土 他乡遇孤儿
  
  同治年间,武举人邵魁被歹人陷害,惨遭灭门之灾,多亏身怀祖传绝技,方能突破重围逃离邵府。只可惜合家数十人口,除小女被他侥幸带出,其余皆被杀戮殆尽。
  邵魁带着幼女邵英,隐姓埋名逶迤北去,一路靠卖艺为生。
  一日卖艺收场,遇见两个蓬头垢面的男孩蹲在墙角,上前询问得知是同胞弟兄,哥哥申生年方十岁;弟弟申田刚满六岁。俩孩子原生于小康人家,因父母与人积怨,被仇人所杀。哥俩藏在马厩中,才幸免于难。当夜,趁恶人不备,跟着老家人逃离家园。
  本想找那青天大老爷申冤,谁知仇家有些背景,故申冤无门,处处碰壁。主仆三人无路可走,只好沿途乞讨。老家人毕竟年事已高,经不起折腾就病倒了。硬撑了数日竟撒手西去,弟兄俩只好流落街头。
  邵魁见其可怜,动了恻隐之心,申生闻听好心人肯收留,当即拉了弟弟跪拜师傅,并在心里暗暗发誓:如若日后有了出息,一定不忘报答师傅的大恩大德。
  师徒四人风餐露宿,卖艺糊口。一日,来到清阳县,刚进客栈就撞着个熟人。
  此人是梧州衙门的差役,当初邵魁在衙门做官时,衙役曾得过他不少照应。
  邵魁让店小二烫了一壶酒,摆上几碟小菜,两人坐下边吃边谈。原来,衙役此番办差,竟是押解那歹人钱轩前往边关充军。
  正是这个钱轩,当年栽赃陷害落井下石,才使邵家惨遭灭顶之灾。未曾想他害人亦有害己的时候,竟然栽在一个文官手里。
  邵魁心想,那钱轩业已倒台,自家的仇也算报了,从今往后无需再东躲西藏。他不想再回令他伤感的故乡了,不如在清阳县安个家,过几年太平日子。
  师徒四人忙了三月有余,盖了几间草房;开了十几亩山地。邵魁每日带领徒弟习武练功、开山种田,间或打些猎物去城里换些油盐酱醋,日子倒也过得自在。
  三年后,推倒草房盖了瓦房。又过了几年,申生长成大小伙子,邵英也已一十八岁,越发出落得清秀漂亮。为此,上门说亲的人是络绎不绝。
  女儿的婚事不可马虎,这不但关系到她今后,还关系到祖传功夫后继无人的大事!
  申氏弟兄习武用功,干活勤奋,有这等好徒弟在身边,何愁那邵家功夫后继无人?可是邵魁自有他的道理!
  如今女儿已长大成人,邵魁也将步入花甲之年。如再不传授,便会失传。思之再三决定将此功传给女婿,故而选婿之事万不可随便:一要才貌不俗,与女儿相配;二要自幼练过武功,有一定功底;三要肯入赘上门,愿为邵家延续香火。
  邵英与申生从小耳鬓厮磨,情投意合。爹爹为何不明白女儿的心思,放着这么好的女婿不要,非得兴师动众地相亲,真是越想越委屈。
  申生对邵英的爱虽然刻骨铭心,却不敢有非分之想。如今,见师傅忙着择婿,就知道师傅并未看好自己。
  
  二 喜闻顺耳言 疏防奸诈人
  
  邵魁生性正直善良,却有个爱听好话的毛病。那年全家遭难,从外表上看,是祖传功夫惹的祸,可根子,还是在他喜欢恭维上。
  当年,邵魁在梧州府衙做教头,结识了同僚钱轩。因俩人同乡,故交往甚密。那钱轩生就一张甜嘴,说出话来蜜糖似的中听。日子一长,邵魁便把钱轩当成了知己。
  一日,钱轩来到邵魁府上串门,俩人照例聚在一起喝酒闲聊。酒至半酣,钱轩笑道:“早闻邵兄非等闲之人,家中藏有稀世珍宝,能否赏小弟开开眼界?”
  邵魁道:“老弟听谁所说的?我乃一介武夫,哪来什么稀世之宝呀!”
  “无风不起浪,衙门里早已传得沸沸扬扬。邵兄英雄豪杰为人大量,最是爽快之人。如有祖传珍宝别人看不到犹可,你我兄弟为割头之交,总不能与我见外吧!”
  邵魁听得此言笑道:“什么祖传珍宝,也就是一些雕虫小技而已。”
  “大哥为人谦逊,你眼里的雕虫小技,对我来说就是稀世珍宝!”
  在钱轩三番五次吹捧怂恿下,邵魁趁着酒兴,将祖传功夫抖落出来,并在庭院里舞了一回才罢!俗话说天黄有雨,人狂有祸。邵魁酒醉之后,竟将老父的临终嘱咐忘得精光。
  父亲说:“此功是邵家祖辈的心血,不能轻易外传。为武者应以德为先,以和为贵。你须切记,不可张扬,免得带来杀身之祸。”
  那钱轩曾在家乡听过传闻,说邵家功夫如何厉害,如何神奇,因而早已垂涎三尺,故三番五次找机会靠近邵魁。今日总算领略到邵家功夫,确实是百闻不如一见!
  钱轩暗下决心,无论如何要窃取神功。
  钱轩费尽心机,终未得手。邵魁再怎么爱听好话,也不愿向他传授邵家功夫。
  大约周旋了两三年,钱轩沉不住气了,渐渐露出狐狸尾巴。邵魁不免暗自庆幸。
  既然此人带着目的结交,那么,这样的朋友不交也罢,于是渐渐疏远起钱轩来。
  费尽心机,未能如愿,钱轩气得捶胸顿足,终于寻隙告了邵魁的黑状。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邵魁原以为离他钱轩远一些,便可天下太平,哪料到歹人无中生有,编造了他十大罪状,桩桩离不开个谋反。
  别人告他也许有假,钱轩告他还会假吗?谁不知道他们是同乡好友、割头之交!
  这一招,果然让邵魁措手不及、回天无术,着着实实吃了个天大的冤枉亏。
  
  三 爹爹选婿忙 女儿暗拆台
  
  转眼到了年底,前来相亲的人一拨又一拨,不符合条件的邵魁看不中;相中的呢,人家还不愿意!这是怎么回事?邵魁觉得疑惑,就找徐媒婆询问。
  “你们看不中人家就罢了!玩那些鬼把戏耍弄谁呀?”徐媒婆拍着屁股喊道。
  邵魁听了越发奇怪,再三追问才弄清来龙去脉。气得他二话不说,风风火火赶到家中,逼着申田说实话。申田见躲不过去,只好招供:凡是师傅相中的后生,都是他给唬弄走的。
  第一个后生被邵魁看中,就吩咐上茶。当地有个规矩:上门相亲,如女方看中就用糖茶来表示。申田一听上茶,心里凉了半截,此人若被选中,申生就没戏了。于是他急中生智,在茶碗里放了一把盐,悄悄对后生说:“甜的表示同意,咸的就是不同意!”
  那文雅后生端碗一喝,“不好,咸的!”为保全脸面,没等媒婆给话就主动打了退堂鼓。
  第二个后生家有良田千顷,房屋百间。能文能武,远近闻名。邵魁让他舞文弄墨后,又练了几路拳脚,邵魁很满意,担心节外生枝,他亲自倒了糖茶放到客人面前。
  那后生迫不及待地端起茶碗,咕咚几口把茶喝光。
  徐媒婆高兴地笑道:“既然双方相中,邵老伯可将小姐的生辰八字交我送过去?”
  邵魁满心欢喜地说:“徐大娘这边请!”
  申田见两人离开,忙走到后生面前说:“大哥可想见邵英姐一面?”
  那后生早听说邵英容貌美艳,当然想先睹为快,遂跟着来到东屋。
  申田在门上拍了两下,屋里人问道:“谁呀?”
  “邵英姐快开门!我把姐夫领来让你过目。”
  门“呀”地一下打开了,后生看到的是一双逗鸡眼。邵英裂嘴一笑,牙齿上黑乎乎的。
  那后生吓了一跳,愣了愣神问申田:“怎么回事?”
  申田说:“她一高兴就这副神情,八成是相中你了!”
  后生既失望又懊恼,扭头就走。“都说这徐媒婆不做谎媒,原来也是胡说八道呢!”
  大年三十晚上,一家子围在一起吃团圆饭,有说有笑,十分热闹。
  申田见师傅高兴便端起酒杯笑道:“过年又长一岁,什么时候能喊邵英大嫂就好了!”
  邵英与申生红了脸,四目相对,低头一笑。
  邵魁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原来申田三番五次破坏相亲,竟是有所图谋!随即板起脸冲申田道:“你小小年纪说话好不知轻重,这些事也能随便说吗?”转脸对申生说:“你既对邵英好,就不该存此念头!我知道你心肠好,勤快肯吃苦。可光凭这些能撑起一个家吗?就你这没嘴的葫芦,如何让邵英过上好日子?她若过得不好,我死后怎敢闭眼?”
  
  四 几番甜蜜语 重蹈旧时辙
  
  大年初五早上,天空飘起漫天大雪。申生起床将门打开,见一书生倒在雪地上。急忙将他扶进屋,躺进自己的热被窝,照料停当,即禀报了师傅。
  

[2] [3] [4] [5] [6] [7]